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 群落高考考点复习(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可谓是真正的高频考点。考查题型上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题目呈现方式呈现多样化,有坐标曲线、柱状图、表格及情境创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等。能力要求上既考查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考查内容较基础,难度较低。
  对于种群而言,常见考点主要是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数量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尤其是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主要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丰富度的概念及群落演替。在近几年的高考卷中多有体现,本文仅就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及变式曲线的判断和相关应用作复习总结。
  一、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判断
  1.“J”型增长曲线题干所给条件:如果是“理想条件下”或“实验室条件”或“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或“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且没有敌害”等则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S”型增长曲线题干所给条件:如果题干中告知的条件是有限的,如“有环境阻力”“自然界中”“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空间有限”等则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2.若有K值则为“S”型曲线,若无K值则为“J”型曲线。
  二、与增长曲线有关的三种变式曲线
  1.横坐标为种群数量,纵坐标为出生率和死亡率;
  2.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增长速率;
  3.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λ=当年种群数量/一年前种群数量。
  三、K值和K/2值的应用
  1.K值的应用:若要控制有害动物,则应降低其生存条件,从而降低K值,使有害动物不能达到最大值。若应用在养殖业上,则应改善养殖条件,以提高其K值。
  2.K/2值的应用:控制有害动物时,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进行预防或猎杀。在养殖业上,捕捞或出栏的种群数量应控制在K/2上,此时既能获得较大捕捞量,又能实现种群的快速增长。此外,捕捞或出栏的个体不能是幼年个体,以保持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典例】
  在某一片小麦田中,长有许多杂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蛇等动物活动。某研究小组对该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研究小组要估算该农田中荠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摇?摇?摇?摇 ?摇?摇法;在取样时,关键要做到?摇?摇?摇?摇 ?摇?摇。若要调查蛇的种群密度则应采用?摇?摇 ?摇?摇?摇?摇法。
  (2)此农田中新迁入了一种食草昆虫,下图甲是与这种昆虫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说出种群在B点后死亡率明显增加的原因(答两点):
  ①?摇?摇?摇?摇 ?摇?摇;②?摇?摇?摇?摇 ?摇?摇。
  (3)请根据图甲,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A、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4)根据图乙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表示K值和K/2值的点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5)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摇 ?摇)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各小题分析如下:
  (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取样,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对于活动较强的蛇则用标志重捕法。
  (2)据图分析,B点后,由于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增多,种群的死亡率增加。
  (3)據图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为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为0,说明种群增长为S型曲线;在B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种群净补充量最大;在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并由此画出乙、丙曲线图(见答案)。
  (5)据图分析由于在第1年至第5年间的λ值大于1,因此野兔种群数量处于增长状态;第5年至第10年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但λ值仍大于1,种群数量仍表现为增加;第15年至第20年λ值小于1,所以野兔种群数量减少;第20年至第30年λ值等于1,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答案:(1)取样,随机取样,标志重捕法
  (2)①生活资源和空间有限;②天敌增多(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如图(要求:画成“S”型曲线;纵坐标上A点对应起点,D点对应K值)
  (4)如图(纵坐标上B点对应K/2,D点对应K值)
  (5)D
其他文献
摘 要: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德困生的存在,这些学生不但耗费了老师许多精力,还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整体风貌。老师对这样的学生绝不能放弃,而应该放下成见,降低要求,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多一点表扬,多一点关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德困生 教育心得  每个班级都有德困生,这是一些思想品德上有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习
“靠江靠海靠上海,尚山尚水尚海门”。我有幸参加了海门市卓越课程开放周的培训学习。几天的学习历程我深切地感受到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差异,使我深深感受到教育者与名师名家之间的差距,总体上讲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育理念  对于我们区的教育者而言,为学生考虑最多的是各学科的考试分数。老师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学生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可是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
一、课例背景  “问题导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然后把教学目标反映到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探索性、应用性的问题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地把问题展示,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三维目标,把教学内容问题化,做到精心设问与高效导学。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引
一日,有学生问我一家系图的问题(如图1),本来遗传学的概率计算确实比较麻烦,问此类问题实属正常,但是,这位同学的问题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不清楚何为近亲。  题中问,若III与III婚配则属于?摇 ?摇。答案为“近亲结婚”。学生问:“为什么这两个人是近亲?”我尝试启发他,反问:“III的妈妈与III的爸爸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兄妹!那么III与III就是表兄妹了吧!”我想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于是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师生对品德课前资料收集观念淡薄,形式单调,评价无声的问题,于是提出“逐步细化,培养课前收集的习惯;出奇制胜,创新课前准备的形式;及时反馈,重视课前资料的评价”三方面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品德课前资料收集 改进策略 习惯 形式 评价  一、观察  翻开品德课本,仔细阅读,我
摘 要: 地理学科是初中教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而由于长时间不重视的态度导致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学习效率低下。基于此,作者提出新课程、新理念与新要求,立足提出初中地理教学的新路径。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新途径 新要求  在初中地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沉闷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潜能无法得到深度挖掘,从而难以让学生的综
关键词: 导数 奇偶性 偶函数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做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与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
摘 要: 为了适应汽车服务行业发展需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多年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进及教学者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对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  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汽车服务业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技术性服务行业。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汽车产品的复杂程度
摘 要: 当前大部分高校致力于应用型院校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本科教育更注重与学科行业背景、学生就业相结合,提高教育的应用化、成果化。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投资学专业更应立足行业,建立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所需的专业投资人才:第一,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高水平教师团队;第二,强化实验教学支撑,以行业为依托改革改进课内实验;第三,加强校企联合,创新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 行业 产教融合 投资
摘 要: 本文拟从《基于学情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几个核心词的界定;课题研究中的两块基石;课题研究中的几点感悟;课题研究后学校呈现的几点变化等方面阐述课题实践中的收获与思考。  关键词: 学情 “三本五学” 自主学习 课堂模式  自2011年来,在市教育局开展的高效课堂活动中,我校结合全区教学现状提出了“三本五学”的课堂实施模式,并向扬州市申报了“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