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发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同时又都存在者不足。认清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密切联系,探求科学合理的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对策,使二者之间资源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终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2-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已经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并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孕育而生并已发展起来。了解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现状,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得以蓬勃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特征
1、学校体育的特征、优势与不足
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手段。通过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可以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学校体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学校体育有专职的师资队伍,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证,有专职的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同时也存在不足: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照顾不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对隔离,如何解决学校体育不足而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公共事业贡献,是当今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2、社区体育的特征、优势与不足
社区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社区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随意性、自主性、自控性和个人针对性的特点。社区体育主要以成年人、老年人参加居多,大多是小型的、多样的、自发的活动。参加社区体育主要是为了娱乐,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社区是社会主体的体育行为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和体育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体育的地域主要以街道、居委会管辖范围,并以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有其独特的优势:活动范围进一步延伸活动时间进一步扩大社区体育,更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满足,形式多样,没有强制性。
社区体育发展的不足:社区体育目前缺乏正规的组织,缺少体育人才的科学指导。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但如果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将提高整个社会的体育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密切联系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认识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契合,资源互补与整和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结合的互动力,社区体育本土化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助推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优良的结合,发挥双方的长来补各自的短,相互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一方面,学校体育能够使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使体育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利社区体育的活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另一方面,社区体育有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助于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2、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
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接受着体育熏陶。不仅仅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学习着体育知识技能。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在学校里锻炼的需要,更是为了毕业以后独自进行身体锻炼的有利指导。当今社会体育发展中,社区体育的种种茫然失措之处,就因为缺乏学校体育的指导。如果能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联系,将学校体育的技术延伸到社区,并加大建立与学校体育的交流、沟通。社区居民可以从学校体育那获得体育常识,同样,在校师生可以从社区居民的体育薄弱环节中有所醒悟,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结合,做到社区体育建设有所依凭。学校体育的改革不能淡化技术,使得学校体育很好的为社区体育服务。
3、社区体育协助学校体育的发展
整个社区都有体育的作用。社区有助于学校实施教育方针,端正教育观念。现在的教育追求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的协助将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进程。首先,让学生有社会化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趋势来有意识、有目的影响学校体育。同时,学校体育的进步也会促进社区体育的进步。
4、社区为学校体育提供现成教学资源
学校是育人的好场所,但社区可以给学校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参与接触社区教育。社区里有许多学校里没有的现成资源,无论是物质上的、才力上上的,甚至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社区相对来说都优于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事业,学校可以很好的利用社区现成的资源来发展提高学校体育,同时也可以节约学校体育经费。
5、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发动了全民积极参加健身运动
健康的身体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是人们的追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可促进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学校体育的最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实践者、受益者、指导者,要想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首先要引导学生锻炼的意识,在运动意识下参与运动。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求知欲强,再加上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项目众多,自我选择性强又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社区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体育活动的亲身体验。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社区体育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
因此,二者的结合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了真实的、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6、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园地,也是宣传教育的窗口,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并通过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直接行动可以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形成一种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氛围。
三、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发展的困难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所追求的就是优势互利,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我们在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时一直朝这一方向努力,但由于我国体育基础条件的差异又缺乏相应政策和法规支持,也缺少必要的利益互动。一直以来,几乎都是学校向社区体育单方面渗透,并没有很好的实现互动,共同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不足将不利于学校体育和社区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体育的进步。
2、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没有良好的组织就没有良好的纪律制度。纪律制度的不健全,就会导致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既然是要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参与活动的每个成员不可能成为管理者,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去活动,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那么咱们的社区体育活动将大乱。只有将每个参与者的建议综合在一起制定出满足大家的需要并能遵守的制度才是健康的。谁来将这些建议组织起来,这就需要一个响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的开展缺乏正确的组织管理意识,一直以来使得我国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为了要很好的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则应指定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组织社区体育积极与辖区学校取得联系,共同组建一共同负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组织、管理、联络、协调等。
3、宣传力度不够
无论是对于学校的学生还是社区的居民来说,在大家的观念里还没有形成一顶的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概念。学生不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社区居民也不了解学校体育,不关心学校体育。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宣传不到位,一些部门应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公民健身的意义,宣传一些科普知识,让人们从宣传中了解体育运动,重新认识体育运动接受体育运动,并更好的发展体育运动。
4、学校体育管理滞后
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由于还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对学校体育上的教育不重视,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后,使得学校一些仅有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在一天天的减少,学生在这样长期管理的观念影响下,在学生们的思想上几乎没有学校体育的概念,这同时预示着咱们学校体育的失败。
5、社区体育的开展存在自身不足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自身发展还存在严重不足。首先最大的不足表现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不成熟,没有好的组织管理系统就使得我国社区体育得不到高质量以及无法达到人民锻炼要求,这一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第一大问题。
其次,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不高,社区参与人群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严重失衡状况,参与者大部分是退休的老人和孩子,中间大部分的中青年,他们相反的并不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使得参与锻炼人群年龄是横较为突出。
再就是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由于在我国大多数人锻炼意识薄弱,同时他们对场地的关注也很小,这也导致了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加上居民锻炼的指导力量薄 弱。健身欠科学,居民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不够,健身功效不高,居民体育项目的技能水平较低,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社区体育严重缺乏科学指导。指导员的培养是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以掌握大量足够的知识、技能来指导别人进行体育活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开展所面临的切实困难。
四、科学合理的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对策
1、增强社区和学校的互通
社区体育的参与出现的是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随着人们现在体育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渐的全民开展有意识的加入到社区体育中来了,在发展社区体育的时候,积极引导利用学校体育的资源,帮助社区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过去只是针对学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帮助人们树立为社区服务的观念。体育系统领导及管辖区也要增强全民观念,改变思路,为社区和学校互动创造条件,真正体现互惠互利。
2、建立法规和制度保障
建立法规和制度是保障学校和社区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互动时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一切遵照法规制度,将有利于学校和社区体育的健康互动。
3、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从学校体育与社体育结合存在的问题中,我们也了解开展好体育活动,健全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想建立街道居委会、居民小组相对应的街道体协居委会体育组织形成体育指导。在科学指导下,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的锻炼体制,并加强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同时作为社区体育组织要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4、鼓励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
4.1体育教师的参与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再生父母,从学生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教师对学生担负起培养的责任。体育教师也一样肩负着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努力的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兴趣的基础上向显示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光有教学生的想法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实践与社会这一大的学堂中,从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时刻关注社会体育的发展,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在学校学生们需要体育教师帮助、教育。在社会中,体育指导员也很重要。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缺乏指导,所以我们应当鼓励体育教师参与进来,在学校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社会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指导员。
4.2体育教师的参与对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指导他们正确从事体育活动。同时,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使得社区体育的锻炼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无关联这一局面,为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区体育中不仅可以指导社区人们科学锻炼,还可以为在校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基础。
21世纪是大众体育的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经济和现代教育的发展,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必将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相辅相成必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高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的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使得学校借助社区的环境、实施、教育方针政策。
学校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结合了双方力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何优良育人组织,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使得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了体育人才与场地设施,提供了科研报告,并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使得社区体育为学校师生提供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发挥特长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通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并将两者的优势发挥,促进整个社会体育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永辉.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 学院,2005.5(4):69-70
[2]邓伟雄.对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4.1
[3]张红岩.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3)
[4]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11(1)
[5]谢军,冯道光.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2,9(2)
[6]姚维,邓光庆.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
[7]王丙心.浅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结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
[8]张纳心.依托学校体育构建社区体育体系析因[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区体育 终生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9-032-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已经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并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孕育而生并已发展起来。了解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现状,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得以蓬勃发展。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特征
1、学校体育的特征、优势与不足
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校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锻炼方法、手段。通过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可以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学校体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学校体育有专职的师资队伍,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保证,有专职的师资队伍。
学校体育同时也存在不足:学校体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照顾不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对隔离,如何解决学校体育不足而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公共事业贡献,是当今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2、社区体育的特征、优势与不足
社区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社区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随意性、自主性、自控性和个人针对性的特点。社区体育主要以成年人、老年人参加居多,大多是小型的、多样的、自发的活动。参加社区体育主要是为了娱乐,锻炼身体,交流感情。社区体育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社区是社会主体的体育行为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和体育社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社区体育的地域主要以街道、居委会管辖范围,并以就地就近开展区域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有其独特的优势:活动范围进一步延伸活动时间进一步扩大社区体育,更重视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满足,形式多样,没有强制性。
社区体育发展的不足:社区体育目前缺乏正规的组织,缺少体育人才的科学指导。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但如果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将提高整个社会的体育发展。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密切联系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认识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契合,资源互补与整和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结合的互动力,社区体育本土化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助推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优良的结合,发挥双方的长来补各自的短,相互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一方面,学校体育能够使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使体育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利社区体育的活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另一方面,社区体育有利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助于养成学生的体育习惯。
2、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
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接受着体育熏陶。不仅仅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学习着体育知识技能。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在学校里锻炼的需要,更是为了毕业以后独自进行身体锻炼的有利指导。当今社会体育发展中,社区体育的种种茫然失措之处,就因为缺乏学校体育的指导。如果能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联系,将学校体育的技术延伸到社区,并加大建立与学校体育的交流、沟通。社区居民可以从学校体育那获得体育常识,同样,在校师生可以从社区居民的体育薄弱环节中有所醒悟,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结合,做到社区体育建设有所依凭。学校体育的改革不能淡化技术,使得学校体育很好的为社区体育服务。
3、社区体育协助学校体育的发展
整个社区都有体育的作用。社区有助于学校实施教育方针,端正教育观念。现在的教育追求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社区的协助将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进程。首先,让学生有社会化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趋势来有意识、有目的影响学校体育。同时,学校体育的进步也会促进社区体育的进步。
4、社区为学校体育提供现成教学资源
学校是育人的好场所,但社区可以给学校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参与接触社区教育。社区里有许多学校里没有的现成资源,无论是物质上的、才力上上的,甚至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社区相对来说都优于学校。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事业,学校可以很好的利用社区现成的资源来发展提高学校体育,同时也可以节约学校体育经费。
5、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发动了全民积极参加健身运动
健康的身体是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是人们的追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可促进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学校体育的最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实践者、受益者、指导者,要想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首先要引导学生锻炼的意识,在运动意识下参与运动。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求知欲强,再加上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项目众多,自我选择性强又符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社区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体育活动的亲身体验。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社区体育的魅力,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识和观念。
因此,二者的结合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了真实的、非常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
6、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园地,也是宣传教育的窗口,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并通过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直接行动可以动员,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于体育活动中,形成一种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氛围。
三、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存在的问题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发展的困难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所追求的就是优势互利,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我们在研究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时一直朝这一方向努力,但由于我国体育基础条件的差异又缺乏相应政策和法规支持,也缺少必要的利益互动。一直以来,几乎都是学校向社区体育单方面渗透,并没有很好的实现互动,共同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不足将不利于学校体育和社区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体育的进步。
2、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没有良好的组织就没有良好的纪律制度。纪律制度的不健全,就会导致活动开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既然是要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参与活动的每个成员不可能成为管理者,如果每个参与者都向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去活动,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那么咱们的社区体育活动将大乱。只有将每个参与者的建议综合在一起制定出满足大家的需要并能遵守的制度才是健康的。谁来将这些建议组织起来,这就需要一个响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的开展缺乏正确的组织管理意识,一直以来使得我国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为了要很好的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则应指定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组织社区体育积极与辖区学校取得联系,共同组建一共同负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组织、管理、联络、协调等。
3、宣传力度不够
无论是对于学校的学生还是社区的居民来说,在大家的观念里还没有形成一顶的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概念。学生不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社区居民也不了解学校体育,不关心学校体育。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宣传不到位,一些部门应加大宣传。通过宣传公民健身的意义,宣传一些科普知识,让人们从宣传中了解体育运动,重新认识体育运动接受体育运动,并更好的发展体育运动。
4、学校体育管理滞后
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由于还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对学校体育上的教育不重视,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后,使得学校一些仅有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在一天天的减少,学生在这样长期管理的观念影响下,在学生们的思想上几乎没有学校体育的概念,这同时预示着咱们学校体育的失败。
5、社区体育的开展存在自身不足
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自身发展还存在严重不足。首先最大的不足表现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不成熟,没有好的组织管理系统就使得我国社区体育得不到高质量以及无法达到人民锻炼要求,这一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第一大问题。
其次,我国体育人口比例不高,社区参与人群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严重失衡状况,参与者大部分是退休的老人和孩子,中间大部分的中青年,他们相反的并不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使得参与锻炼人群年龄是横较为突出。
再就是体育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由于在我国大多数人锻炼意识薄弱,同时他们对场地的关注也很小,这也导致了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加上居民锻炼的指导力量薄 弱。健身欠科学,居民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不够,健身功效不高,居民体育项目的技能水平较低,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社区体育严重缺乏科学指导。指导员的培养是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以掌握大量足够的知识、技能来指导别人进行体育活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开展所面临的切实困难。
四、科学合理的结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对策
1、增强社区和学校的互通
社区体育的参与出现的是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随着人们现在体育意识的不断提高,逐渐的全民开展有意识的加入到社区体育中来了,在发展社区体育的时候,积极引导利用学校体育的资源,帮助社区体育的发展。
学校体育过去只是针对学校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机构,学校有责任帮助人们树立为社区服务的观念。体育系统领导及管辖区也要增强全民观念,改变思路,为社区和学校互动创造条件,真正体现互惠互利。
2、建立法规和制度保障
建立法规和制度是保障学校和社区体育在社会发展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防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互动时发生不必要的麻烦。一切遵照法规制度,将有利于学校和社区体育的健康互动。
3、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建设
从学校体育与社体育结合存在的问题中,我们也了解开展好体育活动,健全组织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想建立街道居委会、居民小组相对应的街道体协居委会体育组织形成体育指导。在科学指导下,不断完善社区体育的锻炼体制,并加强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同时作为社区体育组织要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4、鼓励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
4.1体育教师的参与有利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再生父母,从学生走进学校的那一刻起,教师对学生担负起培养的责任。体育教师也一样肩负着对学生走上社会后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努力的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兴趣的基础上向显示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学生养成身体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光有教学生的想法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实践与社会这一大的学堂中,从中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时刻关注社会体育的发展,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在学校学生们需要体育教师帮助、教育。在社会中,体育指导员也很重要。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不足,体育锻炼缺乏指导,所以我们应当鼓励体育教师参与进来,在学校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在社会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指导员。
4.2体育教师的参与对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指导他们正确从事体育活动。同时,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区体育中来使得社区体育的锻炼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有利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打破了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无关联这一局面,为体育教师参与到社区体育中不仅可以指导社区人们科学锻炼,还可以为在校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基础。
21世纪是大众体育的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区经济和现代教育的发展,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必将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二者的相辅相成必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高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实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的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使得学校借助社区的环境、实施、教育方针政策。
学校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结合了双方力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何优良育人组织,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使得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了体育人才与场地设施,提供了科研报告,并起到宣传教育作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使得社区体育为学校师生提供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发挥特长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通过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并将两者的优势发挥,促进整个社会体育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永辉.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 学院,2005.5(4):69-70
[2]邓伟雄.对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4.1
[3]张红岩.关于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3)
[4]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4,11(1)
[5]谢军,冯道光.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2,9(2)
[6]姚维,邓光庆.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动发展[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
[7]王丙心.浅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结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
[8]张纳心.依托学校体育构建社区体育体系析因[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