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淘网:会说故事的慈善商店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因施舍产生的道德优越感,没有因感动引致的一掷千金,这里是故事和爱的集中地,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可以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英国归来的徐璇站在人头涌涌的会场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2011年1月,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善淘网正式上线。这家基于互联网,又套上时下流行的“众包”概念的社会企业,成为了不少年轻人关注的对象。而随着“社会创新”成为一个公益热词,徐璇和她的善淘团队俨然成为了这个新名词的代言人,频繁出现在各大分享会上。
  
  慈善商店的本土移植
  在伦敦求学时,徐璇曾在一家慈善商店做了四个月的义工。那是一家温馨、整洁,飘着音乐和咖啡香气的书屋,坐落在整个社区人气最旺的地方。那是一个真正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才知道的秘密扫货地。除了有年代久远的古董衣物、名媛们压箱底的婚纱、大牌设计师的限量孤品、已故大师的绝版诗集,还有普通百姓源源不断送来的各种零碎物品:针线盒、烟嘴、鼻烟壶、画框、窗帘、书本、玩具、影碟、锅碗瓢盆、沙发、钢琴、衣柜、旅行箱等等。无论是拄着拐杖的绅士、跑步锻炼的路人,还是推着婴儿的主妇,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撞上惊喜。
  再夸张一点说,在全球最昂贵也最注重风范的伦敦,能从慈善商店和二手复古店里寻到宝贝,是对一个潮流人士审美及生活情趣的最佳褒奖。当然,正如美剧里的俗套情节,慈善商店也是社区信息和其他八卦的交流汇集中心,尤其到了周末,人头涌涌,从国家大事到育儿心经再到街头八卦,七嘴八舌,无所不有。
  种种细节让徐璇记忆犹新。回国后,她遇到了已经着手在搭建一个网上慈善商店的周贤。鉴于社会现实的差异,照搬英国的模式显然不现实。
  徐璇留意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购交易规模约为5000多亿元人民币,为世界整个网购规模的七分之一,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3%,且大部分网购用户均为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的城市人群。中国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国家。分析人士称,未来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15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将成为世界第一,届时中国网络消费者数量将激增至3.29亿人。此外,电子商务还有无需门店租金、管理和渠道成本很低等特点,这些都是徐璇的团队需要的。
  于是,聚合善意和能量的善淘网诞生了。作为慈善商店,善淘网主打的是闲置物品和公益产品。考虑到受众大多是年轻的时尚一族,尤其是极具购买力的时尚女性,所以商品品类大多为服饰,有微瑕的小外套、全新的半身裙,也有贵州手工艺人打造的银饰、独立设计师设计的环保袋、企业或名人的捐赠爱心衣物等。
  
  “会讲故事”的二手物品
  正如徐璇在伦敦的经历所教给她的一样,善淘一开始想要讲的就是一个轻松愉快、带点都市白领小清新的故事。
  “每到一个地方,我喜欢与当地人同住,观察他们整日的生活,听他们动人的故事。每一次自由的行走都仿佛让我的灵魂拍手作歌。旅途中我的贴身旅伴是相机和衣服,他们陪我看不同的风景变换,经历不同的人事流转,而它们的驿站是善淘网……”在镜头里说话的女孩名叫猫力,一个喜欢穿花色衣服、长发飘飘的年轻设计师,拥有几万铁杆粉丝。猫力喜欢穿古装,喜欢自己设计衣服,这种穿衣风格还是从妈妈的旧衣柜里淘出来的。作为善淘的捐赠者和义工,猫力代表了一种态度——二手物品并不廉价,它们可以成为一种时尚。
  在国内,要推行这样的概念并不容易。善淘接受捐赠的标准是全新闲置或者至少九成新以上的衣饰和小物件,捐赠者尽可能在一张小卡片上记录上物品的基本信息和与其相关的故事。
  上海浦东的卢小姐捐赠了一双闪钻高跟鞋,她在描述中写道:“ 2009年2月15日花240元购买,在地毯上穿过一次,鞋底基本没有划痕,是我的婚鞋。”
  会员蘅敏捐来了一双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小羊皮古董手套,原主人还自豪地将自己的名字用手写体写在包装盒子上。
  “那双鞋子因为与婚姻的关系而变得格外有意义。那双经历时光洗涤的手套也因为一个名字,足以引发了无限的猜想和兴趣。”徐璇认为,每件物品都代表着一段岁月,有故事的闲置物品是能吸引到买家的。“有时光感的捐赠物品,在善淘网上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买。”
  除了让二手物品流通起来,善淘也在多位设计师的帮助下,针对那些无法上架销售的捐赠物品进行旧物改造工作。当韩国设计师金素荣用旧的牛仔裤改造和拼接成美丽的牛仔拼布艺术画时,员工们都惊呆了。还有日本设计师Hiroko将闲置的服饰改造成各种实用的家居小物,几十个样品在上海国际爵士节上首次展示就被一抢而空。
  测算显示,一件衣物从生产到消费所排出的碳平均要47千克,大都市里的闲置衣物平均达22件/年/人。以英国为例,慈善商店每年循环销售的二手衣物能减排250万吨二氧化碳。“中国大城市的白领因为热衷购物,或者身材与流行的变化产生了大量闲置衣物,通过善淘网,这些九成新的闲置时装或配件将以15至30元的价格实现流通,我们希望更多人认识到‘购买或者循环利用二手闲置物品是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徐璇说。
  最近,那个拍摄《宅男电台》的青年导演程亮也成为了善淘的会员。这样的人符合善淘目标人群的气质,也具备一定的号召力。镜头中的程亮用磁性的声音说:“学生时代我在法国游玩,周末在教堂前的跳蚤地摊上翻捡东西,夕阳下挑拣的是快乐。人的一生是很小的,如果自己消耗不了就不要去占据。物能尽其用,人能尽其美,是一件幸福的事。”
  
  公益项目的筹集平台
  读到这里,你可能觉得善淘网只是一个网上跳蚤市场。但你若点开善淘的主页便会发现,它的核心功能是为公益机构融资筹款。
  徐璇表示,善淘网所代表的慈善商店本身即是一个纯公益性的平台,商店里流通的物品来源于公众的捐赠,销售给公众,最后的资金自然也用于公众所支持的公益项目。因此,善淘网卖出的商品产生的公益筹资将全部用于公益。例如,一件T恤定价30元,卖出后,其中50%投入公益援助基金,直接为善淘网平台上的众多公益项目筹资。另外50%投入慈善商店发展基金,用来支持慈善商店行业的发展,譬如支持更多实体慈善商店的开设,培训各类公益机构开设自己的慈善商店,开放慈善商店在线管理系统等。
  捐赠者和买家一旦交易成功,增加的资助款项就会显示在该公益项目栏目下,而买家和捐赠者也能获得相应的“公益股票”,看到自己在这些公益项目中所获得的“爱心股值”。对于资金和物资的真正流向,网站和每个公益项目会定期公布明确的财务说明:什么用途、多少钱、何时到位、何时入账。当然,如果你还是不放心,大可打电话去查询和监督。
  由于善淘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残障人士,不少人有听力和语言障碍,所以善淘网采用的是沉默服务,不提供任何售前咨询。不过“善善”(爱心捐赠者)和“淘淘”(爱心购买者)们并不担心,七天无理由退货是善淘吸引客源的一把杀手锏。
  现在,摆在善淘网面前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合作的公益项目如何挑选。正如所有基金会可能面临的难题一样,要选择一个有效、可持续且公开透明的项目并不容易。
  徐璇说,善淘网从最开始希望做的就是“多方专业评估”+“众包模式”。即由员工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所有的网民,打造一个业余爱好者的王国。“比如有一个合作项目在广州,大家都可以去监督它是不是真的在运行。那些具备特殊才能的人也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学美工的可以设计海报,学服装设计的可以做创意改制……依靠大家的力量,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然而,现在的善淘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善淘网现有的用户群有七成半以上是女性,八成以上是在上海、北京和广州三大城市大型企业工作的都市白领。“我们的计划是首先‘笼络’这群人,再慢慢辐射往其他的城市。”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善淘网已有公益股东6302位,筹得公益款项超过 297058.62 元。
  
  中国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善淘网"(www.buy42.com)联合创始人。香港大学法学硕士,社会企业家培训项目2011届学员。曾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从事媒体、研究、译书等工作,先后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富尔布赖特研究项目研究助理、香港陈一心家族基金会慈善教育项目研究员。
  
  衣服新旧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善淘如何给衣服定价?
  衣服的九成新确实是一个主观的问题,但也有很多客观的体现。每件衣服在收到后、上架前都会经历分拣、消毒、测量尺寸、整烫、拍照、包装入库等环节。善淘的员工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这件衣服,看有没有购买的心理障碍。从技术角度上,我们还有专门的鉴价师检查衣服有没有破损、污渍,标签是否完整等。目前为止,善淘网已至少售出了1万件物品,员工已有足够经验评价物品是否容易被客户接受。
  
  你们选择与什么样的公益项目合作?
  善淘在选择公益项目上是非常慎重的,如果项目口碑不好,会影响到善淘本身,这是善淘目前的合作项目还不多的原因。因为网站顾客主要为女性,所以我们在考虑项目的理念、可操作性、安全透明等因素基础上,还会侧重选择与孩子、心灵健康等方面相关的项目。此外,善淘面对的是年轻群体,会倾向于选择简单、容易理解的项目,比如“一个鸡蛋”就是为了解决乡村孩子吃鸡蛋的问题。另外的一个经验是,具有互动的公益项目才会长久进行下去。当然这些互动不一定非要在善淘网上,也可以以微博、论坛等方式达成。
  
  有开实体店的计划吗?
  考虑到实体店的各种成本,目前善淘会继续坚持在线的方式。一年后如果各方面资源到位,也许会开设旗舰实体店。
  
  其他网上慈善商店比如淘宝慈善店,会与你们产生竞争吗?
  慈善商店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作为第一家在线慈善商店,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同道加入进来,一起推动慈善商店在中国的深入发展。淘宝有其好处,就是客户量很大;但坏处在于任何一个小店都会淹没在茫茫网海中。同样的,淘宝网店无法承载例如公益项目信息公开、在线公益互动等功能。最关键的是,公益机构在淘宝开的是“自己的”店,而善淘网是一座消费者、捐赠者与所有公益机构的沟通和互助的桥梁,是一个社会创新的尝试。我们将坚持善淘的灵魂精神——创新。坚持我们的使命:在中国建立和推动慈善商店行业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找到更好的自己。
  
  善淘如何能让大家相信,你们是真的在公益,而不是打着慈善的旗号卖东西?
  第一、我们在网上透明地公布财务状况。第二、善淘的员工都支取和市场相一致的薪金,不会让参与进来的人做出牺牲。第三、核心团队留得住,大家都不是傻瓜,为什么这么执着,这么卖命地做这件事,是因为我们坚信这是一个行业。闲置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可避免的。我们相信,做这个行业很有价值,会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很大帮助。信任感下滑不仅仅是在公益界,其他行业包括食品安全、交通出行都是一样,整个社会弥漫在一种焦虑之中。我们希望善淘作为社会企业在利润分配、财务公开方面能做得更好,成为一个榜样。
其他文献
2011年7月、8月,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先后公布两份针对国际知名品牌的调查报告《时尚之毒—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  报告指出,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在中国的两家供货商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能够干扰内分泌并影响生殖系统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如上品牌的产品中也被检出环境激素NPE和NP。  在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之外,如上
期刊
大爱压岁的精神已经处处体现在美国的每个角落。仿佛每个人都可以是那仁慈而神秘的圣诞老人,帮助人们实现节日的愿望。    假日的“索要”  圣诞节来临。人们行色匆匆,往返于各大超市、商场采购圣诞装饰、食物和礼物。沃尔玛超市门外,一位男子穿着“救世军”(Salvation Army)的工作制服,左手提着一个小红桶, 右手不停地摇着小铃铛。“祝您假日愉快,向救世军捐款,帮助社区极度贫困的家庭也过一个愉快的
期刊
有人在纪录片《现成品》里看到个人崇拜的复活,有人看到符号学,有人看到政治,有人看到意识形态,还有的人因为人物的卑微而再也看不下去。而张秉坚说,“透过镜头我看到了一种变迁,这种变迁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往往会兴师动众和头破血流,但是在玩世不恭的今天,一种幼稚的、赤裸裸的和廉价的自娱自乐行为轻松地完成了这种变迁。”    2011年,奥地利维也纳国家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个以“中国电影和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影展
期刊
2010年12月27日,由当红影星吴彦祖主演的90秒短片《一触即发》在网络首映,瞬间点燃“微电影”的传播火种。此后,一场明星草根全参与,政府民间齐互动的微电影热潮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铺开。  关于“微电影”,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官方或权威的解释。无论怎样,它必须同时具有“微”和“电影”的双重特征:它既有电影的完整形态(如完整的策划、制作体系和故事情节),又具有微小的特性。一般来说,时长为30秒至30
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独立纪录片策展人。曾导演多部电影及纪录片,著有多本和电影、纪录片相关的著作。    马拉松男孩Marathon Boy(美/印/英)  导演:Gemma Atwal    这部史诗般的纪录片记录了一位具有超人运动天赋的印度贫民窟男孩五年的成长故事。男孩Budhia Singh在两岁时被她母亲卖给街头小贩,幸运的是,一位在贫民窟经营孤儿院的运动教练Biranchi营救了他。B
期刊
回归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最热衷的话题,在他们对山水、田园的感怀中,也是中国人流传千百年的一种梦,我们没有乌托邦,但有桃花源。  50年前,一批西方年轻人用公社式群居和流浪的方式,试图探索现代城市生活新的出路,除了拥有汽车、房子、更多的物质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在1967年“爱之夏”的嬉皮士风潮下,现代生活的乌托邦俨然有了更多新选择。  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回归田园,建设乌托邦,50年来,成为很多人的
期刊
看来天真烂漫的想象力真是设计师不可缺少的创意源泉,如若不然,Maria Cristina Bellucci怎么会尝试用彩色铅笔头做出如此让人惊讶的首饰呢?她将铅笔头排列粘贴起来用不同的手法切割打磨,将色彩缤纷的铅笔芯和质感强烈的木头裸露出来,结合银质部件打造成每一只都独一无二的彩铅首饰。不知道首饰的表面有没有涂些保护层,不然岂不是要给生活到处留色?       天空花盆    见惯了花草欣欣上荣,
期刊
2006年年末,加拿大籍华人导演范立欣和他的团队开始记录一个家庭的春运故事,三年里,当列车继续在四川和广东之间按既定路线往复穿梭,这家人的命运都已发生不大不小的改变:服装厂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工厂倒闭,张昌华夫妇另寻出路;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叛逆地选择退学离家,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和她的父母踏上似而不同的道路。  用导演范立欣的话说,生活是最伟大的导演,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为我们准备了怎样的情节
期刊
2011年12月12-16日,2011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这个得到了代表国际纪录片最高权威的IDFA(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的认可和支持的纪录片交流论坛,吸引了众多纪录片导演和爱好者的参与。活动期间,展播了22部世界上最新最好的纪录片,包括芬兰纪录片导演皮尔乔·汉卡萨罗(Pirjo Honkasalo)、加拿大著名纪录片导演莱瑞·韦恩斯坦在内的五位纪录片领域的杰出导演
期刊
本地的还是进口的?传统的还是有机的?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食物,既保证营养又有助减少碳足迹?怎么样才能吃得环保?我们的食物选择真的会影响全球气候吗?    追寻碳足迹  我们吃的食物导致的温室气体是汽车的两倍,这大概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普通美国家庭每年因食品消费产生的碳足迹为8.1吨CO2eq(二氧化碳当量,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各种不同温室效应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