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下中英委婉语语用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委婉语伴随着整个社会的言语交际过程,并始终遵循礼貌原则。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以礼貌原则为理论基础,探讨汉英委婉语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随着跨文化对话使用频率的增加,委婉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有效地使用委婉语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语用失误和文化冲突,从而进一步促进交际。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英汉委婉语的有效使用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修养。
  关键词:委婉语;礼貌原则;语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4-002
  1.引言
  委婉语作为英汉语中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段,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委婉语,指的是当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表达时,所选择的间接或迂回的语言以进行表述,以此让倾听者在交流过程中更易于接受,交流活动也可以顺利完成。这在汉英语言中都极为普遍。因此在日常交流中,中英委婉语起到了“润滑剂”的效果,以至于恩莱特(1985)认为:“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就会停滞不前,因为人们之间会产生摩擦和怨恨。”同时,作为礼貌的一个重要方面,汉英委婉语的恰当使用是礼貌原则的最佳体现,其运用始终依赖并遵循礼貌原则。
  2.中英礼貌原则
  2.1汉语中的礼貌原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华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沉淀,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1]。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顾日国曾对汉文化的礼貌性做过系统研究,并在他的《礼貌、语用与文化》(1992)一书中总结了汉文化的礼貌性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而温文尔雅,同时归纳了五条以汉文化为背景的礼貌准则,他认为汉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2.1.1称呼准则
  即使用得当的称谓指称对方。这不仅能够提示对方开启对话,还体现了交谈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中华文化中使用得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礼貌。
  2.1.2贬己尊人准则
  即对与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事物进行“贬”或“谦”,而对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进行“尊”或“抬”,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虚美德[3]。
  2.1.3文雅准则
  即在说话时使用高雅的语言。使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禁用“粗语”。这一原则体现了说话者的语言修
  养与文化素养[4]。
  2.1.4求同准则
  即引导双方尽量减少分歧。所谓求同,就是讲话时要注意讲话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力求和谐,从而体现了中国文化对面子和身份的看重。
  2.1.5德、言、行准则
  即在为了增加他人的利益而使他人的成本最小化的行为。换句话说,尽量夸大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少说他们付出的代价。这一原则反映了“德”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2.2英语中的礼貌原则
  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就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重新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他认为礼貌原则应由得体、慷慨、赞誉、谦虚、一致和同情这六个准则构成。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注重自身并尊重他人,二者兼顾,更符合言语交际的本质,因为言语交际中话语的理解和合作是成功交际的关键所在[5]。利奇(Leech)所总结的礼貌准则具体内容如下: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的代价,增加他人的利益;慷慨准则:尽量减少自己的利益,增加自己的损失;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贬低,增加对他人的赞扬;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增加对自己的贬低;赞同准则: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分歧,增加与他人的一致性;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厌恶,增加对他人的同情。
  3.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言变体。经过在时间上对委婉语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一直存在。英语单词“euphemism”来自希腊语“euphemismos”,意为“公平的言论”。前缀“eu”意为“听起来不错”,“pheme”则是“说”,所以“委婉语”的字面意思是“用好话或愉快地方式说话”。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委婉语指用愉快的、礼貌的词来代替那些不愉快的、粗鲁的表达。正如Neaman(1990)对这个词的解释:“用一个不令他人感到冒犯的或令人愉快的词来代替一个更明确、更具攻击性的词,从而通过使用友好的词来掩盖真相。”
  4.礼貌原则下中英委婉语的应用
  4.1表达礼貌的功能
  委婉语的使用可以反映说话人的礼貌,减少对听话人的刺激,使其更容易被接受。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重视礼貌,西方人也重视“绅士风度”,因此中英委婉语都具有礼貌功能。人们往往不直接表达对某些情况的不满,而是委婉地表达为“对此没有兴趣”、“为此深感遗憾”等。出于对人格的尊重,东西方都倾向于委婉含蓄地评论社会上某些人的性格或外貌。例如用plain表述ugly;用slim、表述skinny;用plump表述fat等。而在汉语中,我们常用“相貌一般”表述“丑陋”,用“丰满”表述“肥胖”等,人们遵循以礼相待的原则,使用委婉语从而礼貌地交流,尽量避免讲出可能对别人有所伤害的话[6]。
  4.2回避禁忌的功能
  4.2.1关于死的委婉语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令人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死亡。因此,在每种文化中,我们都尽量避免直接表达“死亡”。然而,不管人們喜欢与否,都不得不面对它。为了避免直接提到“死亡”这个词,从而引起不快或是恐惧,人们创造了许多委婉语来代替它。
  在英语中,一些死亡委婉语被用来表达褒义,如“tobe inheaven”,“tobewithGod”;有的表达中性,如“to go”,“todecease”。他们认为,死亡是进入“休息”状态或是陷入了“无意识”的形式,所以死者只是“闭上眼睛”而后“睡着”了而已;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离开”,去往某些特定或未指定的地方,所以死者只是“离开”所在地,从而“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又由于在西方社会中,多数人信仰基督教,因此基督教文化逐渐渗透到英语语言中。许多关于死亡的委婉语都出自圣经或是基督教的典故,体现了基督教的哲学思想以及它对死亡的宗教解释。例如,因为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并且人生而平等,所以“todie”叫做“toreturntodust”or“tobecalled toGod”or“tohandinone′saccounts”。死了的人应该向上帝讲述他的一生,然后等待“thelastjudgement”。因此人类应该dogooddeedsto“payCharon”whowill boathim“acrosstheRiverStyx”andthentheycan“paySaintPeteravisit”and“gotoHeaven”,“be withGod”and“beatpeace”[7].
  在汉语中,由于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死亡委婉语体现了它们的宗教思想,如“仙逝”“仙去”等。对于道家来说,死亡是生命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最佳状态.这不仅是生命的终结,也是新旅程的开始。
  4.2.2关于年老的委婉语
  中英对“年老”的回避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人眼里,年老是品德和资历的象征。在中国,“老”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表示对品德高尚的人的尊敬,比如“王老”和“苏老”。有时候也巧妙地表达论资排辈的意思,如:老板、老师傅等。但是西方人大多不愿提及“老”。对于把工作作为生活重心的他们来说,年老意味着工作的失去,生命尽头的来临一个人对于,因此他们对“old”一词相当忌讳。于是用seasonedmen(经验丰富的人)、the longer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seniorcitizens(资深公民)等以此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
  4.2.3关于疾病的委婉语
  在大多数人看来,生病是不吉利的,而且在病人面前直接提及是非常不礼貌的,所以人们在谈论疾病时倾向于使用委婉语,这在中文和英文中都有反映。例如,在19世纪,肺结核肆虐,但其病因难以探寻,这使它带来的恐惧加剧。它被委婉地称为“consumption”,暗指它吞噬受害者的方式,使他们越来越苍白,憔悴。癌症同样是人们不愿直接提及的,因此"BigC","incurabledisease"等常用來表述它。汉语中则会称为“不治之症”、“顽症”等。
  4.3掩饰事实的功能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人们并不希望这些事情被他人所知,从而产生了相关的委婉语。汉英委婉语具有一定的掩饰功能,让人们不能够瞬间明晰事件的本质,可以规避尴尬。例如“考试失利”称之为“落第”;“小偷”称之为“三只手”等。尽管这样的委婉语在本质上不会改变主语的性质,但是它们确实减少了过于直白的语言可能产生的情感联系,有利于语言交际的成功。
  5.结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EnrighrD.J.认为“如果委婉语不存在,社会生活就会停止并充满仇恨。”可见委婉语已经称为了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符合礼貌原则的委婉语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相互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克福.中英礼貌原则对比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142-144
  [2]廉哲.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3]于虹.英汉礼貌用语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01):173-174
  [4]胡朝霞.中西社会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分析[J]琼州大学学报, 2007(01):95-97
  [5]廉哲.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礼貌原则的差异[J]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6]周慧.汉英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比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9):407-408
  [7]尹云锋.礼貌原则下中英委婉语运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各项产业之间融合发展,促进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采访方式和读者服务方式,对读者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准确获得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预测未来读者的服务需求,使资源采访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图书馆在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读者个人信息被频频泄露而遭受侵犯的现象。本文将具体分析互联网
摘要:数字化经济下,网约车行业日益蓬勃发展。作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下的新劳动者,网约车司机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亟需引起重视。文章基于当前网约车司机群体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困境的应对之策。关键词:网约车;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1-002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显示,
摘要:新时代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现代汉语课堂中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引入多模态的方言语料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同时扩大了学生与知识面的接触,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集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关键词:现代汉语 多模态方言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H087文献标识码
摘要:基于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的现状,文章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影响房地产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搜集文献、理论研究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对权重,通过构建评价矩阵,最终确定竞争力影响因素等级,期望本文研究能够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关键词:房地产市场;AHP;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地域性的传统民族文化,但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非遗的生存空间受到强烈冲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新媒体创造了新的传播语境,改变了非遗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同时受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举步维艰,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给大学生自身、社会和家庭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就业问题成为当今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及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协调配合来解决。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就业现状
网络“洗稿”现象严重扰乱了网络秩序,由于部分自媒体营销号的“洗稿”手法较为隐蔽,法律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条例对其界定,因此这种侵权行为使得大量原创作者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理论武装、释疑解惑、教育引导等功能,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泸州市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揭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考。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摘要:在高校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学籍管理是保障教学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基础。本文结合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有效提升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为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保驾护航。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提升途径中图分类号:G4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32-002随着高等教
摘要:最近几年,在社会提倡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广泛了解并积极使用外语知识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普通外语课程已然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目前许多高校外语课程没有树立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致使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目标模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层出不穷。由此,以“通识教育”为出发點,本文大致从以上三个痛点探讨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希望推动其在外语通识教育培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