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闪光添彩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10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随着教师教育方式的更新,学生学习效果也在逐步提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被应用于众多学科教学中。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融入,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堂迸发出生机和活力,有效地激发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提升了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文章从微课的概念和优势出发,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让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闪光添彩,以期为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必要性;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27-0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配合语文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根据重点难点展开细致的教学,可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弥补传统课堂的教学缺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一、微课的概念及优势
  在教育领域,微课是指以多媒体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根据某个或者某一类知识点(或难点)进行教学的活动过程。微课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主题式的教学使学生更加轻松容易地掌握所学知识。微课以其独有的优势在教学中备受欢迎[1]。对于学生来说,其主要优势如下:第一,教学时间较短。小学生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微课一般时长在5~10分钟,恰好是小学生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的时间段,因而可以促使学生进行有效课堂学习。第二,教学内容较少。传统的课堂,教师教授的过程繁杂冗长,可能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重点。微课的内容一般较少。针对性较强,直观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第三,具有灵活性。微课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可以通过移动网络、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当出现疑点难点时,可以反复播放某一片段或者暂停待消化理解后再进行下一步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课间、午休或者睡觉前利用微课进行强化学习,巩固知识。第四,对于教师来说,微课的制作简单,而微课的呈现代表着这个教学问题或知识点值得追踪和掌握。微课保存后可以进行重复播放,这代表教师不必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讲授,只需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相应地为教师减轻了教学负担。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微课的必要性
  虽然教育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些许问题,例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以及教学难点难以攻克。受小学生自身特性影响,其学习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还不是十分成熟,微课的应用正好科学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微课的载体决定了微课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强,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另外,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教师口述为主、板书为辅,教育方式的局限性直接导致很多教学想法难以实施。借助微课进行信息化教育,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创新,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微课的应用既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科学转变,更是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优质产物。
  写作是大部分小学生的短板,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对小学教师来说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传统的读写训练更侧重于写作结构和阅读技巧,之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这往往忽略了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无话可写,直接从范文上生搬硬套[2]。微课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通过多媒体的引导示范,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在知识拓展环节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创作素材,提升了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如何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添彩
  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小学生的特性,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微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下即阐述如何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添彩。
  (一)利用微课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语文课上,教师多采用“口头讲解+板书”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应巧借微课多媒体技术,让新课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生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3]。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只听说过这个地方并没有真正地去过,有的甚至没听说过该地方,对课文的体验感较低,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关于雅鲁藏布地区峡谷的影像资料,通过感官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引导学生观看影像后自行组织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势地貌特点,并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动画图片等资料加深学生对大峡谷的认知,让学生通过微课的方式体验大自然的壮美和鬼斧神工。如此,教师成功地进行了新课导入,并通过问答锻炼学生自主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微课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专注于某件事,但其正处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对一些色彩鲜明、个性化的事物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小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燃起学习欲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以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选取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配合地震后拍摄的照片,增强学生的代入感。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配合课文让学生读一读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将抽象化的父爱结合情境创设的模式让学生加以体会。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告诉学生父爱母爱不只是轰轰烈烈地让人歌颂,更多时候是藏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这样,利用微课创设情境升华课程主题,让学生更加孝敬父母,对身边的一切怀有感恩之心[4]。   (三)利用微课解析难点,夯实学生语文基础
  对于语言理解能力初步成形的小学生来说,古诗词是学习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成熟,很多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诗的,他们会背诵古 诗但是不懂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通过微课进行解析,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5]。例如,《石灰吟》是于谦的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于谦以石灰自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学生因为缺少对石灰的了解而难以理解这首诗,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播放石灰石在火中的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见证石灰石逐渐蜕变成洁白的石灰,将石灰放入水中,水即刻沸腾。让学生自由讨论,于谦想借石灰表明什么志向?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烈火焚烧若等闲”和“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人格。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收集于谦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配合微课加以补充说明,通过微课进行难点解析,从而促进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充分学习。
  (四)利用微课教学延伸,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语文学习不在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理解进行掌握。由此,教师除了对每节课基本内容进行讲授,还有必要利用微课进行知识拓展,从而拓宽小学生的视野[6]。例如,在《泊船瓜洲》一课的教学中,除了对古诗本身进行讲授,教师还可以借思乡之情进行有效延伸。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可能无法理解作者表述的思乡之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剪切不同场所下人们离开家乡的场景,比如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村口、家门口等,适当地再配上思乡的音乐,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背井离乡的旅人的情绪,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个性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作业,让学生以“思乡”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这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其教学优势,符合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發了学生学习兴趣,夯实了学生语文基础,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等[7]。但是教师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微课所展示的内容要与整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契合。这需要教师花时间自主设计科学合理的微课展现形式,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切教学方法的引入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微课所涉及的内容应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之外,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配合,微课应该与板书内容相结合,这有利于微课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结 语
  微课的多元化弥补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短板。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将微课无尽的潜力最大限度地用来推动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这条路上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充分发掘并掌握利用微课的授课方法,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让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闪光添彩。
  [参考文献]
  [1]卢 丹.关于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19(12):66.
  [2]张颜颜.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102.
  [3]卢 品.巧用微课为小学语文识字分层教学助力添彩[J].新课程(上),2019(3):279.
  [4]盖鸾英.微课设计策略例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5-29.
  [5]夏 天,周绍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69-70.
  [6]唐克祥.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188-189,200.
  [7]石雪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82.
  作者简介:杨 华(1968— ),女,一级教师,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二完小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的阅读能力对他的终身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对此,文章从幼儿早期阅读的现状与问题入手,发现当前幼儿早期阅读存在认识不足、功利性过强和图书选择的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教师有效引导激发阅读兴趣、倡导亲子阅读提升阅读效果、选择合适读物开启愉快阅读、明确阅读要求养成良好习惯、利用周边资源拓展阅读经验等对策,该对策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发现行之有效,可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摘 要: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高中生物课程抽象性知识占比较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细胞癌变》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精选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丰富教学素材,重视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改变教学反馈形式,以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趣
摘 要:文章从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读后续写的特点,从思维、内容、语言三方面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解构原文,关注三处必要的衔接,找准切入点,抓准语言特点,保证文体风格、语体风格以及表现风格的一致性的英语读写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55-02  一、读后续写教与学中存在的问
当代高中生受亚文化环境的影响较大,他们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都能获得新鲜的潮流信息,这让他们既早熟又迷茫。为了提升高中生的音乐审美水平,丰富高中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文章作者将从民族音乐——民歌出发,引领学生,以求提高高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其全面发展。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大班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学习品质与习惯等。文章针对大班幼儿益智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从改善幼儿学习态度、塑造幼儿学习行为、优化幼儿学习方法这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为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域活动;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形式各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贯彻教育发展理念,充分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写作技巧,从而促进英语学科教学从浅层教学走向深度教学。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生动、高效且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在 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对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
摘 要:大多数幼儿对于游戏这种趣味性较高的活动非常喜欢,因此,幼儿园设置游戏化的自然课程,能够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学引导。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通过设置游戏化的自然课程,对幼儿进行高效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幼儿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式各样的游戏,促进幼儿在游戏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