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观察及优化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已逐渐发生了转变。教育事业的改革,将教育重点从“教”逐渐转换到了“学”,这也是教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学氛围、教学效果的优良,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而开展信息技术课堂观察,能够改善传统听评课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合理的课堂观察,可以使高中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基于此,本文主要思考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观察及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教育同仁带来启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源自于西方,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受到了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将其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观察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现象,属于一种研究课堂教学的手段,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与记录,寻找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改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课堂观察可以称之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通过课堂观察,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完成后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分析完成教学反思,获得全新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此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观察的优势
  首先,通过课堂观察,能够打造出多元化的评课。这主要是由于,在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前,教师便会让有关的听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分工,明确自身的观察任务。简单来说,就是授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之前,便把教学分解为若干个评析的角度,使观察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各司其职,进而呈现出多个角度的评价内容。
  其次,课堂观察使得评课内容专一化。因为事先教师已经完成了观察分工,在评课时教师都会专注在自己的观察内容上,这样也从根本上避免教师听课时,需要对教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全方位关注的现象,最终顾此失彼。
  此外,课堂观察让评课更加精细,避免教师们重复劳动,分散精力,让每一名听课教师都能够拥有足够的精力完成观察,使观察内容更加具体、深刻,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观察优化方法
  (一)注重多视角观察,提高课堂观察时效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是以听课为主要内容,一位授课教师,一群学生以及一群听课教师,让听课教师将课堂流程记录下来,待课后大家进行讨论,也可以将其叫做教学实录。此种教研活动,并没有听课目的,使得听课效率也较为低下。而课堂观察有别于听课,能够更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将教学分成了四个维度,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文化以及课程性质。参加课堂观察的教师可以结合维度,找到切入到进行观察,观察学生的多种学习行为,以此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走进数据分析》课堂观察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将观察内容分为四个角度,观察教师教学行为、观察学生学习情况、观察课堂互动效果以及观察知识掌握情况,最终结合观察的数据,让教师与学生改善不足之处。
  (二)观察前做好准备,保障教学顺利完成
  课堂观察十分的系统化以及专業化。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观察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仅是授课教师做好准备,进行观察的教师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在进行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数据编码》这节课的课堂观察时,观察点可以放在学生课前准备上:学生是否提前了解数据编码的内容?了解了数据编码内容的学生数量比?学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课前准备的……通过这样的课堂观察准备,能够确保观察顺利实施。
  (三)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学生通过模仿、倾听教师的授课行为,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此达到改善学习行为的目的,让学生获得全新的知识以及情感体验。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以及课堂教学环境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多媒体教室作为特殊的教学场所,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观察时,需要提前规划好活动方法、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时间,巧妙的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性问题,进而保障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实际表现,结合相应的数据报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让学生后续的学习行为得到改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属于一门知识与技能相融合的学科,不能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但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也有着明显区别,需要教师展开课堂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打造出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课堂发。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观察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停地摸索与改进,以此打造出规范、合理道德课堂观察,让信息技术课堂的质量得到提升,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彬.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15):180.
  [2]陈晓燕.课堂观察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有效[J].读写算,2020(02):50.
  [3]吴永勤.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7):195.
  [4]谢雪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观察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6(06):167-168.
其他文献
人体生物材料微量元素分析,目前已成为卫生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用于评价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状况,用于疾病辅助诊断,而且还越来越多的用于评价人类生物环境质量与人体健
近年来,护理健康教育正在经历着一个迅速发展和崛起的阶段,护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为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护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改革迫在眉睫.该课
2009年11月24—25日,第二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隆重召开。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共同探讨北京国际商务服务发展的机遇与前景,这对北京在新一轮国际
文章通过护理专业内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的探讨,明确了整合的原则与方向,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大胆尝试了整合教材的编写,为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与创
目的:探讨以“任务”为导向的综合性实训在《健康评估》实践课中的应用,对护理本科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级五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人132人,按学号奇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的体会.方法:对“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收”的2013级1班本科学生设置《临床体验一》课程,并于每次体验结束后书写体验日记并上交.结果:学生对
天津市第二届评选“美好家庭”揭晓□筱明在“世界家庭年”之际,天津市第二届“美好家庭”评选揭晓。根据“全家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家庭生活民主、科学、和睦、幸福;家庭成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大,廉洁自律,乐于奉献;家庭精神生...
随着教育变革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提问策略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最初的专指教师提问而转变为教师和学生提问的情况.也就是说,学生提问也成为了课堂提问策略的一部分.本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护理人员将面对日益扩大的工作领域,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介绍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军队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课程建设中创新建设理念,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加强师资培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