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经世致用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ec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审读《湖南省志(1978~2002)·银行志》(以下简称《银行志》),深切地为编纂者们的开拓创新、匠心独运和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所感动。该志记述了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湖南银行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验教训,较好地反映了全省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客观规律,其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极其鲜明,确实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一部高质量的志书。
  笔者认为,《银行志》与1995年出版的《湖南省志·金融志》比较,都注重反映金融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比较系统地记述了金融对经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政治、经济反作用于金融,对金融的兴衰起伏所产生的影响,但《银行志》比《金融志》展示得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立足点更高,编纂者在指导思想、记述内容、篇目体例、资料收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书文字通畅,印刷精美,图文并茂,避免了经济诸志常有的表格、数字过多的毛病,可读性强,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在指导思想上立足创新
  《金融志》的编纂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刚进行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探索,计划经济的强大影响无处不在。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仍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运行,《金融志》的篇目、内容以及编纂者的立场观点,都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银行志》编纂者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处理编纂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视角观察社会,开拓眼界,拓宽思路,跳出银行看银行、记银行。该志既遵循存真求实、详今明古、生不立传、述而不论、横分纵述的原则,又敢于根据形式服从内容需要的原则,创造了适应新内容的新形式、新方法。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和应用,其中的艰难与风险是难以估量和预测的。湖南的金融工作者在这条道路上,以大无畏的精神,殚精竭虑,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真的难能可贵。
  二、突出了时代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如:业务发展速度空前,业务涉及领域空前扩大,业务经营方式和种类不断发展、创新,等等。但笔者认为,金融在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改变,才是本质的时代特点。正如编纂者在《综述》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它“由社会的‘总会计’、‘总出纳’演变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业务发展速度快,活动领域扩大,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业务品种的不断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等,仅仅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不能说明社会上这个时期为什么会出现一波又一波金融热潮,没有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和本质特点。《银行志》编纂者把金融放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整个社会环境中来考察,从金融业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的高度,从整体上把握金融与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抓住本质的时代特色,展现湖南银行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轨迹及其与社会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了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律。
  《银行志》所记述的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代。这一时期的金融业,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社会地位、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响,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从民间借贷、集资入股、“两会一部”1、清理“三角债”到股票、债券、彩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金融热浪,甚至连金融票据诈骗、制造贩卖假钞票、非法集资、合会及地下钱庄、非法彩票等种种涉及金融行为的案件,都成为社会经济犯罪的高发点。凡此种种,都证明“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银行志》将省内发生的各种金融活动都纳入了记述范围,真实地再现了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和曲折历程,使其中的经验教训成为人们的宝贵财富。
  三、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讲求科学
  志书的体裁和编纂方法是为志书的内容服务的,只有达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这样的方志才是优志、良志。《银行志》内容的改变,必然要求在编纂方法和体裁上也要相应创新。《银行志》编纂者在继承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内容、新形势的需要,推陈出新,在编纂方法和志书体裁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发展:
  一是下功夫写好全志综述和篇章无题概述,增强志书的整体联系和科学性。《银行志》综述,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从银行业发展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经济环境及相互关系着眼,展示湖南银行业发展的全形大势、兴衰起伏的条件和原因,读者阅读《银行志》就会产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感受;篇章之下的无题概述,或对本篇章内容作提要归纳,或交代与相关记述内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展示其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将各个篇章加以沟通,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较好地克服了因横分而容易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二是篇目结构以重点记述新生事物为原则进行设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业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银行志》在谋篇布局上把新生事物作为记述的重点来安排。如:设立“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业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不良资产处置”、“金融科研与应用”、“房地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票据承兑与贴现”、“证券投资”等新篇、章、节,记述金融宏观调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金融科技的开发与应用等新内容;将“金融机构”篇改为“机构概览”,不但记述机构沿革,还重点记述各个单位的经营状况、经营理念、业务特色等内容,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机构在所有制上的变化,以及各种不同所有制金融企业的发展变化个性特点,大大丰富了金融改革开放的内涵;将原有的“存款”、“贷款”等篇内容扩充,改为“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等篇,更好地反映金融业务工具和业务品种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将“货币”、“拨款”、“结算”等变化不大或内容不多的篇目,降为“章”或“节”,着重记述其变化。
  三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造新的表达方法,丰富方志的表现手段和能力。《银行志》作为专业志,主要使用的述、志、图、表、录等体裁。本轮修志,如果仅仅限于这些体裁,有些内容将难以充分表达。例如,对一些在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人物的优秀事迹,只用“以事系人”的方法就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一些重大金融事件如果仅在相关篇章中记述,也难以彰显其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银行志》编纂者运用“选介”的形式,以条目体对记述时限内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典型加以记载,增强对决策过程、人物活动的真实记述,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同时对益阳城市信用社挤兑风波、岳阳富盛实业总公司非法集资等社会影响较大的金融事件或案件,以“附记”或“典型案件简录”等形式将其全过程加以记载,使读者从中得到借鉴和启示,更好地为资治、育人服务。
  四是坚持群众路线,创新资料收集方法,本轮修志,记述的是近几十年发生的事,各编修单位的档案材料多数保存较好,这是一个有利条件。但是,由于机构变迁较频繁,有的单位在变迁中档案失散不少;也有些单位档案资料只注意收集“红头文件”,而贯彻执行情况、调查报告等却很难找到。特别是发生在专业金融机构以外的社会金融活动,由于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调查和收集情况,要取得这些资料更是十分困难。《银行志》编纂者深知,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是修志工作的基石,资料搜集工作的好坏决定修志工作的成败。他们深入实际,开拓视野,创新方法,发动群众,实行专业队伍与发动群众相结合,广泛征集与重点调查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对修志工作的重视、利用金融系统点多面广与社会各界联系密切的优势,动员广大金融职工参与资料收集工作。正如其《编辑说明》中所说,参编单位和人民银行各市(州)中心支行不畏艰辛,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搜集了大量的珍贵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极大地丰富了《银行志》的内容,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此外,《银行志》编纂者还花了不少精力对1995版《湖南省志·金融志》的史实或文字差错进行了认真的订正,这也值得肯定。
  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志》中某些章节的文字还带有工作总结或流水帐的痕迹,个别节、目,囿于资料的限制,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记载不全。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银行志》仍不失为一部高品位的、充满创新精神的续志。
  (作者系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省志处处长、编审)
其他文献
这年头“文艺女”已经不是一个夸人的词了,谈起“文艺”,似乎总和“矫情”、“瞎讲究”等脱不了关系。你要是直接问一个姑娘是否是文艺女青年,对方可能嘴上不说,心里在骂:“你丫才是文艺女青年呢,你全家都是文艺女青年!”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文艺女。她们一般都内心敏感,情绪易波动,时不时地需要别人来哄一下。但是现今世道艰难,年轻的时候大家忙于生计,诸事应接不暇,年纪大了勉强可以有钱有闲了,也不太愿意迁就自己
期刊
1. 全国社保基金  对于PE基金来说,养老金、保险资金是理想的机构投资者。因为这二者可投资的资金量大且资金期限长,更适合进行长期性的投资。这与PE基金的资金需求特性不谋而合。而全国社保基金更是业内公认的高质量、合格的机构LP。获得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对于PE来说,不仅可以获得长期、大量的资金,而且可以有力地提升PE机构的影响力,对其以后的募资和投资产生积极作用。  截至2014年末,全国社保基金
期刊
五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只是一瞬,但对于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来说,却是弥足珍贵。2005年5月26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联社正式挂牌开业。这一天,标志着我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省联社五年来扬帆起航,强基控险,拓业创新  省联社挂牌正式履行职能的五年,是我省农信社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明显加快、经营管理成效凸现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农信社广大员工响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号召,在各自工
期刊
2016年初突然而至的大股东减持压力,居然重蹈了15年前由国务院正式推出“国有股减持决定”又被迫中止的覆辙。在正式推行熔断机制改革4天后,市场经历了4次熔断,监管层被迫收回成命,紧急发布减持新规,进一步收紧减持的限制条件。  这突然而至的大股东减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大的市场冲击呢?这减持怎么会存在于市场运行中、且不断涌动到市场前台呢?这就需要从2005-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说起。  八九年前市场
期刊
2009年,湖南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运行良好,金融机构实力稳步提升,金融市场深度不断拓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总体来看,湖南金融运行稳健,区域金融稳定状况良好。  一、区域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升,金融稳健运行基础夯实  1、经济回升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省实现GDP12930.7亿元,增
期刊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石门县地处武陵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带上,境内群山叠翠、平岗交错,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致使境内水资源分布失衡,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以致水旱交灾,危害连年。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拥有各类水利工程3.5万余处,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7座,小Ⅰ型水库38座,小Ⅱ型水库117座,山塘河坝2.3万处,达标堤防10公里,防渗渠道1200多公里,中型电排站1处,装机1120千瓦,小
期刊
摘要: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羊群效应理论等分析出发,引入湖南某城市商业银行曾经发生的具体银行挤兑的案例,对挤兑发生时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及其挤兑时外界的经济环境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我国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发生挤兑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出防范挤兑危机的措施及其解决挤兑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银行挤兑 金融安全网 信息公开制度    引言  近20多年来,伴随金融管制的放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
期刊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2009年底再度袭来的欧洲债务危机,都不可辩驳地证明了金融衍生产品在引致危机的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以信用违约互换为例介绍了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机制和“双刃”功能,并具体分析它在危机加剧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提出建立产品有序、审慎开发与有效监管相配合的发展体制。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信用违约互换;金融衍生产品;
期刊
摘要: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八十几年前,由于股权结构安排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激励机制设计、代理权竞争、公司监管甚至对外收购和兼并等方方面面,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股权结构中很重要的因素“股权集中度”,也经常作为一项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正是以2008年上海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来论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股权集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家族企业信任机制的深入比较,说明我国基于传统文化的家族主义特殊信任是导致我国家族企业信任缺失最根本的原因。然后运用了信任合作分解模式和信任合作关系收益矩阵的方法解决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困境,指出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高信任、高合作的态度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最后提出家族企业只有实行信任扩展措施,加强我国社会信任制度建设,才能推进家族企业治理优化,实现家族企业可持续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