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_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理论武装、释疑解惑、教育引导等功能,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泸州市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揭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21-002
  教育部2018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有效地发挥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成果不突出、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泸州市多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建设现状,并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现状调研及分析
  为了推动课程改革,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对泸州市多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主要数据统计情况见下表[1](P30)。
  根据调查统计数据看,在回答“你院是否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选项时,100%受访者选者“是”,可见,调查的各高职院校认真落实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本专科学生每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回答“是否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100%受访者选者“否”,可见,部分高校未完全落实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按课程设置教研室(组)”的要求;在回答“是否开通形势与政策在线学习资源”选项时,60.8%受访者选者“否”,可见,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开展形势与政策在线课程建设;同时,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受调查高职院校在形势政策课主要采取大班制教学(90人以上)、考查的形式开展教学和学业评价,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还不高。
  二、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组织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和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教社科〔2018〕2号)明确指出:“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按课程分别设置教研室(组),教研室(组)具体负责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工作;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为每个教研室(组)配足师资;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加强以教研室(组)为单位开展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等。”
  从调研情况来看,受访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立形势与政策课专门教研室,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机构不健全。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部分高职院校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数量明显不够,高职院校普遍未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形势与政策课师资未配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政策性强、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在形势与政策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形势与政策课往往由学工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兼职教师构成,师资队伍不稳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
  (二)课程建设力度不强,成果不突出
  通过调研,部分高职院校还未开展形势与政策在线课程建设,近年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课程思政和精品在线课程立项建设名单中,形势与政策极少。四川省教育厅公示2020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名单中,高职院校中,仅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成果不突出。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力度不够、成果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首先,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时政性强、更新快,教学内容连贯性不强,在线课程建设难度较大;其次,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规定,专科院校形势与政策共2个学分,每学期仅0.5学分、4学时,由于学时短,部分高校重视不够,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此外,形势政策课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掌握不够等。
  (三)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方法不当
  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内容覆盖面宽,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既有历史问题又有现实问题,课程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时效性,尤其是涉及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要求教学过程既要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提高师生互动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调研,因形势与政策课课时量少,为了少占用教室资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不上课表,采取大班制教学,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时间上课,为了协调教室和时间,形势与政策课教室往往选择晚上、周末上课,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大班教学往往导致课堂互动、纪律性不强,教学效果较差。
  形势与政策教材统一使用中宣部制定的统一教材,但专题较多,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形势与政策课课时有限,往往由老师选择其中的部分专题讲授,其余专题采取自学或線上学习的形式,因此,存在教学内容不统一等问题。   (四)考核评价方式不合理,学生满意度不高
  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多样,有考试,有考查,有线下考查,有线上考查。根据调研,受访高职院校往往以平时考勤和提交论文为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考核方式,普遍缺乏完善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在对学生满意度测评中,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满意度普遍不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深化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机构和制度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严格落实课程开设学期数、学时数,严格落实“按照课程设置教研室(组)”的要求设置“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并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纳入1:350师生比专职思政课队伍,配齐形势与政策专职教师。
  高职院校要加大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的政策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形势与政策在教改课题申报、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专科院校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交流。
  (二)优化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时效性,主要是向大学生介绍国际国内形势,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具有学生生源结构复杂、文化基础相对较弱但动手能力强、思想活跃等特点,形势与政策课应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中宣部统编教材指定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
  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够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深化,使之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产生深刻认识,同时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分专题进行讲解,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再认识,提高他们运用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形势与政策的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觉强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要加大对优秀教学方法的推广力度,注重用点上的经验带动面上的提升。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動性。
  (三)强化科研支撑,改革完善评价机制
  科研教学相互促进。要加强对形势政策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教师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改进完善考核方式。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形势与政策的考核方式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以出勤、平时表现、小论文等方式来完成考核,要形成科学的、完善的、体系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课程考核上,可以探索闭卷或开卷考试的统一项目与实践报告、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自选项目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效,特别注重开展调研报告、社会实践、实习体会等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表现的合作意识、参与体验感、逻辑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可以借助学习通、蓝墨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考核。
  本文系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现状、困难与对策研究”,编号: SZQ201603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唐家州,贺珍佑.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学园,2016(31)
  [2]刘婷婷、刘勇.新时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实效性探析[J]法治与社会,2019(11)
  [3]金艳.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4)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我国正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推行OBE新型教育理念,为培养更多的院校协同护理应用型人才,也为高职护理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关键词:OBE理念;协同护理;应用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6-002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护士数量445万人
摘要:随着社会急剧转型,学生的安全问题不断凸显,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探寻新的安全教育方式和补齐常规安全教育的“短板”已成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依据,试图在“互联网 ”视域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安全教育线上与线下双结合,进而全面提高安全教育效能,筑牢安全之本,夯实安全之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平安中国。关键词:“互联网 ”;安全教育;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职办学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文章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开展实际提出了改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09-002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与各项产业之间融合发展,促进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也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采访方式和读者服务方式,对读者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准确获得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预测未来读者的服务需求,使资源采访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图书馆在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读者个人信息被频频泄露而遭受侵犯的现象。本文将具体分析互联网
摘要:数字化经济下,网约车行业日益蓬勃发展。作为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下的新劳动者,网约车司机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亟需引起重视。文章基于当前网约车司机群体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并从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困境的应对之策。关键词:网约车;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中图分类号:F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1-002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显示,
摘要:新时代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现代汉语课堂中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引入多模态的方言语料进行教学,使理论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同时扩大了学生与知识面的接触,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集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突出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关键词:现代汉语 多模态方言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H087文献标识码
摘要:基于房地产企业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的现状,文章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影响房地产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搜集文献、理论研究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对权重,通过构建评价矩阵,最终确定竞争力影响因素等级,期望本文研究能够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促进房地产企业稳健发展。关键词:房地产市场;AHP;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极具地域性的传统民族文化,但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使传统非遗的生存空间受到强烈冲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陷入困境。新媒体创造了新的传播语境,改变了非遗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剧增,同时受去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举步维艰,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给大学生自身、社会和家庭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就业问题成为当今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及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协调配合来解决。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就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