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外一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割开一块土地而
   不留下伤痕的,往往
   是一条河流,或者是
   一片狭长的野花
   能把一朵野花的芳香
   劈成两半而完整无损的
   有时是一只蜜蜂
   有时是,一只蝴蝶的小锯片
   在乡下,能让一块土地腹部隆起的
   则大多是植物的块茎和根
   ——土豆,木薯,红苕……
   也会有例外——
   比如一片萧瑟的山岗
   比如山岗上,一片萧瑟的坟墓
   登高
   为什么古人每次登高
   都要搬动秋风和秋风中的事物
   在我看来,从高处俯身
   一个人,不过是一个点点
   熙熙攘攘的人流
   也不過是一些粗糙的线条
   他们在晨光中弯曲
   又在暮色中,涣散
   看病记
   拍过片后,我告诉她
   “膝关节积水了”
   母亲盯着胶片,半信半疑
   医生解释:旧患,类似于
   放一只老虎回归山林
   并一再强调:年轻时种下的病根
   母亲点头,用力按住
   红肿的膝盖,像要按住
   一条小溪的源头
   医院门口,母亲把胶片
   一再举高——
   认真而有耐心
   仿佛在等一滴神秘的水
   滴下来
其他文献
搂着你的梦睡去的时候  把微風也带进了梦里  在梦里  我们拜天拜地 春华秋实 有滋有味  夜深时的月光  拨开窗前羞涩的纱  也触动了因美梦引发的笑  渐渐的 一丝丝微寒把神识唤回  像是煮酒论英雄之后的狼藉  斗转星移 云手化去  三千大千世界的烦恼  你亭亭玉立 如禅如诗 权当眨眼一刻
200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对教师的发展、提高以及在新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
新课标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朗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即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离不开朗读,没有朗读,体验和领悟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想感情便无法实现。那么新课标下的朗读教学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    一、朗读有利于激发情趣    新课标指出,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探求知识,刺激学生兴奋情绪,提高
《人是什么》是赵鑫珊先生写于新时期初期的一篇哲学论文。文中一再提到,我们的时代是“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是“面向升起的太阳走向中兴的民族”,作者劝勉人们,“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文章观点鲜明,语言华丽,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但是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却存在一些值得推敲的问题。  遣词造句方面的问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这根主线呢?    一、学生自读    教学初,我们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去独立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基本内容,能提出一些疑惑或问题。  低年级,老师可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自读,要求学生对照拼音读课文,读准
一些不得不禁止的事物  猝不及防的禁止让许多事情变得复杂  尴尬的姿势,衍生了一些冷,一些暖  打开,更换,拉紧  一只手就是一個魔术师,而另一只变成  时间的点缀  忍一忍,忍到大幕拉开  有炫目的效果  这时,不光是自信还有佩服  主治医生年纪不大,以轻松的口气  那时,我是怀疑论者  那一日  写下日期,仿佛是疼的隐喻  时光闪回的那一刻  一个高大上的影子  顷刻变小,小成娃娃、胚胎  各
风可以不吹,但风忍不住  时间那么执着,昨夜的好梦,哪能不老。院墙内  紫薇花  又明艳了一些,我真的很担心  这轻微的风,是不是也藏有小小的刀子  用于割美人的吗  蓝色知更鸟  从另一个世界返回,你懂得,生活有很多死角  我们没有能力  一一掐死它们。清晨,你降落在高大乔木上  这冷冷清清的时间。当一束光线从东隅升起  安静地落在你身边  你知道,这叫修养  它爱过你的翅膀,此刻,更爱你内心的
我看见你翩然在棉被上  你的白棉被的白  我分不清  谁更纯洁谁更洁白无瑕  我不知你何时来  不知你因何停留  是从冬日的美丽溪田來吗  我不知你何时走  你带给我一个清晨的美丽  已让我不太贪婪的心  有了一丝丝的感动一点点的满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之中,尤其是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不用多媒体就没有“档次”,造成中小学教师滥用多媒体、误用多媒体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分析如下:  误区一: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板书。这是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普遍现象。有的教师在整堂课中,没有一次板书,教师的板书全部用多媒体演示。  误区二:丢掉了语文课本。教师上课时,用多媒体代替课本,
我坐在麦子的芒尖上  听村落的风生水起  野草疯长鸟鸣滑过天空  五月,有梦魇般的记忆  它拎着刀按下一切有锋芒的事物  包括锐角  成熟是一场杀戮  锋刃会把一切打扮成盛宴  庆祝的人收起锋芒  偶尔仰望天空,倾听鸟鸣  牛需要更锋芒的锐角  在泥土中埋頭前行  离麦芒和刀锋最近的地方  尖锐是为了保护真实  不被虚伪刺穿  在甜蜜的雨水中我的肉体停顿  就像一场遭遇尖锐的部分  已不能打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