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l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新课改的重点。因此,教师只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可以去适应这快速发展的社会新要求。本文就简单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育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够培育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如何才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接下来就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一谈。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如果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首先就需要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当学生们处在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中时,他们更容易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意见,这样就让学生们的思路变得开阔起来,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新课改不断推行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和师生关系上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学习的方式上要求他们可以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中介”角色,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抓准时机为学生學习“带个路”,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地引导,做好教材和学生的“连接”工作。因为他们不仅需要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尊重,还需要教师能够适时适当地引导、点拨和指正,要相信他们能够在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学习,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探索、收获知识。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鸟的天堂》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自主-探究-实践”来开展,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分析、感悟,在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对线索进行分析、思考和感悟。然后让他们自主学习,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喜欢的原因。或者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对美言美句自读自悟,组织他们班里竞赛,小组过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二、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自然引入到课堂良好氛围的有效手段。而当教师创设的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样便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而课堂就变成了一个足够生活化、自主化和情感化的教学天地,从而让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值。
   例如,在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这一首诗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将诗中的情境再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将诗中的景物描写画出来,将课本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切实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图画面前,学生能够真实地感知诗中的内容,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把图画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当然也有很多写景的诗和散文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创设一些较为新颖的情境能够让他们在对文中景物进行绘画时,充分理解课文知识,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发散思维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中的内容,还要求教师在教材中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相关性的新内容。所以,如果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够高,那么就会对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有很大程度地限制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班级课本剧表演的活动比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实践能力和表演能力,对课文中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节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活动。让他们扮演文中的角色,充分展示自我,为他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机会,这样的表演活动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文中人物更多的故事并进行讲述,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创新实践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语文教师能够转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思想、明确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才能够进一步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修娟.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4):25-26.
   [2]宋姗姗.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4):214-215.
   [3]唐玉明.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A].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C].2019: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这门课程,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怎样将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行相应的提高,对教育工作者来说的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模式;初中数学教学;应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微课这种教学方式越发的受到教育机构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微课学习资源进行辅助教学,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本文对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进而不断夯实学习基础。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势;应用   初中物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如今我们在教学当中常常会使用演示文稿辅助教学。通过演示文稿,我们能够将静态的文字内容做成动态的形式。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这种主观性比较大,并且知识框架比较复杂的学科来说在教学当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有很多教师不能够正确的利用演示文稿。如果使用不正确,反而可能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无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本文中笔者将讨论演示文稿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的使用
【摘 要】文章先阐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及在日常化学课堂中渗透化学学科素心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出简单地分析,再依据笔者本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扎实学科基础知识、创设情境化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树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六个方面展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有效渗透的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渗透;合作学习;策略探讨;社会责任 
【摘 要】小学是语言学习和文字能力培养的基础时期,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本保障,所以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当中居于主体地位,是增强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开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阅读教学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学生在其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当中习得更多的信息,强化对世界的了解,拓展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途径。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对
为保障党员队伍质量,山西省黎城县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要求,围绕程序环节、教育管理、党员档案三个重点,从严把关,全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从严把握程序环节。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和要求,规范执行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认真落实公示制、票决制、预审制等发展党员制度,保证每个环节都符合程序规定。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其具有相对抽象的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更加系统化和抽象化的知识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算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让学生去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需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认知,并能够快速准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着重探究初中数学基于思维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实验中开展教学十分重要,毕竟实践出真知,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并且具有一定的能力去做好实验,但往往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实验,对一些实验器材不是特别的熟悉,做起实验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作为一名中学老师,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们完成实验,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实验教学最为重要,因为这时候的学生初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作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优化作业形式和内容的设计,不仅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而且能够为学生发散创造性思维创新多样契机,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反思学习的目的。因此,地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必然应当成为教师开展教育创新的落脚点。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重视作业环节所起到的反馈作用,充分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摘 要】在信息化技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行业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开始尝试将新型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极课大数据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极课大数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地统计与处理,大大提升了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本文从极课大数据的概念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极课大数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