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问题情境逐渐成为大家熟悉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改变传统观念,越来越多地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利用问题来创设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加深学生对课程的思考。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版教材的第一章是有关集体的知识,因为学生的身份正由小学生向中学生转变,所形成的班级也是一个新的集体,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讲述集体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的有效创设。
  例如在讲述“我是集体的一员”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设置情境,以自己毕业多年之后依然怀念校园时光,怀念曾经的同学及彼此间的欢乐和争吵等切入。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初中生对高中和大学有着深切的向往,他们对于教师的个人世界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学生面前回忆自己的集体故事,不仅是一次良好的讲解集体概念的机会,也是一次加强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情谊的良好时机。教师在设置情境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然后,教师可以选取典型故事引起学生思考,如讲述李泽群的故事,然后提问: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并最终得出一系列结论。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设置有独特好处,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积极调动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接着,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问:为什么关爱集体人人有责?这个时候,学生会分别辨析集体概念和个体概念,并结合实际理解自己作为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教师可以提问: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关爱集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关爱集体的例子?这个开放性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对怎样关爱集体进行讨论,并通过讨论形成感悟。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分析什么才是关爱集体,可以让他们在认识关爱集体的重要性的同时,辨别哪些行为才是对集体的关爱。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有很多来自生活的鲜活事例可以引入课堂进行分析。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多地强调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结合实际事例,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训练。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反思
  
  1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贴合学生的实际。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的。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尤其是在面对怀有强烈好奇心的初中学生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必须贴合学生实际。初中学生正处在反叛期,他们并不会那么单纯地听从教师的话或不加选择地接受新知识,而是逐渐会在思考之后选择性地接受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就必须要贴合学生实际,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否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可能会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2 设置问题情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这种手段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课程是动态生成的,但是,教学毕竟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和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为导向。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可顾此失彼,只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而忽视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始终不忘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内容的即时切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引导学生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观察、思考、发现、探索,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体会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利用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可以借助他人经验和有效做法。但是,在利用问题进行情境的创设时,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切不可生搬硬套。
其他文献
复述课文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要点,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指导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体现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最主要的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提问教学中,“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响应模式却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时甚至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为了使课堂提问响应模式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对课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本着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中率先开展改革试点.一年多来,“
丰富的史料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实证意识很有必要,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方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好史料搜集和积累,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体备课
期刊
随着新课程二次课改的深入推进,教材更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孤军奋战,也不单是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而是个人与学生、老师三者的联系,更强调合作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1 优化导入环节。激起学习兴趣  精彩的导人虽然仅有几句话或几分钟,但它是教学过程的
四、话题项目表rn注:标(5)的项目为五级要求;rn标(8)的项目为八级要求;rn同时标(5)和(8)表示用于两个级别,但八级内容有所扩展.
在《中学物理》2012年第1期上刊载了“对一道选择题答案的质疑”一文,该文认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它周围的空间里产生电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可以
期刊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完成知识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初中思品课是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的科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