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实践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k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就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做到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这种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更是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要点,发挥好学生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水平。笔者在近几年的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以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根本,创新教学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历史课程知识和技能,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以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为突破口,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激情,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
  一、优化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要点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在紧紧围绕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注重让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根本,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课程学习要点。这也就是说,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在突出因材施教原则特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探究,让学生都能够有一定的学习收获。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首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历史课程学习整体情况来设定一定的知识目标,以此来夯实他们的学科基础知识。其次,突出知识重点和难点的化解方法,让学生能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参与课程教学,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最后,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自定学习目标的同时能够予以全面考虑,以提高他们的知识结构整体能力水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
  我们以课程标准试验用书人教版(下同)高中历史必修1的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教学为例进行探析。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首先,建议学生能够在通读学习内容章节的基础上,能够设想本环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后的思考题目,能够整理出课堂教学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便于学生学习。最后,要求学生就“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重大深远意义”进行学习探究,并通过运用予以呈现。
  二、鼓励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课程运用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予以充分地融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满足他们的课程学习发展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更利于提高自身的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就是将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一定的任务学习形式予以呈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思维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在教学中,首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熟悉了解与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帮助他们能够更为顺利地进入学习境地。其次,鼓励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疑难问题通过运用同桌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学习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最后,建议学生通过运用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来优化课程学习过程。
  笔者在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中,就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实践运用能力培养作了如下的安排: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过相关背景资料的基础上,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和背景。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就课后的思考题目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建议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怎样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以此来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感悟。
  三、注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
  历史课程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而生成的一门学科。这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现象以及发展的原因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和了解历史课程知识,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运用于课外实践活动中,帮助他们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感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引导下,更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对此,我们不妨: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概括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收获,特别是取得的一些值得学习的经验;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途径,搜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小知识,帮助学生来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感悟;最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就学习中的历史现象予以实践探索,允许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所得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言,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从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发展需要出发,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参与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体验,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在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前提下,更容易提高自身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证明,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勃勃的,令人振奋的,也是高效的。那么,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培养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善于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机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洋溢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合作的气氛。  【关键词】课堂;学生思维;活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
海城市“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是按照鞍山市农委关于开展“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有关精神开展活动的,在实施过程中海城市按照计划,并结合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的优势,认真开展工作并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社会各个阶层的收入结构呈现高收入者少,中间收入者少,低收入者多的“金字塔”结构,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提高中等收入
【摘要】部分初中学生在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上较差,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的听力水平得不到提高。为了解决学生在材料理解程度上存在的“滞后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对所听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预测。笔者将根据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听前、听中两个不同阶段的预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训练;滞后性;预测判断  听力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
【摘要】我校是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同很多农村中学一样教学设备比较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突出。精心创设情景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物理教学;课堂教学质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第三方物流逐渐成为现代物流的主体。本文从经营环境的变化方面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延迟生产业务具有有利条件,扩展延迟生产新业务存在巨大空间。接着对于第三方物流所关
本文从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关注IT治理的理由,并参考COBIT给出了IT治理的基本框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联系,实施IT治理,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
学习兴趣的培养与维持问题向来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课题,因为相关理论的建构及升华对学生学习各门课程都非常有益,当然,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如何
【摘要】学习兴趣在教学成效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兴趣浓厚,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兴趣激发    要想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与学生建立和谐
推动金融深化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能避免可能因金融管制产生的比较劣势所带来的国内金融抑制而不利于金融体系长期发展的现象,本文提出要提高金融效率,加强金融监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