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色素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

来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从红枣中提取色素的工艺条件和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将红枣在 85℃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粒,按料液比 (m/V)1∶20,温度 80℃,pH5,用 60%乙醇浸提 2h,可得黄色素;将红枣在 120℃左右烘干,粉碎为 2mm×2mm的颗粒,按料液比(m/V)1∶20,温度 70℃,pH5,用 30%乙醇浸提 1h,可得红色素。2种色素对酸、碱、光、热、氧化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性质稳定。
其他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如同催化剂,可以有效开发人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作为人的一种无形资产和宝贵资源,有力推动着人类从事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精神动力开发是点燃
利用气象站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林区和非林区蒸发、大气湿度、降水日数以及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陕北长城沿线沙区的植树造林和防沙林带建设,已使沙尘暴天气从80年代中期开始显著减
通过林分样地调查,采用收割法测定标准木各器官生物量,并建立生物量相对模型,利用模型和样地及树干解析资料,推算出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为203.08t/hm^2,其中乔木层占87.41%,下木层占0.61%,活地被物层为0.32t/hm^2;并通过生
对37种脂肪酸在植物界中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油酸、亚油酸在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泛,且富含于许多植物中;十碳烯酸、γ-亚麻酸、山梅炔酸、蓖麻酸、马桑酸、粗糠
8月28日,受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广州组织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刺参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与示范”
追溯历史景观的网格空间,分析现代网格景观空间理论的形成与特征,探讨国内实践作品的得失.
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兴的钢琴教学模式,由美国传入我国,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它最大的优势是运用了现代教育理念,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并吸取传统钢琴课的
2008年1月底开始,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出现冻雨灾害,广东省更是创造了低温冻雨天气长达二十多天的历史记录。冻雨加上长时间的低温,给广东渔业带来了极大的灾害,水产养殖户损失惨重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从白芍中得到蒎烷型单萜苷类成分芍药苷、白芍苷和芍药新苷外,进一步分离得到2个同类化舍物Ⅰ和Ⅱ以及苯甲酸,Ⅰ、Ⅱ分别为白芍新苷和4-O-乙基芍药苷(4-O—ethy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