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因此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概念的教学。
  
  一、善于剖析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
  
  化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要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其实质,需在教学中深入分析解剖每一个概念,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划分概念的句子成分,分析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使学生能更深入理解概念的含义,更明确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条件的限定。如对“饱和溶液”进行如下句子成分的划分:[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饱和溶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由此认识到:饱和溶液的实质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这是概念的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溶液,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两者缺一不可。(2)咬文嚼字剖析概念。概念具有很强的严密性、概括性,应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剖析概念中的重点字、词、句。以杜绝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坏习惯,达到准确地把握理解每一概念。如酸、碱定义中“全部”就不能理解为“大多数”或“部分”:催化剂定义中的“改变”二字,就隐含着“加快与减慢”两层意思,教师如不对“改变”二字进行剖析,学生可能忽略其中的隐性因素。(3)浓缩、“翻译”概念,有利学生记忆及理解概念的实质。如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可记住为“一定温度、100克(溶剂)、饱和、单位克(溶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翻译”成下列形式:
  相对原子质量=指定元素1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千克)/1个126C的真实质量(千克)/12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化学的很多概念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大量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反复进行分析与综合、分类与对比、抽象与概括等思维加工,剥离表面现象,将其本质属性抽象而成的。这些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学起来自然吃力,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化学实验、图表、图形、模型、幻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更深层次的挖掘,逐渐上升成理性认识,自然形成概念。如讲“原子”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不同颜色表示)。这些粒子又重新组合,每2个氧粒子聚集成一个氧分子,许许多多个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在微观世界中分子的分解及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这就加深了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概念的理解。类似的直观教学手段,能使概念教学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生动和谐,对概念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设练习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概念,以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常常觉得已经明白了,可在实际应用时。又觉糊涂。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概念,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技巧。通过多角度的练习有三个好处:(1)达到掌握巩固概念的目的。(2)及时纠正学生对概念的错误理解。(3)深化概念。如讲“固体的溶解度”可设计以下练习让学生进行讨论。
  例1 在20℃时,100gNaCl和溶液里含有26.5gNaCl,则NaCl的溶解度是26.5g。
  例2 在20℃时,100g水溶解了20gNaCl,则NaCl的溶解度是20g。
  例3 在20℃时,50g水溶解了18gNaCl,恰好达到饱和,则NaGl的溶解度是18g。
  例4 把36gaCl溶解于100gz~中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是36g。
  例5 20℃时36gNaCl溶解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则NaGI的溶解度是36g。
  以上练习从“是否指明一定温度”、“溶剂是否100g”、“溶液是否达到饱和”几个方面,对溶解度概念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练习,通过讨论,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实质一目了然。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在习题的选择上精心设计、认真筛选,有针对性地在概念学习时,及时进行适量、适度的练习。可把学生认识概念的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四、指导学生分类、归纳,形成概念体系
  
  初中学习的化学概念很多,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指导学生分类、归纳,辨析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概念体系,对学生认识、记忆、深化概念大有裨益。根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做如下归纳:
  (1)重合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内涵不同而外延完全相同的关系。如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盐酸和氢氯酸、酒精和乙醇等,只是名称不同,实质是同一事物。
  (2)从属关系:一个外延大的概念包含若干个外延小的概念的关系,两概念之间的关系就被称为从属关系,但其内涵不同。如:酸性氧化物、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物质等概念(后者包含前者),化学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3)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有部分重复、但两者相互之间又不能彼此包含,这就构成了交叉关系。如氧化还原反应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等。
  (4)对立关系:两个概念之间相互对立、互不包含,它们之间就构成对立关系。如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帮助学生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整理,使教材中零散的知识连成有序的体系。学生对新旧概念不会产生混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理解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
  
  五、化学概念教学应注意阶段性
  
  根据大纲的要求,化学概念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从辨证唯物主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因此应注重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分阶段教学。如“氧化反应”的教学:九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氧化反应”,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到“氢气”的还原性时,会发现“氢气”与“氧化铜”中的“氧”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的是“氧气”。而是氧元素;再通过高中阶段学习“化合价”知识,知道“凡是有化合价升高”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因此教师对有些“过渡性”概念,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燃烧、电离等概念,教学中应留有余地,不可随意扩展和深化,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由浅入深。以免因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而无法理解,造成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得不偿失。
  总之,教学中只要遵循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依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重视科学学法和科学教法的巧妙配合,学生不仅能学好化学基本概念,其它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能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5日,五台山研究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召开。大会修改并通过了《五台山研究会章程》,制定了《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五台山研究会“十三五
来自印度的佛教经过禅宗六祖慧能的革命,实现了由“佛本”到“人本”的变革,宣告了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完成。到近代,太虚大师等人致力于佛教改良运动,使中国佛教实现了由“人本”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物理教法和学法的优化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关系上的不合理状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施物理教法与学法的优化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教法和学法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两者各有各的特点和规律,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没有教法也就没有学法,没有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把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优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都是当前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   
新课引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种成功的引入方法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对当前教师常用的引入方法进行调查比较研究,并针对同一课题《压强》一节应用各种方法、比较效果特点,并提出怎样选择合适的引入方法的十个因素。    一、当前。教师最常用的几种新课引入法    1、直接引入法  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如“今天我们接下来讲压强”。可
举例子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了解、掌握、深化概念的源泉。无论是物理概念还是物理规律的教学,都离不开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向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物理事实的情况总是有限的,因而更常用的方法仍然是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通过举例的方式在头脑中再现这些真实可靠的形象事例,以此为依靠使学生能够脚踏实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
摘要:通过对一道二项分布模型的概率习题从整体上考虑及实际比赛规则不同解法的分析,引申,探究,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更全面更透彻。  关键词:两种解法;分析;引申;探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