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语文天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dddddddddd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课堂,一种快乐的生活?在与新课程同行的日子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让学生爱学语文比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让孩子爱上语文,教师要倾注爱心,使之爱学;要激发兴趣,使之乐学。
  一、在课内爱上语文
  爱上语文是个目标,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让学生爱上语文,让我们注重语文课堂艺术性,结合人文思想,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用自己的热诚来感动孩子纯真的心。
  1、让“童心”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欢跃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共鸣,就是教育机智,它促使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信心地学习。”孩子好奇﹑好动﹑好表现的特点使我充分认识到“情趣”语文课的重要性。因此我思考着,如何把语文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在语文园林乐此不疲?我作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方法一:创设情景激趣
  教师如果设置孩子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更能激发孩子的思维。学习《秋天的雨》“动物准备过冬”这一段时,我做这样的引导。“假如你就是小喜鹊,小青蛙,小松鼠,当秋雨来到你身边,告诉你冬天就要来临的时候,你会怎么说?”之后,教师模仿秋雨,来到孩子们中间,喊道:“小喜鹊——,你在哪儿?你在忙什么呢?”接下去孩子们纷纷模仿。孩子们在生活的情境中,由说不好,到越说越好,不仅锻炼了思维,也发展了语言。
  方法二:利用游戏激趣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特点,一个个小游戏更能激发孩子的潜能,让课堂成为孩子的学习乐园。如巩固生字与拼音的过程中,可采用“找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学生分为“声母大哥组”“韵母小弟组“生字宝宝组”让学生组合。使孩子在游戏的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另外,在低年级孩子的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声、光、色来制造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情景,能在情景中激趣,并产生联想。还可以让我们的音、体、美、艺术融入语文教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在这样的课堂中,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让童心在充满情趣的课堂上尽情欢跃。
  2、让“活力”在思维的跳动中迸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我认为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不仅是在课堂的表面形式上玩花样,而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思维“变活”,敢于质疑,畅所欲言。而只有学生的思维“活”了,课堂的知识才会内化为学生的东西,才会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效率才真正提高了。因此,我尝试着这样做:
  方法一:虚拟,激活思维
  学生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我把孩子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虚拟场景,虚拟活动,虚拟情节,在这样的虚拟中,我发现孩子的情绪热烈。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中,我让学生为海产品做代言人,看看谁介绍的准确,有趣。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一会儿,一场别开生面的海产品自我介绍会拉开序幕:
  珊瑚:大家好,我是海底的美丽公主——珊瑚,我和我的姐妹们形态各异,美丽多姿。你看我们的样子像不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海参:(慢条斯理地)你们好,我是海参,在海底,我们的家族成员可多了,我们经常懒洋洋的蠕动,大家叫我们“海底老人。”
  大龙:(粗声粗气地)我是大龙虾,是海底的治安管理员,坏家伙看见我厚厚的铠甲,威武的钳子就吓得逃走了。
  看,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一下子抓住了海中生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不是既生动又深刻吗?
  方法二:猜测,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去大胆猜测,猜测内容,猜测情节结果等。猜测能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最大的“书”》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大胆猜测,“书”怎么样的呢?为什么是最大的“书”?“书”里有什么内容呢?如《燕子专列》释题后学生猜测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是谁为燕子开的专列?等。
  3、让“智慧之花”在课堂上尽情绽放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又到。”教师应针对文本特点,挖掘学生潜能,把握最佳教学时机,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精采纷呈,亮点连连。如何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让智慧之花绽放在我们的新课堂中?我这样尝试着:
  方法一:在教师的引领对话中,绽放智慧之花
  教师是课堂上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要在对话过程中不断地倾听,根据课文内容,及时加以引导、点拨、激励。练习《谁和谁好》,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师:(故作神秘地)读了这首诗,老师也想写诗了,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老师写得怎么样,好吗?
  生:(热情高涨地)好!
  师:(充满深情地)谁和谁好?微风和小草好,微风轻轻吹,……(不好意思地)哎呀,老师卡壳了,谁来帮帮老师呀?(学生兴趣大发,争先恐后)
  生1:小草摆手笑!
  生2:小草把手招!
  生3:小草头摇摇!
  ……
  师:(热情鼓励)看样子,你们比老师更像诗人呀!
  今天,我们来就开个小小赛诗会吧!
  (学生诗兴大发,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
  我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把握课堂生成,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一个“诗人”。
  方法二:让学生在自由想象中,绽放智慧之花
  课堂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学生自由发言的论坛,尽管低段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想象力却很丰富。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妨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点燃他们的智慧之火。如在《小白兔搬南瓜》小白兔是怎样将南瓜搬回家的呢?我放手学生陈述自己的方法,并说明各种方法的好处和不足之处。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抓住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启发学生想象小女孩死后的情况。这样,发展了孩子的思维,使课堂生机勃勃。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关键词】教法 学生 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要求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直接与古代文化连接或者说把古代文学样式编入初中教材的,就是数十首古诗词和几十篇文言文。如今,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又普遍存在问题,只要学生能翻译成今义、能够背诵、能够默写就行。这样的教学显然古板单调,不会有成效,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古文学兴趣。到头来,学生最大限度只能背诵几句顺口溜似的字数对等的字词组合体,根本就不知所云。本人就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探讨一下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些许问题。  培
在曾经一段时间,苏童小说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扎实的语言把握能力和故事述说能力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苏童让他的人物出场的同时,把历史和颓废也植入了舞台,于是人物也变的晦暗起来。但我们又注意到苏童写作的目的只在于人物在文本中的呈现状态,他只是从叙事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去关注他的人物。叙述时的冷酷无情带给我们的首先是诧异然后是一种审美的倦怠感。  遁入历史的烟尘  先锋小说家一向对夸张激进
夏日炎炎,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烘照在每个人的身上,就连空气都像是密不透风的蒸笼,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这盛夏之时,我们来到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北碚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技能培训。  对参加这次培训,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莫名的兴奋:虽然已教了二十几年,但参加此种形式的培训,还是第一次;其次是忐忑: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太多了,该如何着手,是最大的问题;然后是向往:希望能通过这次培训,使自己能在各方面都
摘要:自信心是个体所具有的自我肯定意识,它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是学生学习和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的原动力。自信心应该从小培养,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本文试从课堂学习、作业练习、识字活动、课外识字等方式,增强小学生的识字自信心,使学生成为识字的主人。  关键字:小学生 识字 自信心 培养  在传统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引领低年级的小学生了解、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中汲取力量,树立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呢?我想到了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系统。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不仅是读写的凭借,更是文化的化石。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它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和原则。它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哲学理论,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并处理好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紧张、愉快地学习,高效地完成作业,教师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应用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多媒体课堂教学  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多媒体课堂教学应加强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辅助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教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一种多手段、多角度、多方向的发散型教学模式,实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集体作用,充分地进行自主
【摘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教师在这项课题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为了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利用体育生典型案例,体育小游戏,勤讲体育规则,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法制教育青少年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