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呈现上涨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确保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有效落实是当前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进行探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职院校
  作为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够为培养兼备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落实中存在的弊病仍较为突出,与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相脱离,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最难就业季”是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旦学生的就业率难以保障,就会使高职教育的优势逐渐丧失。此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引入为就业难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但是该教育模式在落实中仍有诸多弊病存在,具体表现为: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中未将创新创业模式纳入其中。由于该教育模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被划分专业。虽然部分院校将其纳入到必修课程中,但整个课程体系仍处于不规范状态,在教学实施中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创业成功率不高。高校创业活动开展中,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创业所需的经验,尽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取得的实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并未对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导致学生创业兴趣缺失且成功率不高。
  第三,师资力量问题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实要求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保障,但是大多数教师局限在“三尺讲台”内,很难满足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要求。教师队伍在实践能力、创业经验等方面呈现出缺失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反思的。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构建路径
  1.孵化模式在教育活动中的引入
  孵化模式的应用主要有两种形式的载体:
  第一种形式强调将创新训练、创新活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及科研项目等融入其中。将项目内容作为理论研究基础,要求导师做好引导工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创业内容,鼓励学生从这些项目中挖掘创业机会。
  第二种形式强调在引入科研项目的基础上使项目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项目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导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研发,并将最终开发结果应用于企业生产。
  这两种形式,前者对满足学生创新训练要求起到明显效果,后者倾向于对学生的创业训练进行强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2.多机构合作模式的引入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很难依托于高职院校自身实现,应将相关的主体机构融入其中,如中介结构、金融机构、科研部门以及政府部门与企业等。保证不同主体机构发挥其应有功能,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对居于核心主体地位的高职院校方面,要求其承担起创业技能传授的职责,尽可能将更多创业平台、训练机会提供给学生;企业方面,应注意将岗位训练等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政府部门在创业教育创新中,应给予相应的资金与政策扶持;科研部门,应适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给高职院校,为创业教育中的科研项目提供保障。
  3.实践训练模式的应用
  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职场素质等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注意在实践模式上进行创新,具体策略表现为:
  第一,引进策略。强调各主体共同参与到教育创新工作中,进行实践平台的搭建,利用校园实验室完成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由企业资深人才到校园中为创业训练活动提供指导等。
  第二,送出策略。该策略强调适时将学生派遣到企业中,通过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达到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第三,体验策略。这种策略的实现要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直接构建相应的模拟平台,模拟平台中主要以市场、公司等环境为主,引导学生在该环境下完成创业训练过程。此外,可引入比赛形式,如创业竞赛、计划大赛等,以此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
  创业教育的创新是高职院校需考虑的主要问题。实际创新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考虑将孵化模式、合作模式以及实践训练模式等融入其中,确保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要求,缓解当前高职院校与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50-53.
  [2]曲秀琴,吕秀丽. 构建“多维度”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维[J].科技创业家,2013(19):180-181.
  [3]薛红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1-33.
  作者简介:吴伟国(1981- ),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分析与实现。
其他文献
供应链管理是管理产品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价值链,针对整个价值链中的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进行管理。现代企业中,由于分工的细化,企业不能独自完成所有的生产环节,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趋势下,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企业管理供应链能力的竞争,特别对于笔者所从事的外贸行业,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中,识别出企业的战略物资,在战略物资的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在二级学院中团学干部是学院里最为先锋的一支队伍,并且这支队伍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所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进行监督以及服务,这对于学院来讲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对
J·齐曼的“后学院科学”模型是描述现实科学社会形象的新范式。他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指出“学院科学”正在或已经向“后学院科学”转型,出现了集体化、效用化、政策导向化
(注:[收稿日期] 008-02-10  [基金项目] 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项目“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07YB312)  [作者简介] 志华(1968-),男,江西石城人,硕士,赣南师范学院 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     (赣南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赣州 341000)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教育改革形势的推动下,高校设计艺术教育
钻井液转化为水泥浆被称为MTC技术。首次介绍了有效分散剂SSMA的室内研制,并在实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分散剂及钻井液加量对MTC浆体的初始流动度、稠化时间的影响,且从机理上作了解释,对
摘要:本文对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采用的专业评价方案进行了分析,在计算机专业的评价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类专业评价方法的构建方式,希望为计算机类专业的评价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评价;科学性  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办学效益,成为目前高等教
现代教学评价理论经历了一场根本性的范式转换,即从量化测评到质性分析、从情境无涉到情境相联、从独白控制到对话协商、从预设控制到动态生成。这场深刻的教学评价范式转换.将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版本的地理教材中都加大了"活动"的比重,这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创造了一定的机会。本文选取了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