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遇到的困惑和教学策略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47-01
  
  众所周知,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年级,是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期,在高中阶段对学生有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各方面对学生来说均是一个飞跃。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飞跃需在高一阶段完成的。如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飞跃。从物理学科特点来看,高一上期基本上将高中物理中各种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已提出:比值定义法、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多因素问题的研究方法、极限与微积分处理问题的方法、类化的思维方式、数学中的变量问题、比例问题、图象问题、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因而高一物理学习的好坏与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学习的力学知识也是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出现加深的内容。物理难学,高一物理难学,这似乎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因此,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特别是对意志品质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那部分学生更是使他们过早地失去学物理的兴趣,甚至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本人认为针对高一学生学习物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二、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三、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在讲解习题时,可以采用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用简单的方法就把刚才还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解题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四、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解答比用“隔离法”简便。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五、妥善过渡,降低台阶
   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阶段,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这要求高一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另外,对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要作必要的复习与讲解。在进行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分析清楚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演析,还可适当复习或补充三角知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题、作业和测试题一开始不宜太难。其次,对书本上精练的概念、定律、定理的叙述,要作适当的语法上的分析,用浅显的语言剖析含义,从多角度去阐述它们(文字、公式、图像等)。最后,对学生中想当然的经验错误,一定要及时针对学生情况,帮助他们找出错的原因,并及时纠正。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高中新生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现实困难,尊重学生的这个基本实际,多想办法,研究规律和遵循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跨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学习台阶。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村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出发,结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以新课标为导向,从学科地位、师资队伍、教材体系、分层教学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教育教学的水
摘 要: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是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新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学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新建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新建 地方高校 教学质量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
摘 要:通过对淮海工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及周边院校生物标本馆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论述了高校生物标本馆在普及生物学知识、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加强专业课实践教学以及育人方面的作用。指出21世纪高校的生物标本馆已成为教育的载体,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标本馆 大学生 综合素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1-01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学生素质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高低。怎样才能提高烹饪专业的教学质量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强化师资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协作的过程。这就需要一支技术过硬、动手能力
摘 要:教学督导对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如何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有效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督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29-02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 要:当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又都存在者不足。认清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密切联系,探求科学合理的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对策,使二者之间资源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终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2-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
摘 要:伴随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强国基础的教育也不断革新,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全面提升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特别是在城市。然而农村,由于多种原因,语文作文教学依然是一个顽疾。  关键词:作文 初中 现状 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5-01   
摘 要:本文对两种不同的教育过程观进行了比较,对生成性教育过程观崇尚教育民主、崇尚生活体验、崇尚发展价值、崇尚整合方法论四个方面的实践诉求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课堂对策,最后,通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从民主参与、问题驱动、合作探究、系统反思四个方面对生成性教育过程观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教育过程观 生成性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传媒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传媒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探讨了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积极作用与双刃剑效应,以及应采取策略。  关键词:传媒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6-01    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为代表的传播媒介具有多项功能,其中,传播信息是最基本和最
摘 要:目前,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趋势和扩招步伐的加快,并在金融危机的大力冲击下,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到学校与社会信息对称三个方面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就业指导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