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怎样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kua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一、影响语文学习的情感因素及其表现。
  教学实践证明,不良心理素质是学习语文的一大障碍。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观察、调查、测试及课内外接触、访谈等方式,发现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妨碍语文学习的情感因素或情感障礙,对学习显得尤为不利。这些因素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明确。表现为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处于被动地位,缺乏求知欲望和探究心理,满足于低水平地维持现状,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创新精神,学习只是迫于家长压力或是为了应付考试。
  2.焦虑。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多数情况下,学生的焦虑与过去的经历,特别是个人受到的挫折及伤害,以及周围人的态度有关。焦虑给学习者造成恶性循环。表现在学生对学习感到害怕紧张→从而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导致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存储和输出效果降低→导致成功可能性减少→结果又进一步增加导致焦虑的可能性。过高或过低的焦虑都会妨碍学习,而教师应注意到适度的焦虑对促进学习有益。
  3.信心不足,顾虑重重。表现为学习中缺乏胜任感和认同感。可归结为一个"怕"字。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怕讲错话,怕丢面子,怕被老师批评。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即使会回答问题也不敢积极举手发言,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常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缺乏自信。在课堂表现和交际活动中不活跃,不自然,甚至拒绝参加活动。
  4.习得性失助感。是学习中得来的无能为力的状态,表现在:学习中紧张,神经性抑制。由于前一次学习中的某个失败导致消极,悲观,无助,沮丧,无能感,因而对学习感到悲观,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甚至自暴自弃。现在很多中学教师抱怨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成绩差的随着学习任务和学习难度的增加,更显得跟不上步调,甚至自我放弃,其中很多学生都是由于这种习得性失助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从而导致成绩一步步下滑。
  5.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表现为腼腆、害羞、紧张、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甚至自我封闭,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6.缺乏合作意识。表现为:孤僻、不合群,不愿与同学进行积极交流和交际活动,自我封闭,不能理解和照顾他人情绪,不乐于向同学提供帮助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等。
  二、语文教学怎样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1、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
  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感情世界,理解课文。
  2、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不曾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导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导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导引,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因素,用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出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从甘肃省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甘肃省政府卫生投入总体水平、分配状况以及不同人群从政府公共补助中的受益情况,由此发现甘肃省政府卫生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才能看到窗外美丽的风景,谱写出动人的教学篇章。  【关键词】教师语文课堂学生  教学的质量取决于课堂质量,课堂质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学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储备,让学生去发现、探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无人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分析了电力巡检中无人机存在的安全问题,对其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电力巡检无人机安全技术的原理、构思及实现方式进行讨论,并针对其风险因素的应对方式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无人机;电力巡检;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V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6-0248-02  1 引 言 
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从多方面对之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然而,当我们追问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原因时,又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原因最终可以归结为
【摘要】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近年来,语文教学界重视积累的人越来越多,但视野狭隘;理解机械。高中语文积累的正确做法是,在阅读鉴赏中积累;在表达交流中积累;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关键词】语文积累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生活体验  "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重新聚集。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