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极其宝贵的资源和资产,土地的合理利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提倡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当下,坚持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带动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土地合理利用 问题 主要途径
  
  一、引言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对土地的利用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大部分用地都是通过征用周围的耕地而来,在这种人民生活与土地建设之间矛盾日渐尖锐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城镇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发展城镇建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小城镇的建设是一条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城镇化道路,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对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二)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可以充分调动这部分人力资源来推动乡镇企业、小城镇商业和服务业等的发展。同时,小城镇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中间纽带。城镇化的建设拉动了整个城镇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有力的推进。
  三、在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小城镇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城镇建设的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城镇建设的高速、大范围、大规模对资源的开发,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同时,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合理利用问题也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地利用规划比较落后。
  在小城镇建设中往往忽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忽略城镇规划体系,规划内容不完整,操作性差,使得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土地征用方面来说[1]: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的经济补偿较少,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二)用地结构及功能分区不合理。
  我国小城镇的用地结构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城镇布局分散,道路建设不规范,建筑布局零乱,等等。另外,工业用地低成本扩张较快,存在大量占而不用现象,有的还对环境污染破坏较大。城市用地结构的不合理造成老城区住房紧缺,交通阻塞,中心城区企业缺乏发展空间,住宅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从而使城市土地总体效益下降。另外,在城镇中对于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的建设很随意,混杂现象很普遍,一些工业污水和废渣对基本农田产生污染,妨碍基本农田的保护,影响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这种功能区分布的不合理,不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更不利于城镇的长期发展。
  (三)忽视法律的约束力。
  为了加速城镇的建设,很多城镇开始大力引进外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随意更改用地规划的现象。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有规不依现象很普遍,忽略法律的约束力,导致大批肥沃土地变建设用地,资料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
  土地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和资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到小城镇的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两者的有机协调,为小城镇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统筹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使其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编写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相协调,体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特色。
  (二)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
  小城镇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城镇建设用地存量,存量建设用地是政府最重要的可变现资产,只有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才能真正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解决小城镇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政府部门要统一管理和掌握土地的建筑发展权,决不允许单位和个人炒地皮,也不允许个人私自搭建,随意将农用地转变成建设用地,非法交易。在土地资源紧缺,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这对矛盾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大土地利用力度;二是有计划抓好旧村镇改造;三是采用土地置换政策,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向集镇工业小区集聚。
  (三)集约用地,坚持土地有偿使用。
  我国人多地少[3],耕地资源尤为珍贵。必须保护农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保护耕地。我国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0.25公顷)的一半。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但从现在起,必须占用耕地的因素相加将减少耕地2070万公顷。小城镇发展较快的地区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又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这些耕地资源流失了,很难靠开发后备资源来弥补。因此,保护小城镇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
  (四)加强规划管理。
  俗话说“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搞好规划管理,是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切实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建立规范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法定程序办理,通过建立确保规划实施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体系,加强规划管理等措施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问题,依靠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规范约束目前建设不规范的势头,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环境得到保护、水土保持、设施齐备。
  以本地区某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的问题为例。由于土地资源供不应求,导致土地资源稀缺。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房地产市场非常活跃,投资过热现象非常明显。据了解,导致房地产畸形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是主要原因。第一,炒房;第二,土地资源的短缺。炒房是人为因素,是炒房者制造泡沫来哄抬房价,但并不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决定因素。相反,土地资源的短缺才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由于市场上土地资源的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土地资源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高价的稀缺的产品。土地价格增长,开发商的投资成本就会增加,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所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了抑制房价上升的根本手段。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土地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统筹安排好建设用地,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解决好土地紧缺问题,才能保证城镇健康地建设与发展。
  五、结语
  节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小城镇建设应高举这面旗帜,从大局出发,处理好建设与人民生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的详细规划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姚斯杰.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合理利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
  [2]何回珍.浅谈小城镇建设与土地的合理利用[J].今日南国,2009.1.
  [3]王静,张银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合理利用[J].科学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减负、增效”几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行动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但如何将这种思想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乃至每一个教学细节,形成一个步步为营的教学链条,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编制学案和练习,宏观把握教学内容和课堂结构,既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严格要求,实现教学资源校内共享。   关键词:
摘 要: 教研活动是帮助教师解决困惑、促进互助合作、实践教学理念的平台。学校通过师生教研、组际教研、村校教研和网络教研,构建立体教研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教研的活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立体教研体系 师生教研 组际教研 村校教研 网络教研    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的重要机构,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教研活动是帮助教师解决困
一、现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渐为广大教师认可并运用。然而,我在平时的听语文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中小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意到形式——让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却忽略了合作学习的实质——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引起大家注意,现阐述几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以供分析。  1?郾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
摘 要: 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阐释“老师”的内涵。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有仁爱、有师德、有才识、有追求,更应该有胸怀。“教书育人”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业,是一项值得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让我们共勉之,为成为一个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好老师而努力。  关键词: 师德 仁爱 与时俱进    从网络上搜索对老师的赞美之词,会出现“红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词汇。作为老师,当看到这些溢
“双休日”中的晚报董彩兰伴随着“双休日”的实施,晚报如何抓住良机,施“惠”于读者,使其将读晚报视为双休日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享受?如何使双休日的晚报在读者手中不是因为“没
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不当的分组会导致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小组合作技能较弱。班级合理的分组,在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形成学习成绩、性别、能力方面的差异。另外,还要考虑到家庭经济、性
位置素质机制于宁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要讲话,郑重提出提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问题,这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
一份春节“厚礼”──析《杨柳青》专栏10篇通信周文华河北日报今年春节前后,在头版《杨柳青》言论专栏,以通信的形式,就如何“战胜困难”的问题,连续发表了10篇文章,在省内外引起强烈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是班集体的中心与灵魂。其管理水平,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我经常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学生:  1.向前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此
愉快与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只要有愉快,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乏味之事.通过愉快教学,学生无需有意识地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日久天长,就会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