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备课技能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ie_85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师备课,既要肯定传统备课目标明确,过程清晰,问题主导,节奏紧凑的合理性,又要看到其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重接受轻探索,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个性的弊端.实施新课标以来,笔者在物理备课过程中,本着对传统备课的传承与发扬、扬弃与创新的原则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备物理课程标准,紧扣“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最显著的标志,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看得见的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主线的隐形目标.为实现“知识和技能”目标,进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并着力构建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
  
  二、备物理教材,关注“五点”、“七个关系”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信息源.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在充分认识教材价值的基础上,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编写意图和作用、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关背景.其次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即知识点、能力点、思想点、重点和难点;协调好“七个”关系:(1)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2)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3)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4)图文与实验的关系,(5)重难点与一般的关系,(6)培优与扶弱的关系,(7)教法和学法的关系.
  
  三、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从学生的需要、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还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指导.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学生是否具备了支撑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有哪些物理兴趣、爱好亟待激发,以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动机?学生对哪些物理知识能够自己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具有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等.
  
  四、备物理课程资源,为了学生的发展
  课程资源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包括物理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资源.尤其不能忽视以下资源:(1)网络及媒体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图书馆等.这些资源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广泛收集和利用物理媒体信息资源,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2)生活信息资源.重视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的联系,如生活中一些现象、谚语、俗语、成语典故和诗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物理信息.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并使之和物理教学有机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人力资源.教师在注意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备课组、教研组的人力资源潜力,智慧共享,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学生成为物理课程资源的主体和物理学习的主人.
  
  五、备物理教学方法,一切围绕学生
  教学方法是备课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和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注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统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要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三,教学方法要灵活机动.课堂有许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恰当地采用讲授、实验、讨论等方法.
  
  六、备教学过程,艺术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过程展现了整个教学活动的流程要素,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策略.从课前导入到新课教学,从课堂练习检测到作业的布置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凝聚了教师大量的心血,从而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
  
  七、备作业分层,人人得到发展的空间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主要形式.由于课内时间的客观局限,同样分量、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教师应关注差异,体现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内和家庭作业设计时,要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完成作业的数量上和难易程度上进行分层要求,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获得新知,充满对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八、备“教后感”,实现教学相长
  “教后感”也称课后反思,是教师在上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可再现一堂课的成功和失败.它是教学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课程资源整合效果如何,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教师的教后感蕴涵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财富.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师生沟通,找准症结;同事切磋,互相学习;换位思考,教学相长;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后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实践和心路历程.
其他文献
第一条本条例系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之原则制定之。第二条凡人民解放军及人民公安部队之指战员,因参战负伤或因公而致残废者,均称革命残废军人。一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小学生的习作写的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体会生活。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2001年8月15日,江苏扬中市一对双胞胎姐妹童茳、童葶分别被上海东华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8月16日,两姐妹接到了著名作家苏童打来的贺喜电话。原来,苏童是她们的亲叔
我喜欢养鸟,于是鸟也就成了上四年级的儿子经常描写的对象。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儿子这样深情地写道:  我们家的阳台上,挂着一只深棕色的精致鸟笼。笼子里有两只美丽可爱的画眉。爸爸妈妈每天早晨都要来看看它们,给它们喂各种吃的东西。你瞧,它们生活得多么幸福,整天在笼子里自由地飞翔……  小鸟在笼子里自由地飞翔!  看到儿子的描述,看到他对“自由空间”的有限要求,我不由得生出了许多的感想。  在我们成人的眼里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施工组织、施工配合、管理技术上出现问题则会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影响工程质量,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管理 技术  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为指导,以人工植物群落为主体,以艺术手法构成具有生态、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城市绿色空间系统
儿子读初二的一个星期天,吃过早饭,儿子约了几个同学出去玩了,难得一个清静的星期天,我赶紧坐在桌前赶写稿子。时间不长儿子回来了,对我说:“爸,老师叫你到学校去一趟。”我
学习音乐,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别的家长怎么想。我的愿望就是增加孩子的音乐修养,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并通过欣赏音乐来陶冶情操,使她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素质
10月底,“万圣节”前,幼儿园组织的秋游是带孩子们参观南瓜农场,目的是让孩子们见识南瓜,为节日准备南瓜,同时带孩子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呼吸野外的新鲜空气。园里来了通知,希望家长陪同。  由于儿子工作忙,只好由我这个当爷爷的陪同孙子前往。  上午9点半,载着我们的大巴士从幼儿园出发,穿过渥太华,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行驶,到达了斯维众南瓜农场。下车后,农场用拖拉机挂着板车,拉着孩子和老师、家长,绕农场场部
有段时间,妻子发现放在房间抽屉里的钱经常莫名其妙地“缩水”,开始的时候她一口咬定是我这个“内贼”所为。因为,如果是外贼行窃,不可能几元十元地偷,肯定会一锅端了吧。弄
女儿学琵琶时刚好五岁半,我已过而立之年,是个乐盲,见着“6”得掰手指从“1”数才知道唱“啦”。但年龄优势加上随机应变,回家照葫芦画瓢督促女儿还是绰绰有余的。两个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