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追问”驱动探究 促学练提升素养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一个教学步骤,及时有效的追问是教师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的体现。反观小学体育课堂,在需要教师追根究底时,只有“一问”,没有“再问”,更有甚者直接将自己预设的答案告知学生,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想要改变现状,需要教师以恰当的追问替代冗长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想问题。
  一、“追”在点上,“问”出精彩
  在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有学生不知所措,或者学生的回答跟教师的预设不一致。这时就要求教师迅速准确地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并灵活处理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1.正确时“挑刺”,追问促深思
  在体育课技能学习时,教师应深思学生的“正确回答”可能隐藏着的片面、模糊、肤浅的理解,抓住学生的“正确回答”再次追问,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小学五年级《肩肘倒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后倒向上举腿练习。学生尝试后倒举腿比高练习后,教师请优秀生展示。
  师:为什么这位同学的腿可以举得那么高?
  生1:他后倒的速度很快。
  生2:他在后倒的时候屁股用力地向上抬。
  师(思索后追问):如果没有了后倒的速度,腿还能举高吗?
  生3:不能,因为腿太重,会掉下来。(众生赞同)
  师(追问):两臂伸直,紧靠身体,用力下压垫子,腿不是也能举高吗?大家一起试一试。
  分析:重新组织学生尝试举腿练习后,学生验证了这一观点,随后教师请几位学生进行展示。在教师不断地追问和挑刺中,学生的思考更全面了,认识到肩肘倒立的举腿动作,不仅需要后倒时的速度,更需要通过两臂压垫给身体提供一个发力的支点。
  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直至全面、准确为止,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在“回答正确”之处适时追问,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无疑是医治学生“似懂非懂”的一剂良方。
  2.错误时“潜伏”,追问诱反思
  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体育教师面对学生答错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正确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予以纠正,也应该运用“追问”策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批判性地反思,让学生自我改正,走出错误认知。
  例如:三年级“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教师安排原地左右手运球(复习),随后分组让学生体验行进间直线运球。
  师:谁能告诉老师,在行进间直线运球时,手是按在球的哪个部位?(手指球的不同部位)
  生1:和刚才原地运球的时候一样,按球的上面。
  师:大家认为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生(众):对。
  师:我们请一位学生来验证一下,大家注意观察。(请运球较优秀学生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示一次行进间直线运球)
  师(追问):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手腕的按压部位相同吗?
  生2(迟疑):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时候手腕按在球的后上方位置,不是正上方。
  师:我们根据这位同学的回答,再次体验手腕按压球的部位是不是后上方。
  生:两种运球,手腕按压球的部位不一样。
  分析:上例中,教师发现学生回答错误时,不急于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而是利用一次追问,诱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存在错误,并通过再次练习验证答案。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悄悄“潜伏”,使学生在反思中自识其陋,自纠其错,其意义远远大于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3.困惑时“装愣”,追问激乐思
  课堂追问需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在学生困惑不解时不能急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不妨在学生面前装装愣,以师生共同探究的形式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在矛盾中思索,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束缚,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例如:三年级《正面投掷垒球》一课,教师给所有学生布置任务,找到一种扔得最远的投掷方法,并组织学生体验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能找到垒球掷远的方法了吗?
  生1:老师这样扔得远!(学生展示直臂挥臂掷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老师我比他扔得远!(学生展示屈臂后引向前掷球)
  师(追问):两位同学投掷的远度差不多,你们觉得哪种更好?
  生3:老师,我觉得应该是第2种方法更好!
  生4:老师,不对,是第1种方法扔得更远,应该是第1种方法好!
  师:同学们出现了不同意见,老师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大家一起尝试体验这两种不同的垒球投掷姿势,确认一下最佳动作好吗?(组织学生再次练习)
  师(追问):我们让刚才的两位同学交换一下投掷的方式,你们觉得第2个同学能不能赢第1个同学?
  生(众):能!(两位学生同时投掷,结果第1个同学比刚才投得更远了)
  师(追问):两次都是第1个同学赢了,第二次比第一次还要远,答案出来了吗?
  生1:在扔的时候,手臂屈起来放在头后,这样扔得更远。
  分析:上例中,学生关注的是练习结果,认为扔得远就是好的,忽略了两位学生之间手臂力量的差异。面对这类疑惑,教师没有抛出答案,而是追问学生再次思考,让两位学生体验对方的动作进行练习,让学生在思考、沟通中寻找到正确答案。
  二、“追”在有效,“问”出实效
  1.有效追问要抓住时机,巧设玄机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课堂预设过多,常與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大胆打破预设,对学生的意外积极回应和疏导,以睿智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的空间。
  例如:“春种秋收”换物接力,教师讲解规则后,组织学生比赛。一组学生在交接环节出了问题,落后很多,部分学生失去比赛信心。   师:刚才这次比赛为什么第三组落后这么多?
  生1:他们交接出错了,浪费了时间。
  师(追问):交接的方法是什么?比赛中交接时要注意什么?
  生(讨论):转弯时,身体要低一点,交接时要慢下来!
  师(追问):你们还有别的比赛要求吗?
  生2:老师,我们小组要求调整出发的先后顺序!
  师:15秒快速调整!现在有没有信心战胜第一名?
  生(众):有!我们再比一次!
  分析:教師利用教学中的“不利”时机,以巧妙的角度追问,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气氛与学习热情。
  2.有效追问要针对个体,关注全体
  体育教学中存在学情差异,因此,追问的问题应视学情而定,有难有易,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追问对象也应分个体与全体,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
  例如: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时,出现个别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应该针对个体学生进行个体追问,如果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那就是无效追问;出现了共性错误,此时教师则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追问,诱导学生积极思考、练习。而分层追问既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更能让他们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3.有效追问要拓展思路、激活思维
  追问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要把握课堂契机,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发掘技能,促成拓展延伸,让运动技能学习生机勃勃。
  例如:三年级篮球球性练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尽量多地让学生体验各种姿势的拨球、各种形式的绕球、多种多样的运球、各种方式的抛接球等。教师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拓展,用不断的追问——“你还有更多的练习方法吗?”来激活学生的运动思维,达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
  分析:教师抛出一个问题给学生,学生会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回答问题,这样就是简单的问答,没有深层思维的介入。如果教师继续追问,学生会答出更多的东西,会有更多的探讨与思考。
  三、“追”在反思,“问”出成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不断追问、有效追问,为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深入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实施者,在教学环节结束后,也应追问自己,追问教学。
  1.上课教师“追”思促改进
  上课教师在课后应追问课堂教学,在课前预设时想教学生什么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教了学生什么技能?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通过对自己不断地追问和思考,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最终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服务。
  2.看课教师“问”疑促成长
  看课教师在看课前应不断追问,面对该类教材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习策略等。在观摩过程中紧跟上课教师的授课思路不断追问,如,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怎样去引导学生的“学”。面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和追问?看评课采用“追问式”的新型方式开展,可以帮助上课教师在“追问”的互动环节中总结得失,获得启发,帮助看课教师“一问再问”,为今后的成长积累宝贵的经验。
  总之,课堂追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想问题,更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追问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在追问中,有思维的碰撞,有智慧的分享;在追问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享受运动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严华银.“追问”与“有深度”的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8:12,16-17.
  [2]董希君.诱发深思、反思、乐思:有效追问的三个立足点[J].教学月刊(小学数学版),2016(4):35-37.
  [3]刘亚杰,课堂追问要问到点子上[N].教育时报,2012.1.18.
  [4]周杰,魏本亚.追问式评课的意蕴、特征和操作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7):6-8.
其他文献
9月29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举行了主题为“做自己,赢未来——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安全教育嘉年华”的校园安全教育体验活动。来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北京市“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项目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石景山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方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此次活动,另有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到场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曾这样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感受周围的事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中,给幼儿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手段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能把各种教育因素与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的教
石头来源于大自然,它质朴而低调,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石头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赋予石头新的生命。石头画创作是幼儿教学中常见的美术活动之一,它以石头为载体,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石头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以及艺术审美。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用各种生活素材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如花朵、树枝、树叶、石头、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范画,是绘画教学中使用的示范性作品,是美术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幼儿描绘各种物像的参照物,它以自身的简便、直观特点深受教师的喜爱和认可。“范画”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试行及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教师开始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大胆而自主地进行绘画,
角色扮演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当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幼儿提供他们喜爱的游戏道具,以此激发幼儿的分享、交流欲望。在设计游戏时,教师需要制定各角色轮流扮演机制,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辅助幼儿解决一些突发情况。提供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  游戏道具是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点。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对游戏道具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提升游戏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为
美国SPARK课程 (全称叫The Sports, Play 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 Programs),是一项将游戏、休闲娱乐活动和体育运动有機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体育课程。借鉴美国SPARK课程理念,可以优化体育游戏的教学与组织。  一、 借鉴“明确边界”策略,注重培育安全素养  案例:在耐久跑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护树伐树”的动态游戏。即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四个
201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因此,近视学生(本文称此类学生为“眼镜群体”)的安全性是体育课堂教学实施中必须正确面对、不容忽视的。为了更好地关注“眼镜群体”,完善体育教学,笔者对湖北省第十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农村初中组)“眼镜群体”的学习的安全性与实效性进行探讨。这对初中体育教学在思想理念上、方法
幼儿园的教学对象都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幼儿,所以幼儿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幼儿天性爱玩,幼儿教育一般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高效实现幼儿教学的目标。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采用的游戏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理解、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开发幼儿自主游戏的材料  由于幼儿的身心
小腿抽筋是妊娠期比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孕妇的身心状态。大概超过一半的孕妇都曾遭受过小腿抽筋的折磨,就此孕妇及其家人要多了解妊娠期小腿抽筋的防治知识,避免影响孕妇的身心状态。妊娠期小腿抽筋的症状  孕妇腿抽筋指的是孕妇孕期出现的小腿抽筋现象,在孕妇群体当中比较常见,其学名为腓肠肌痉挛,很容易发生在晚间睡觉时。孕妇腿抽筋的主要症状为小腿腓肠肌产生突发性疼痛,并形成非自主性的剧烈收缩。小腿肌肉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某项运动的能力。速度在运动中表现为3种形式,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反应速度指机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反应的速度,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周期性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速度素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核心。速度和运用速度的能力几乎是人类从事体育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之一。速度素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