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探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jo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提问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重要,既不能偏离教学内容这一实质,也要注重提问的形式和技巧,讲究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才能保障提问的实效性。本文就分析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 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一、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1.适时性原则。教学需要是设计提问的客观依据。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机发问,其效果也不一样。教学中需要提问则提问不能少,还应精心设计以确保其效益;教学中不需要提问,则不必勉强提问,以免画蛇添足。在教学提问中,切忌随心所欲或漫无边际,而应善于抓关键,在入木三分处设问或在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提问,而这些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这里巧妙地设置问题,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兴趣。
  2.情境性原则。情境是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从智力角度分析,只有设置了恰到好处的情境,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活跃起来,并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同时,解决问题才具有搜索性和调控性。从非智力角度分析,合适的情境设置使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单调,学生合作交往的过程不单一,使学生真正能够入境动情,容易唤起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和主动投入。
  3.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应从民主、平等的立场出发,不但要维护学生特定的权利和尊严,而且要照顾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进行愉快地接纳,尽量使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
  4.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是指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对课堂上提问可能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理性的调控。由于课堂受时间、课堂气氛、学习环境和师生的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课前设计得再好的问题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全部搬到课堂上去,只有经过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检验,才是具有实效性的问题。
  二、提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富有激情和冲击力,他们对很多未知充满好奇。可是,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习惯提具有唯一答案的封闭性问题,学生早已厌倦,甚至是不屑于回答这样的问题。所以教师应提出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比如在《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的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这是一个带有明显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它答案的可能性的广度大大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引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出各种他们认为合理的答案。其中有学生认为《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使西欧人有了到东方寻找财富的欲望;也有学生认为西欧人想扩张自己的世界影响力,需要开通航道打开政治先机:还有学生认为是想开通航道来控制黑海这条商业贸易的海上道路,收取商品重税来获利等,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思考力,从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给出了合理和可能的理由。这样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能力,也大大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为新鲜而有趣。
  三、创建问题情境的舞台,提出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
  问题是教学活动展开的核心,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的舞台,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有关联的问题,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学生带着问题在这个充满神秘感的舞台上通过认真阅读和积极思考演绎出自己的成果。如《地中海的霸主——古代罗马》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古代罗马共和国版图和古代罗马这个城市,并告诉学生两者由意大利一个小村庄发展而成,图片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利用学生此刻引起的认知反差,顺势提出:这个小村为什么会发展起来成为罗马城,并进而发展为古代地域宽广的罗马共和国?为什么其他的小村没有发展起来?它具备哪些发展的条件?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早已对这堂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有了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心生发出来,更愿意去学习、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很理想。
  四、创设矛盾,激起波澜
  针对某些特殊的历史问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因此,若能在提问中直接引起对立意见,则其激疑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讲完“大河流域的亚非古国”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亚非文明古国不处在大河流域这个有利的位置,那么,这些地区能不能成为文明古国?”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如果这些地区不处在大河流域,就缺少了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文明古国”;而有的同学认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古代埃及等国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没有当时统治阶级的励精图治,那么,即使地理环境再优越,上述地区也成不了文明古国。”也有少数学生持这样的观点:“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对自然条件更好地利用,大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也要靠人来改造的。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优越,说不定还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通过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通过小组间积极讨论,在争论中达成一致结论,在矛盾中获得了真理:地理环境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种创设矛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高效提问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桥梁,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要想教学有效,教师就要把有效提问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有效提问策略。并可以通过对有效提问策略的运用来增添课堂教学色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卫华.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65~66
  [2] 李志宏.精心预设问题,上精彩的历史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71~72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着重从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意义、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注意三个方面进行有益思考。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40%~80%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约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化疗既可以通过抗肿瘤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但又可能因其不良反应引起
一、以教科书为参照标准。灵活机动地把握知识点现在学生所配备的除教科书以外还有很多资料,这些资料中的一些习题解题格式在细节上各有不同,正是这细微之处让学生忽视规范的书
目的研究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入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抽选74例纳入本次实验,将病历号为单号的37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另37例纳
高效课堂是时下课堂教学的主流,本文就如何打造英语高效课堂谈反思。
目前的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天然牙周牙槽骨组织中分布的丰富感觉神经可分为有髓鞘的A类纤维和无髓鞘的C类纤维,A类纤维根据其直径又分为Aβ和Aδ纤维,并认为Aβ纤维为机械感受器的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感悟能力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此文从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式的引导、收获的交流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例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针对某大型装船机的转运实际情况,利用多轴线模块对整机进行了整体转运,解决了转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码头基建承载能力和转运工装强度进行了计算.该方案圆满完成了装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港口共进口了200多台住友UC-25型轮胎起重机,其中部分维护较好的车辆至今仍在使用。但由于该型轮胎起重机出厂配置的主钩过卷保护装置在到达过卷限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