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将“春运”驶进全国大众院线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li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年末,加拿大籍华人导演范立欣和他的团队开始记录一个家庭的春运故事,三年里,当列车继续在四川和广东之间按既定路线往复穿梭,这家人的命运都已发生不大不小的改变:服装厂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工厂倒闭,张昌华夫妇另寻出路;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叛逆地选择退学离家,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和她的父母踏上似而不同的道路。
  用导演范立欣的话说,生活是最伟大的导演,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为我们准备了怎样的情节。纪录片呈现了一段我们熟悉又陌生的真实生活。
  范立欣的生活也因《归途列车》改变,《归途列车》获得成功,促使他成为一个纪录片行动者,他正在联合各方资源打造中国的艺术电影分线供片体系,2012年1月7日,《归途列车》将正式进入全国院线展映。
  
  和大部分外出务工者一样,对于来自四川广安的张昌华、陈素琴夫妇,“春节”是一年里回到故土家园与亲人团聚的仅有机会。1990年,夫妇俩跟随打工潮来到广州打工。之后漫长的时间里,他们与家乡的联系仅仅依靠与父母数量不多的通话,以及定期寄回的汇款单。
  张昌华夫妇有一双儿女,张明和张琴,跟着爷爷奶奶在四川老家的田埂子里长大,每年春节才能和父母相处。
  2006年年末,加拿大籍华人导演范立欣和他的团队开始记录这个家庭的故事。三年里,每年春节,当列车继续在四川和广东之间按既定路线往复穿梭,这家人的命运发生不大不小的改变:张昌华夫妇在服装厂的工作受到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的波及,工厂倒闭,两人另寻出路;日渐成年的女儿张琴叛逆地选择退学离家,从广州的服装厂到深圳的夜店,和她的父母踏上似而不同的道路;女儿的选择刺痛了父母的心,母亲陈素琴终于决定回到老家,照顾依旧年幼的儿子张明。用导演范立欣的话说,生活是最伟大的导演,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为我们准备了怎样的情节。
  这张归乡的火车票意义重大
  拍摄《归途列车》时,范立欣已近十年没有回家过年。2004年冬天,一次在北京西客站的拍摄经历让范立欣受到触动:每年春运,上亿规模的农民工在这个国家奔波迁徙,中国太大,人们在归乡列车上看到的可能是林海雪原,也可能是田园风情。范立欣意识到,这张归乡的火车票意义重大——如果买不到这张票,他们可能两年见不到家乡的孩子和父母。范立欣决定拿起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苦难。
  带着预想的拍摄对象原型,范立欣找到张昌华一家:常年在外务工的中年夫妇、在家乡长大的处于青春期的儿女、留守家乡照顾孙儿的老父老母。他们身上蕴藏了无限的戏剧冲突可能性,也浓缩了中国农村家庭老中青三代关于乡土、城市、梦想、生活的种种理解。
  在随张昌华夫妇亲身经历三次春运之后,范立欣终于对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有了“切肤之痛”。2008年南方雪灾,广州火车站滞留了大量归心似箭的外来务工者。人们在武警的引导下在广场上不停绕圈子,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离火车站越来越近,却没人能够踏上回乡的列车。
  
  思考中国问题的契机
  范立欣生在武汉,家境宽裕,大学毕业后如愿找到电视台的工作,跳槽去央视,几年后移民出国,然后回国拍片,继而获奖、成名,一生坦途。他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连在农村居住的亲戚也没有。但工作让他不断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农村。
  1998年,范立欣在央视做摄影记者。那时,他常出差去农村。每次采访,他会坐下来和村民交谈,了解他的生活。几个小时后,他和摄制组又飞回北京,回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与霓虹闪烁之中。迅速切换的城乡环境让他感到分裂,他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利用那些信任他并与他交谈的村民,他以后再也不会见到他们。范立欣反复问自己:我真的在乎这个人么?
  这种感觉累积了三年,他感觉到压抑、伤心,甚至觉得“自己背叛了我们的人民”。采访车里,范立欣有时会偷偷流眼泪。他说不清这些眼泪是为谁而流,似乎确实也不是为某个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儿,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强烈的撕裂感。另外,对农村现实的观察和报道也并不总能转换成新闻在电视台播出,这种“不能说出百分之百真相”的失落,也成为他拍摄《归途列车》的原因:把话语权还给农民,听他们说自己的故事。
  对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导演而言,拍摄《归途列车》成为他真正深入思考中国乡土问题的契机。三年的近距离观察,加之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深入,几乎颠覆了他过去对三农问题的看法。在过去,他仅仅从情感上同情农民,认为他们很“可怜”,进血汗工厂,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现在,他把农民的命运和国家的政策放在一起理解,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农民命运的悲剧性。范立欣意识到,农民的个人命运被动地和国家牵连到一起。农民或许只知道自己家徒四壁,却不知是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大环境导致了他们的处境。
  “他们已经受了太多的苦,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在历史的波涛中被推上浪尖、又打向潮底。他们对此全无所知。”范立欣说。
  对农村问题的深入理解,也影响了他与农民的相处方式。范立欣知道,自己必须用更大的谦卑去面对那些对“城里人”充满崇敬和敬畏的淳朴老乡。他希望自己与他们的交流能够传递一些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人所应受到的最基本的尊重。
  
  《归途列车》将进院线
  带着这些观察和感触,这部名为《归途列车》的纪录片在首映后轰动一时,斩获包括2009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2009年惠斯勒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等多项国际大奖。
  《归途列车》把范立欣推到一个特殊的位置,他正在联合各方资源打造中国的艺术电影分线供片体系。在这样独立于商业电影发行之外的艺术电影供片体系下,更多观众将有机会在正规电影院里看到优秀的艺术电影。2011年7月以来,《归途列车》在北京MOMA当代影城放映多场,每场上座率都超过80%。
  经过反复地游说和谈判,目前已有20家余家遍布全国的艺术电影放映网络决定加入这场少有先例的独立纪录片的放映阵容,网络视频网站奇艺网也将独家购买影片的网络播放版权。2012年1月7日,《归途列车》全国院线展映将正式启动。
  “《归途列车》进院线只是我们的一次试水。我们希望打造出中国艺术电影自己的发行和放映体系,让艺术电影的观众能够在电影院里看到好电影。”范立欣说。
  范立欣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也远未结束。这次,他把目光投向张琴们。一部关注二代农民工的纪录片正在筹划之中。
其他文献
倾听TED  1984年,“TED”创立了,这是一个旨在传播思想的非营利性组织。所谓TED,是英文technology(技术), entertainment(娱乐), design(设计)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每年春季,将有众多科学家、设计师、文学家、音乐家在TED大会上分享,每人只有18分钟,讲述他们关于科技、 社会、人的思考。目的是“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思想”。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T
期刊
“公益旅行”, 以旅行之名,行义工之职,助需要之人。以“旅游大省”著称的云南拥有丰富旅游资源、活跃的NGO组织,以及由大学生和白领组成的志愿者团队,通过公益旅游,带动经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情况的发展。    “公益旅行”也叫“义工旅行”,主张旅行者在旅游中承担社会责任,如参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或帮助目的地改善卫生、教育、文化状况。以旅行之名,行义工之职,助需要之人。  谈及“公
期刊
试想想这么一个情景:朋友跟你说,介绍你认识一对完美伴侣,你怀着对郎才女貌的想象去到咖啡座,见到的是两名英俊男子或一对时尚美女牵手相迎。随后,你兴致勃勃秀出省吃俭用几个月买回来的名牌衣包,得到的却不是预期的欣羡赞赏,而是朋友们困惑不解的追问——“你的上衣品牌正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个包包是在血汗工厂生产出来的,为什么你选择消费它们?”再然后,又有人告诉你,当你还在为实现一个小小梦想努力工作赚钱
期刊
2011年7月、8月,民间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先后公布两份针对国际知名品牌的调查报告《时尚之毒—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调查》、《毒隐于衣—全球品牌服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  报告指出,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在中国的两家供货商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能够干扰内分泌并影响生殖系统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如上品牌的产品中也被检出环境激素NPE和NP。  在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之外,如上
期刊
大爱压岁的精神已经处处体现在美国的每个角落。仿佛每个人都可以是那仁慈而神秘的圣诞老人,帮助人们实现节日的愿望。    假日的“索要”  圣诞节来临。人们行色匆匆,往返于各大超市、商场采购圣诞装饰、食物和礼物。沃尔玛超市门外,一位男子穿着“救世军”(Salvation Army)的工作制服,左手提着一个小红桶, 右手不停地摇着小铃铛。“祝您假日愉快,向救世军捐款,帮助社区极度贫困的家庭也过一个愉快的
期刊
有人在纪录片《现成品》里看到个人崇拜的复活,有人看到符号学,有人看到政治,有人看到意识形态,还有的人因为人物的卑微而再也看不下去。而张秉坚说,“透过镜头我看到了一种变迁,这种变迁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往往会兴师动众和头破血流,但是在玩世不恭的今天,一种幼稚的、赤裸裸的和廉价的自娱自乐行为轻松地完成了这种变迁。”    2011年,奥地利维也纳国家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个以“中国电影和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影展
期刊
2010年12月27日,由当红影星吴彦祖主演的90秒短片《一触即发》在网络首映,瞬间点燃“微电影”的传播火种。此后,一场明星草根全参与,政府民间齐互动的微电影热潮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铺开。  关于“微电影”,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官方或权威的解释。无论怎样,它必须同时具有“微”和“电影”的双重特征:它既有电影的完整形态(如完整的策划、制作体系和故事情节),又具有微小的特性。一般来说,时长为30秒至30
期刊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独立纪录片策展人。曾导演多部电影及纪录片,著有多本和电影、纪录片相关的著作。    马拉松男孩Marathon Boy(美/印/英)  导演:Gemma Atwal    这部史诗般的纪录片记录了一位具有超人运动天赋的印度贫民窟男孩五年的成长故事。男孩Budhia Singh在两岁时被她母亲卖给街头小贩,幸运的是,一位在贫民窟经营孤儿院的运动教练Biranchi营救了他。B
期刊
回归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最热衷的话题,在他们对山水、田园的感怀中,也是中国人流传千百年的一种梦,我们没有乌托邦,但有桃花源。  50年前,一批西方年轻人用公社式群居和流浪的方式,试图探索现代城市生活新的出路,除了拥有汽车、房子、更多的物质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在1967年“爱之夏”的嬉皮士风潮下,现代生活的乌托邦俨然有了更多新选择。  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回归田园,建设乌托邦,50年来,成为很多人的
期刊
看来天真烂漫的想象力真是设计师不可缺少的创意源泉,如若不然,Maria Cristina Bellucci怎么会尝试用彩色铅笔头做出如此让人惊讶的首饰呢?她将铅笔头排列粘贴起来用不同的手法切割打磨,将色彩缤纷的铅笔芯和质感强烈的木头裸露出来,结合银质部件打造成每一只都独一无二的彩铅首饰。不知道首饰的表面有没有涂些保护层,不然岂不是要给生活到处留色?       天空花盆    见惯了花草欣欣上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