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严,勤与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尤其是区属初中学校的起始年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区属学校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还要在爱、严、勤、细四方面下功夫。
  爱。“以人为本”奠定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主任满腔热情爱岗的同时,更要用博爱的心去坦诚的关注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对孩子给予正确的引导、积极帮助。借助“以人为本”的人本性、情感性、创造性的特点,首先用母亲般的心去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性格特点、特长、健康状况进行深入、准确地了解,细心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尤其这种爱要播撒给班级内学习薄弱的学生。其次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达到言传身教的熏陶作用。另外,对每一个孩子的任何方面具有的耐心也是管理者爱的表现。这种耐心是对爱的升华,有了它班主任面对“头疼生”的时候才会宽容、才会倾听,也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因此,爱能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每一个人能愉悦、积极、自信的享受家一样温暖班级氛围,为共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严。班级管理制度从严要求,是学生规范的导向和原则。作为区属学校初中起始年级来说,大部分学生家长疏于监管,孩子小学养成习惯不到位,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淡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避重就轻的享乐思想随之增长。由此,对学生进行严格校纪班规的学习,加强思想教育,继续规范、强化养成教育是尤为重要的。而把握严,就要严要求,严实施,严评价。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恒”, 严而有“法”。这样让被管理者有章可循,逐步走向班级自主管理的境界。
  勤。关注学生动态变化,管理者以“勤”应对万变是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初中是现今学生心理、生理发生巨变的阶段,而单亲家庭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打工子女以及独生子、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诸多因素,又加剧孩子变化的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严重性。那么,作为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就更责无旁贷的,而且必须的,用“勤”。要勤问、勤看、勤发现、勤解决。要勤到教室,勤与学生沟通,勤向任课老师了解,要勤提醒学生犯的错误,要勤将学校的校纪、要求、班规,要勤与家长联系。做到防患于未然,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不使问题与矛盾扩大或激化,不给管理工作留下隐患。
  细。重视学生内在动力的调动与集体向心力的培养,这是强化班级管理的法宝。具体做法有“四多,四少”。
  (一)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激励手段。恰如其分的表扬,无疑是一副振奋人心的良药,不仅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也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反之,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给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叛逆的心理。因此,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这不仅能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而且会使受表扬者带动整个班风积极向上。
  (二)多谈话,少冷落
  一个班集体,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这么大帮程度不一、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汇聚在一起学习生活,必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会解决的只是共性问题,而座谈交流解决的是个性问题。在此,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不只是谈的次数,而是跟哪些学生谈。我们应扩大座谈的面积,把座谈重心转向所谓的“中游生”与“问题生”,通过座谈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个人自身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三)多宽松,少禁锢
  班级管理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事必躬亲,结果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管理的尺度,要严宽相济,宽到别让学生出事,严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给学生的学习生活留出空间,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可以为我们的班集体带来一份轻松,一份温暖,一份和谐。
  (四)多活动,少单调
  当我们围着“考试与分数”挥动指挥棒时,往往欲速则不达。班级是个集体,集体就要讲究向心力。“心”便是集体的荣誉感,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集体活动常常是增强向心力的强化剂。有益的集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增强集体荣誉感的最有效的途径。活动中,学生可以宣泄情感、发挥特长。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班级管理就会水到渠成,班级成绩也会水涨船高起来。如果孩子们只有日复一日的考试与学习,单调的日子就会压抑他们的天性,他们必然要找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或扰乱课堂,或打架闹事,从而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继承传统观点的精华,增强现代管理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不断反思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失,虚心请教,积极借鉴、大胆尝试。我坚信,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勇于探索,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大有作为。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亲近大自然,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逐步丰富他们语言和写作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通过曰积月累,细心培养,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片芳草地。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累素材;以读促写;放飞想象;灵活训练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观念上的误区,结合班级管理实际和先进管理艺术理论知识,有针对性提出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管理艺术等建议。  【关键词】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 教育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对学生们特别好的时候,他们就容易得意忘形。不禁感叹:“对学生不能太好!”于是我们会马上换上一副严厉的面孔。当我们对学生声色俱厉,他们噤若寒蝉的时候,我们心里又常常不忍,觉得能
【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全面发展。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物理教学探讨作为一线的物理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兴趣;积极归因;强化    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都希望能看到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热情,在知识的海洋里努力
摘要:尽管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面对无可回避的各种考试制度,广大师生的心理压力还是客观存在。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激情,绽放出文化与生活及其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与知识乐园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教学内容更加“五味俱全”,使其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永远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
【摘 要】本文简要的说明了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途径。包括: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应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计算机模拟、实验更清晰,利用网页课件精讲、复习、分层教学,省时高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整合 计算机模拟(simula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利用计算
最近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文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德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我的感受。  首先,矛盾决定了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们在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时,很容易急躁,一不小心就会运用简单、
【摘要】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要求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对物理学科,在普遍学生感到难、抽象的情况下,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同时大力培养和开发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我在此文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物理现象 好奇心  一、树
【摘 要】中职学生的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阅读量少,这对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无疑带来了难度。因此,如何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就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师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着手,展示一名中职语文一线教师关于阅读教学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阅读 中职语文 兴趣 激励    许多教育界的专家都曾指出: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
摘要:随着教育科学的进步,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高效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师生关系;必要条件;构建    1、引 言    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已对师生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和成功的实践。春秋时,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生对其无限敬仰与尊重。战国时,荀子以
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体现自己的魅力  教师首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有流畅地道的口语,同时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这样的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折服学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不要有恐惧心理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不要在上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