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作为父母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孩子,都愿意努力,渴望快乐、健康地成长;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名校,找到好工作,成就大事业,光宗耀祖。而这一切的实现,都取决于良好的班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那班主任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有效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呢?在此,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所谓“和谐班级”,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集体。学生在这样的系统环境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个性获得健康、充分、全面的发展。构建和谐班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生之间的和谐
  当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毛病普遍存在。因此,班级出现内部矛盾在所难免。如不妥善处置、化解,必然影响班风、学风,影响班级的和谐。为此,班主任要做好引导工作,可通过以下途径:查看班级值日记录,要求学生写周记并批阅,与学生单独谈话,向任课教师调查。从而了解班内人际关系、现状,弄清每个学生的心态,教他们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以“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师生之间的和谐
  师生和谐包括班主任与学生、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在班级工作中,一方面,班主任应该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关心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尊敬、体贴任课教师,也应建议任课教师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民主理念,尊重学生,并真情对待学生。应经常了解学生与任课教师双边心理动态,及时协调师生关系,并客观公正地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班级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
  三、教师之间的和谐
  和谐班级的营造,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团结协作。作为班主任,应该认识到,每位任课教师都是班级这部机器的一个重要部件,缺一不可。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和任课教师之间沟通。如调换学生座位,评选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等,注意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以让任课教师感觉到班级对他们的尊重,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也是班级重要的一分子。另外,班主任必须有效化解任课教师之间的矛盾,绝不能厚此薄彼。一般而言,任课教师之间争执比较多的问题是学习时间的争抢和作业布置。这时,班主任就要起到协调作用,要召集任课教师充分讨论,统一意见,拿出具体方案,使每个学科教与学的时间安排都有章可循。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班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教师与家长的和谐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社会,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和家长加强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支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从而家校联手,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如此,以教师与家长的和谐促进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和谐,最终促进班风的和谐。
  五、班主任与学校领导的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离不开身负重任的父母,一个和谐的学校,离不开工作繁杂的学校领导。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不仅离不开班主任、教师,而且也离不开学校领导。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学校领导是从基层做起的。很多的学校领导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们曾当了很多年的班主任,遇到的烦事数不胜数。他们渐渐地实践和摸索,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教师与领导和谐相处,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的班务管理经验、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难题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当然,和谐班集体的建设,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谈几点外,还要重视引导班级树立好共同的奋斗目标。因为,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意愿与要求。它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全班学生人生的导向,是维系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纽带,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才能朝着一定的方向去努力实现。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諧教育需要构建和谐班集体。所以只要有了教师的仁爱之心,有了教师的博学多才,有了教师的公平公正,有了教师的精心指导,有了教师的辛勤劳动,有了学生的大胆尝试和认真配合,那么一个个和谐优秀的班级就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和谐之光就会洒满整个校园,和谐校园就会遍及中国乃至全世界。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使师范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认清形势,积极迎接挑战。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功能,发挥优势,拓宽发展空
盲目追求升学率的传统教育越来越沦为“重知识,轻技能”的应试教育,这与新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渐行渐远,于是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急迫,我们的新教改由此应运而生。新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尝试学以致用。若研究性学习行之有效,必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生物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实
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应把美学的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在美育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并注意方式方法,采取科学
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在学跳箱时产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剖析,从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消除心理障碍提供了一些参考。
通过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中,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在遇到几何图形表面积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切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观察图形.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分析法在几何图形表面积计算中的有效应用.  一、分析法的定义  在数学几何求解题中,分析法是指通过建立对已知图形的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对未知图形进行关联思考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大部分几何图形都是由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