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案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案是舞蹈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本好的教案凝聚了一个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它包含了教学的总结、思考、提升,是教师对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把控的呈现。本人以白族民间舞蹈教学(女班)单元为例,将本单元教学安排以教案结构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白族;教案
  【中图分类号】 G613.5 【文献标识码】 A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主要以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单元为主要教学模块,凸显云南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白族作为云南人口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该单元在六年制中专三年级与五年制大专二年级、三年制大专一年级开设。
  白族,因其地域环境、历史演变进程,促使其具有包容、豁达的民族性格,白族舞蹈也普遍具有喜庆、欢快、愉悦之感。白族代表性的“八角鼓舞”“霸王鞭舞”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老百姓喜爱,同时,也对专业舞蹈艺术教学中,学生肢体的松弛性、灵活性、协调性起到较好训练作用,具有一定训练价值。
  针对白族单元整体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的总结,进行教案分析。
  一、白族民间舞蹈(女班)教学内容、目的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白族民间舞蹈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组合训练及风格性组合训练两个板块,基础训练组合有基本体态训练、基本动律训练、基本手位脚位训练、基本步法训练。风格性训练组合有霸王鞭组合、手巾舞组合、草帽舞组合。
  (二)教学目的
  1.技能目的
  通过该课程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云南白族民间舞蹈形态、风格特点,通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安排,把白族舞蹈的要素、要点贯穿于其中,提高肢体表现中的节奏处理、肌肉控制及呼吸运用,为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最终走向舞台实践奠定良好技能基础。
  基本体态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白族舞蹈中常有的直立、前倾、旁倒、后仰等各体态,并能将体态贯穿于组合及舞蹈之中。
  基本动律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白族舞蹈中颤膝、前后拧肩摆手、上下摆动等各种基本动律,使肢体得到进一步松弛、灵活。
  基本手位、手位脚位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白族舞蹈中常用的手型手位(自然手型、兰花指、捏手巾手型、握霸王鞭手型;底、中、高等手位)及脚位(正步、小八字、小八字点地、旁点地、前点地、之子步、后踏步、弓箭步等),提高手部各关节的灵活性,并能与基本动律协调配合。
  基本步法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白族舞蹈中常用的进退步、跳踏步、十字步、平步等步法,与基本脚位相互结合,以此提高下肢的灵活及控制能力。
  霸王鞭组合: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霸王鞭舞蹈的由来和在民间文化中的发展变化,准确掌握白族霸王鞭舞蹈的风格特点、其动作元素及道具的运用,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及控制能力。
  手巾舞组合:手巾舞组合属于新舞蹈形式,在編排中融入了符合新时代审美的语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手巾舞的历史演变过程,掌握新形式下发展变化的手巾舞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对道具的熟练运用及身体对呼吸、力度、节奏的控制能力。
  草帽舞组合:草帽原属于白族民间劳作时使用的避暑防晒工具,从民间中提取并融入白族对蝴蝶的喜爱,从中发展而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草帽舞的演变过程,掌握新形式下发展变化的草帽舞的风格特点,把基本动律贯穿其中,把对蝴蝶的表现把握到位。
  2.知识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云南白族生活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民风民俗、服饰建筑等重要文化。把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单单局限于几个动作,而是要深入了解产生该民族现有舞蹈形式形态的要素,抓住根源、抓住精髓,才能掌握该民族的内在精神与艺术所要传达的内涵文化,并区分于其他少数民族。
  二、白族民间舞蹈(女班)教学重点与突破
  (一)教学重点
  1.颤膝
  白族民间舞蹈普遍有颤膝动律,松弛的颤膝动律随节奏变化、快慢变化贯穿始终。
  2.拧肩摆手动律
  拧肩摆手动律为白族最独特的动律方式,来自民间霸王鞭、八角鼓舞蹈中道具与身体的碰击,手臂与肩部成反向摆动动势,别有一番风格。同时,学习中要求学生思考此动律与景颇族拧肩动律的不同之处。
  3.霸王鞭舞蹈、手巾舞、草帽舞
  通过对霸王鞭、手巾、草帽道具的熟练运用,强化训练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使身体更具控制能力与表现力。
  (二)重点突破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预见能力与突破能力,也就是课堂的把控能力。例如:在霸王鞭舞蹈中,通过ppt中的图片与视频解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白族的生产生活、民间民俗活动中该舞蹈的形式形态与风格特点,再用示范法演示动律动作及细致讲解要领要求,再带领学生进行单一动作到短句动作再到组合,循序渐进地学习。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注重细致讲解、示范及细扣动作、反复练习,使教学在严谨、规范中达到质量的提升。
  三、白族民间舞蹈(女班)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的手段,也需要在遵循艺术的客观规律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反思、改善、提高的一种方法。针对白族民间舞蹈教学,可采用以下形式的教学方法。
  1.引入法
  通过ppt图片、视频的观摩,让学生直观看到白族的生活环境、民居服饰、节庆活动、民间舞蹈等,对白族有深入的了解。
  2.示范法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对教师的示范能力要求较高,只有老师示范到位,学生模仿才能更为准确,保证了模仿阶段动作准确性的基础奠定。从单一元素,到短句动作,到组合动作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看到白族舞蹈的韵律及风格特点。   3.讲授法
  结合ppt,对所看内容进行细致讲解;结合示范法,对教学内容与要求进行讲解,细致要求体态、动律、动作要领、节奏要求、动作连接、内在情绪等。
  4.对比法
  对比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中较为有用的方法,能通过不同对象、形式的对比,更为快捷准确地指导学生改善错误,①个人对比:针对个别同学出现的动作错误,把完成较差与完成较好的2名学生进行对比,让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分析,指出问题所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动作要领。②分组对比:按照组别进行表演,制定人对人观察、指正问题,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并让班级学生养成较好互助共进意识。③视频对比:A个人视频对比,将动作完成有错误,无法准确认识的学生进行视频拍摄,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发现问题。B分组视频对比,分组完成表演及视频拍摄,进行观察。C班级视频对比,一般有阶段对比及考试对比。阶段对比是以监督促进为目的,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表演拍摄,让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考试对比是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成效有客观认识,并能树立更好的学习目标。
  5.课堂互動
  教学原本就是以老师和学生互动的形式来开展的,老师如何把控教学安排,让学生能专注、有兴趣地学习也讲究一定方法。观摩、讲授、示范、对比均离不开双方互动,而互动中最重要的是营造轻松活泼而又严谨细致的教学氛围。轻松活泼的氛围可让学生消除乏味无趣感;精准简练的语言表达,可使学生清晰认识老师所传达的要求;准确到位的示范,可使学生学习规范的动作要领;丰富的对比方法,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观察思考、动脑动手能力的锻炼;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要求、指导方法上均有适度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所有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6.综合练习
  配合音乐从基础训练组合、风格性训练组合,进行反复训练,强化练习组合中完成质量较差的动作、短句和情绪、表演的养成,最终达到白族单元的教学目的。
  7.布置作业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加强课后练习的要求,让学生自觉把每天所学内容进一步消化,自我监督、自我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要求。
  (二)教学过程
  1.引导课
  引导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一定认识与了解,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整体课程有序开展起到良好的打基础作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ppt图片带学生观看白族生活环境、民居建筑、民族服饰、节庆活动、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民间舞蹈形式等内容。
  2)引导介绍: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云南地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主要有勒墨、民家、那马三大支系,白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族是个包容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与周边各民族的相互往来,创建了其灿烂的经济文化。白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深,汉文也一直为白族人民通用,在其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上都能感受到汉文化的融合。白族的民居建筑一般为“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因历史进程的演变,白族宗教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人们曾信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本民族的本主信仰。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尊贵,除了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外,妇女也把扎染布作为传统的装饰品。
  白族的节日有: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除此之外,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民俗节日还有朝鸡节(每年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耍海会(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火把节(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葛根会(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及本主祭祀活动。
  白族民间舞蹈一般分为传统节日表演的(霸王鞭、八角鼓、手巾舞)、农事劳动中表演的(田家乐又称“秧赛会”)和宗教祭祀表演的(巫舞、丧葬舞等)三大类,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霸王鞭舞蹈和八角鼓舞,它不仅在“绕三灵”“闹春王正月”“田家乐”三种民俗活动中存在,而且在建房娶嫁或喜庆佳节中都有表演。充分体现出了白族人民乐观、豁达的精神气质。正是在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以颤膝、拧肩、摆手为基本动律的白族舞蹈,更加符合该民族内在精神表达,也更具时代审美及舞蹈风格。
  2.组合学习
  1)基础训练组合
  ①示范:教师配合音乐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白族舞蹈基本的体态、动律、手位脚位,并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该白族乐观、豁达、包容民族性格形成了其现有的舞蹈特点。
  ②单一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基本直立、前倾、旁倒、上仰、体态,要求肢体协调、体态准确,气息流畅;颤膝、前后拧肩摆手、上下摆动,要求身体松弛灵活,动律准确连贯;手型手位(自然手型、兰花指、捏手巾手型、握霸王鞭手型;底、中、高等手位)及脚位(正步、小八字、小八字点地、旁点地、前点地、之子步、后踏步、弓箭步等),要求手部、脚步各关节灵活协调,动作连贯到位。
  ③纠正单一动作:单一训练是整体组合完成质量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常说的“开份儿”的重要性,在单一训练中需要严格把握质量,结合对比法等,反复纠正错误,改善出现的问题。
  ④组合训练:在单一训练基础上,把动作连接,形成组合,讲解动作连接、节奏变化及情绪表演要求,并通过示范、反复练习、纠正,不断提高学生完成质量,并在过程中反复强调头眼、呼吸、节奏、表情的要求。
  2)风格性训练组合
  ①示范:教师配合音乐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白族霸王鞭、手巾舞、草帽舞的动律动作特点、舞蹈风格,结合引导课内容使学生了解风格性舞蹈在民间的表演形式以及由历史进程演变、地域环境而形成的白族欢乐明快的舞蹈风格。
  ②短句动作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习霸王鞭基本套路(庆洞8拍、23拍,海东16拍等),要求肢体灵活,手脚配合协调,节奏准确;结合基本动律及步法,配合手巾的运用,要求身体协调,动律动作连贯,呼吸流畅;结合引导课,在学生了解草帽舞的演变过程基础上,结合基本动律,掌握新形式下发展变化的草帽舞的风格特点,要求动律准确连贯,道具运用灵活,把对蝴蝶的表现把握到位。
  ③纠正短练习:在短句学习基础上,结合对比法等方法,反复纠正错误,改善出现的问题,确保动作动律及风格的准确。
  ④组合训练:在短句训练基础上,把动作连接,形成组合,讲解动作连接、节奏变化及情绪表演要求,并通过示范、反复练习、纠正,不断提高学生完成质量,并在过程中反复强调头眼、呼吸、节奏的要求,以及其舞蹈中欢快的情绪气氛。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堂课教学成效的总结,不可缺失,每堂课后教师都应该有小结,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表现优良及不足之处提出批假,也从中总结自身教学进度与授课情况。在白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如下:①基本体态训练中,学生对单一体态有较好掌握,但在组合连接中,会出现体态不到位情况需反复强调。其次,在动作变化中呼吸的贯穿运用也需强化指导。②基本动律组合中,学生对前后拧肩摆手动律把握有不协调、不到位,需要细致把肩与手臂的关系、发力部位讲解清楚,并能把动律与体态融合。③在霸王鞭组合中,学生手部关节的灵活度不够,使得霸王鞭的变化不够流畅。其次,道具的运用与整体动作的协调、美观不足,略显手忙脚乱。④手巾舞组合中 ,学生对道具的灵活运用及动作柔缓与力度的对比把握不够,完成中动作连接不够流畅,呼吸运用不够娴熟。⑤草帽舞组合中,基本体态动律的贯穿不到位,利用道具对蝴蝶飞舞、盘旋等优美姿态的模仿在感受力及表现力上还不够。
  (四)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强化练习所学内容,从动作、呼吸、眼睛等各部位的要求做到认真思考,以集体和分组练习、相互指正等方法反复练习,达到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以非洲孔子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策略,以期使中非教育共同体更具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非教育共同体;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
【摘要】“乡愁”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集体性情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现代性”的印记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不管是都市还是乡村。因此,在饮食、语言、生活方式、传播方式方面,都市人和乡村人对于“乡愁”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村落乡愁;都市乡愁;文化表达;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乡愁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眷恋。随着现
【摘要】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因处于中央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带而形成势力错综复杂的局面,其中土司是当地较大的势力之一,并且土司作为边地的上层精英人士长期吸收内地文化因而汉化程度较高,李土司家族便是这样一个显著的例子。忠孝堂《李氏家谱》是李土司家族中东府十二门其中一支的家谱,修订时间在宣统元年(1909年),通过这本家谱中有关宗族法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末青海河湟地区宗族法发展较慢的状况以及内陆边地人民对时代变
【摘要】舞蹈《国家的孩子》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蒙古族牧民受国家嘱托抚养3000名上海孤儿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对舞蹈作品心理式结构、队形调度、动作语言形式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探索孤儿与草原牧民从相见到相认、相处到相别过程中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队形调度;动作语言;情绪情感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一、述舞蹈作品之内容  舞蹈《国家的
【摘要】自古以来,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元文化汇聚、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最美好的歌曲。本文以《塔克拉马干的鼓声》为例,初步分析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的团结之歌及其在艺术中的表现,以及西尔扎提·牙合甫导演的一些电影特点。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团结之歌;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摘要】21世纪以来,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将区域的音乐研究转化为高校专业音乐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四川师范大学的《四川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为个案,探讨该课程三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四川民歌的活态传承,并以此为契机,为区域音乐教学课程寻求更好的实施模式。  【关键词】区域音乐教学;四川民歌;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宜居环境的保护与优化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湖北恩施枫香坡侗寨在正在经历传统农耕文明到市场化、资本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以村寨生态、生活、生产空间为切入点,探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宜居環境的困境,提出保护生态空间自然基底促进多元空间融合共生、重塑生活空间人地关系营造当代和谐人居环境、优化生产空间业态结构,塑造集约高效生产性景观的保护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参
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林县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坚强决心,在巍巍太行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铸就了一座丰碑,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展主题教育,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
【摘要】红色文化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最中心的部分,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传播红色文化的事业中能够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革命纪念馆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其次就如何提高革命纪念馆宣教实效提了几点建议,期望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起到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职责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传播红色文化,是革命纪念馆的特殊职责。当前我国社
【摘要】中国的古建筑历经千年的发展,在世界建筑史上熠熠月的沉淀,以它优美的造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实用的功能性,体现出了古代建筑工匠智慧的博大精深和技艺的高超。本文对古建筑的屋顶进行研究,介绍古建筑屋顶的起源、构造、作用、样式以及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结合沈阳故宫屋顶的特点,对古建筑屋顶加以阐述。  【关键词】屋顶;修缮;沈阳故宫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