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飞速的发展,其身影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青少年又处在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其思想行为很容易被大众传媒所影响,特别是其心理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在,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要有: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媒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赵广香,徐柳凡:“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9(4).
  [2]路长伟:“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形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1).
  [3]林蕾:“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1).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高校艺术教育领域的管理改革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要构建科学、和谐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就必须遵循制度化、创新化、科学化的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改革和管理,以此实现能够体现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独特性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创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方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生恶性犯罪越来越引起众人的关注,本文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原因,从中找出了一些关键点,进而探讨应如何完善大学生恶性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以及应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原因;心理预防机制;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恶性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马加爵杀害宿舍舍友案,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发
期刊
【摘要】教育政策中的公共伦理精神对教育政策的效果和效益有着直接影响。教育管理伦理不仅涉及到教育政策的主体和内容,教育政策的程序也贯穿着教育管理伦理。然而,在我国教育政策中,在教育管理伦理上存在着明显的缺位,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完善和进步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中笔者对我国教育管理伦理中存在的缺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管理;伦理;缺位;对策  引言  教育管理伦理是一
期刊
如今,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我们农村的大多数学校中,教师只是在“传道、授业、解惑”,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情感陶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英语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教研氛围不够,师资缺乏等情况下,教师更应在不利条件下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期刊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许许多多的人,而这些人不光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还得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是这些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主阵地,那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了。  学校开设的每门学科都有它的重要作用,而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我们作为体
期刊
【摘要】前几年高校如火如荼的合并、升格,带来了高校大规模的更名之风。尽管近年来高校更名之风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更名也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和规律,但一些高校更名求大求全、热衷虚名、追求时髦、缺乏特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质量和声誉。本文从我国高校校名变更的特点、原因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高校更名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名;变更  一、我国高校校名变更的特点  1、涉及面广  前些年
期刊
【摘要】很多人说,足球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然而,这种现象不仅弥漫于足球场,就连观众们也按捺不住搀和一脚。我国球场的观众暴力事件频发,暴力似乎已经成为判断是非的有利武器。暴力事件的频发,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和社会安定。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球场观众暴力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对策。  【关键词】球场;观众;暴力  1.我国球场观众暴力的历史与主要形式  1.1球场观众暴力的历史。所谓暴力,《
期刊
【摘要】高等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道德品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大学生具备优良的德育情操,本文从德育教育的外在考核指标进行了初步探索,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德育;高职;外在量化  众所周知,道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在哪里,如何开展新时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
期刊
【摘要】目的 结合当下时政和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并确立一套实用有效、科学规范的医学院辅导员管理方法,为辅导员工作提供规范化的工作模式,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和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从而达到提升辅导员工作管理水平,向专业化、职业化迈进的最终目标。方法 在以往开展学生工作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针对辅导员工作在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以及同时通过座谈方式,了解当
期刊
【摘要】阐述企业秘书做好接待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企业秘书应如何做好做好接待工作;提出了企业秘书以后素质提高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秘书;接待工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各大企业的交流也日益频繁,由此而来的人员流动量逐渐加大,这就使企业的接待工作就更加重要。作为一名企业秘书,做好接待工作是本职,更是体现企业良好形象,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做好接待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接待工作是企业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