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信贷创新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农村经济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现有的信贷管理方式、信贷创新的能动性与适应性大打折扣,品种和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针对目前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信贷;创新;途径
  
  近年来,各地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并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村企业、经济组织与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使其信贷创新的能动性与适应性大打折扣,并出现了信贷创新产品单一、产销不对路、服务方式陈旧等问题,导致了农村信贷创新与农村多元化需求相脱节的矛盾,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快农村信贷创新步伐,业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信贷创新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品种日益丰富。近年来,全国各地县市涉农金融机构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信贷支农渠道,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产品,如“白银质押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中介组织+农户贷款”、“农户存单质押贷款”、“保证贷款”、金穗“惠农卡贷款”、“好借好还小额信用贷款”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以“白银质押贷款”为例,是湖南省某县市为有效解决辖内金银冶炼企业融资难问题而推出的,该县金融机构从2005年起推出了“白银质押贷款”业务,几年来深受企业欢迎。至今年6月末,该县金融机构共计发放白银质押贷款9.8亿元,余额达3.96亿元,占同期全县贷款余额的21.57%,较好地满足了金银冶炼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发展。200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中部6省和东北3省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地区组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湖南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从2009年起在部分县市重点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贷款”、“信贷+保险贷款”、“订单农业贷款”与“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等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试点工作。同时,还积极改进信贷服务方式,在合理调整农贷产品期限、对象、额度和利率的同时,对公开授信的农户,凭授信等级证和身份证就可到当地信用社贷款,并在授信额度内周转使用,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贷款审批手续,方便了贷款农户。
  (三)涉农贷款总量及需求满足率有所提高。不断发展的农村信贷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农贷覆盖面和满足率不断提高。据相关资料显示,2006-2008年,全国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1.85万亿元、2.36万亿元和2.93万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0%以上。今年上半年,全国支农贷款继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新增贷款量大幅增加。以湖南省某市为例,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量达14亿元,全市农业贷款余额达80.17亿元。其中,农村金融创新类产品贷款余额7.6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增长65%。与此同时,全市涉农信贷的申请笔数和金额的满足率达41.7%和50.62%。
  二、农村信贷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创新品种与实际需求不配套。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创新产品不足,严重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且开发的品种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类贷款方面,属于生活消费类贷款的品种不多,难以满足现阶段农村多元化的信贷需求。笔者在湖南省某市做了调查,在金融机构20余种涉农贷款品种中,没有一种属于生产经营类贷款。从目前创新试点县的情况看,其创新品种也不太多,特别是个别品种业务由于宣传及相关配套工作跟不上,导致工作进展非常缓慢,信贷创新品种与实际需求不配套。
  (二)信贷额度和期限与实际需求不吻合。从全国总的情况来看,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给予农户、农企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总体呈现小额度、短期性的特点。根据笔者在湖南省某市的调查情况看,在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5000元以下的贷款占了农户贷款总数的83.55%,1万元以上的贷款占5.06%,5万元以上的贷款占11.39%;从贷款期限看,短期贷款占了82%以上,中长期贷款仅为18%。根据样本市的调查,农村现有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38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4家,5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3078户,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1.54万户,仅这些经济体每年的信贷需求就达30.8亿元,贷款需求期限短的半年、一年,长的三五年不等,甚至更长。2008年,该市该类信贷投入约12亿元,总体满足率约38.9%,其中信贷额度满足率约32.5%,期限满足率45.3%,且支持对象也较为分散,金融助推作用不够明显。
  (三)信贷服务方式创新与实际需求不同步。一是在信贷风险评估方式上创新不够,始终没有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授信体制约束。农村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行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强,抵御灾害能力弱,而且农村信用环境差,贷款发放后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在设置涉农贷款产品时,一般都要附加抵押、担保条件。在某地,农村金融机构现有的涉农信贷产品中,就有11种属于抵押、担保类贷款,约占总数的50%。而现实的情况恰恰是农户和农企、组织大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物和担保人,从而使得信贷产品与农户和农企、组织的信贷需求难以有效对接。二是在经营模式上创新不够。调查结果证实,农户迫切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能够简便、灵活。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正规贷款审批手续仍然较为烦琐,办理起来费时费力,某些条款甚至超出了大多数农户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不少农户由于对正规贷款的获得不抱乐观预期和缺乏信心,而没有尝试过从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从而也就主动把自己排除在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范围之外。三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力度不够。调查显示,有46%的农户、农企、组织因为不了解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产品和贷款申办条件、程序和手续等,而放弃了到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正是由于信贷创新与需求的不合拍,导致了农村的信贷可得性差。从抽样调查的样本企业和农户情况来看,有14.3%的农户认为根本就借不到,有10%人表示贷款额度不能满足其生产性或投资性需求。另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证实,有借贷的农户仅占调查农户总数的8.7%,农民的资金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信贷创新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制作用,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促进乡镇区域发展。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规范民间融资发展,使民间融资在法律保护下公开合法经营。
  (二)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强制机制,增强农村信贷创新的压力。建议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县域商业银行必须将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可将县域经济按照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划分为不同层次,然后确定不同类别县域的最低存贷比例,对未达到存贷比例的县域金融机构实行缴存特种存款,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营业税等惩戒措施,对达到最低存贷比例的金融机构实行相应的激励手段。建立国家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建议成立国家级农业投融资委员会,将国务院各涉农部门的农业项目财政资金以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农发行、开发银行、农行、农信社以及其他各商业银行的支农信贷资金统一归集到该委员会统筹管理,确保各项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提高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农村资金回流与稳定机制,倒逼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开展。
  (三)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增强农村信贷创新的动力。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创新产品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
  (四)推动信贷抵押担保创新,拓宽农村信贷创新的空间。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破除现阶段土地制度所制约的信贷抵押障碍,丰富农村抵(质)押品种,完善产权评估、流转交易管理等配套服务,及时出台林权、水权、土地经营权、应收账款、农村宅基地及其房产、大牲畜等财产抵(质)押的具体管理政策,不断增加有效抵押物,为突破传统担保方式的限制提供条件。积极研究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担保方式,开发各种形式的联保、互保农村信贷创新产品,不断拓宽农村信贷服务的范围和空间。
  (五)建立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激发农村信贷创新潜力。尽快建立政府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发挥对农业经济的补偿作用,对出现因大面积自然灾害等引起的农村信贷风险的金融机构直接给予一定补偿。加快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职能,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的协作机制。健全农村各类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
  参考文献:
  [1]于雷,徐东风等;资金总量与效率:发达地区农业贷款市场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2]邓晶;农村扶弱金融的外部效应与市场化运作的制度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50-54
  [3]冯爱林;制约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因素与破解途径[J];《武汉金融》,2009(7)52-54
  [4]林强;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难点及建议[J];《金融与经济》,2009(6)73-74
  [5]郑晖;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J];中国金融,2008第22期。
  [6]张令骞;我国政策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审视与反思[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4期。
  [7]黄人杰;政策性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方向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8期。
  [8]吴杰;国际农业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启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王伟;基于功能观点的政策性金融市场化运作问题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课题组组长:唐江成
  成员:李贤智、陈普兴、李名义、朱成斌、刘爱龙(执笔)
其他文献
五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只是一瞬,但对于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来说,却是弥足珍贵。2005年5月26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联社正式挂牌开业。这一天,标志着我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省联社五年来扬帆起航,强基控险,拓业创新  省联社挂牌正式履行职能的五年,是我省农信社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明显加快、经营管理成效凸现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农信社广大员工响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号召,在各自工
期刊
2016年初突然而至的大股东减持压力,居然重蹈了15年前由国务院正式推出“国有股减持决定”又被迫中止的覆辙。在正式推行熔断机制改革4天后,市场经历了4次熔断,监管层被迫收回成命,紧急发布减持新规,进一步收紧减持的限制条件。  这突然而至的大股东减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市场冲击呢?这减持怎么会存在于市场运行中、且不断涌动到市场前台呢?这就需要从2005-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说起。  八九年前市场
期刊
2009年,湖南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运行良好,金融机构实力稳步提升,金融市场深度不断拓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总体来看,湖南金融运行稳健,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良好。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升,金融稳健运行基础夯实  1、经济回升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省实现GDP12930.7亿元,增
期刊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石门县地处武陵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带上,境内群山叠翠、平岗交错,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致使境内水资源分布失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致水旱交灾,危害连年。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拥有各类水利工程3.5万余处,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Ⅰ型水库38座,小Ⅱ型水库117座,山塘河坝2.3万处,达标堤防10公里,防渗渠道1200多公里,中型电排站1处,装机1120千瓦,小
期刊
摘要: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理论等分析出发,引入湖南某城市商业银行曾经发生的具体银行挤兑的案例,对挤兑发生时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及其挤兑时外界的经济环境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我国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生挤兑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出防范挤兑危机的措施及其解决挤兑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银行挤兑 金融安全网 信息公开制度    引言  近20多年来,伴随金融管制的放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
期刊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2009年底再度袭来的欧洲债务危机,都不可辩驳地证明了金融衍生产品在引致危机的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以信用违约互换为例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机制和“双刃”功能,并具体分析它在危机加剧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提出建立产品有序、审慎开发与有效监管相配合的发展体制。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信用违约互换;金融衍生产品;
期刊
摘要: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八十几年前,由于股权结构安排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激励机制设计、代理权竞争、公司监管甚至对外收购和兼并等方方面面,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股权结构中很重要的因素“股权集中度”,也经常作为一项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正是以2008年上海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来论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股权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家族企业信任机制的深入比较,说明我国基于传统文化的家族主义特殊信任是导致我国家族企业信任缺失最根本的原因。然后运用了信任合作分解模式和信任合作关系收益矩阵的方法解决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困境,指出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高信任、高合作的态度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提出家族企业只有实行信任扩展措施,加强我国社会信任制度建设,才能推进家族企业治理优化,实现家族企业可持续发
期刊
笔者审读《湖南省志(1978~2002)·银行志》(以下简称《银行志》),深切地为编纂者们的开拓创新、匠心独运和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所感动。该志记述了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湖南银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验教训,较好地反映了全省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客观规律,其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极其鲜明,确实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笔者认
期刊
郴州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型经济结构特征突出。共发现各类矿产112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46种。在被纳入矿产储量平衡表的35种矿产中,居全省第一位的有16种,居前三位的有30种。煤、铀、钨、锡、铋、铅、金、银、伴生萤石、石墨、红柱石、水泥灰岩等13种矿产在全省具有优势,其中钨、铋、隐晶质石墨、萤石等四种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优势,隐晶质石墨、铋等矿产品产量可对世界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郴州还有丰富的煤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