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绿色的品德与生活课堂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全社会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必须认真去思考,如何建设和谐校园。课堂永远是教改的主战场,“和谐校园”建设也离不开课堂。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学生在校的2/3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如何追求绿色的品德与生活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关键词:绿色课堂 绿色交往 教学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154-02
  1 绿色课堂要饱含着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教学的灵魂。
  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应该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一颗医生般的仁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
  因此,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
  2 绿色课堂要体现互动
  教学中要让品德与生活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素养,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互动的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生成了一种动态的美。
  2.1 生生互动
  品德与生活教学十分重视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主体与群众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生活世界的精彩与美妙。教师要唤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建立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2.2 师生互动
  心动才会有行动。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新课程强调师生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要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或者在小组内议一议。这样,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新教育方法的对立,乃是被动性与主动性的对立。”假如我们教师能真真实实地走进新课程,真真实实地转变自己的角色,真真切切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那么,课上,学生才能如同鱼儿在水中游弋、跳跃、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听到的将是琅琅的读书声,看到的将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喜人景象,感受到的将是绿满课堂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3 绿色课堂要融合学生的生活
  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如果要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参与活动,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点设计组织活动内容。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因此,我觉得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关于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这样,他们活动时就会有高涨的热情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品德与生活教学就是生活的阐释!生活是品德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绿色课堂”呼唤让生活走进课堂。它包括两点:
  3.1 让生活走进课堂
  如《我和太阳做游戏》太阳和影子的关系中,描写的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一年级的孩子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没有别人的提醒和引导,更多的时候是视而不见的。于是,在揭示课题后,老师就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上玩“影子”的游戏:“小朋友们,我们站在阳光下,我们的身边就又多了一个朋友,那就是——影子。现在,你们玩玩自己喜欢的跟影子有关的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盎然。在这里,没有了老师一本正经的讲解,没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沉闷,让游戏进入了学习,让生活走进了课堂。我们感受着孩子们张扬的个性和鲜活的思维,收获着孩子们多彩的想象和灵动的语言。
  如:一年级上册《可爱的种子》这一课中,这次活动,教师主要想围绕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探究的兴趣,真正实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教师引领学生到各处去搜集种子,发现种子的奇妙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愿意认识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这期间,学生学会了一般的分类方法,知道认识事物的方法有很多,也在自己的情感上有所提升。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身边的资源应适当予以取舍,真正以他们的生活实际作为探索的对象,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全方位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引领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2 让课堂走向生活
  课堂是通向生活的桥梁,而不是封闭学生心灵的围墙。课程标准明确写道,要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读好生活这本“大书”。从课堂走向生活,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如:一年级上欢度国庆(北师大版)国庆节七天时间,是学生经历体验国庆的最佳时机,但是通过教师来引导学生活动是不大可能的,我们应该开发家庭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的力量来指导学生参与活动获得体验。于是在国庆节前夕,老师请各位家长协助自己的孩子在国庆七天假期中完成三个任务,并发出了协助卡(表1)
  因为国庆节中学生就是在走进生活,感受国庆。为了解决学生没有指导很难得到有意义的收获这个问题,老师开发了学生家庭资源,向学生家长求助,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帮助。在家长的直接参与下,孩子们的资料丰富了,活动充实了,可见学生生活才是课程的基础。
  4 要开展纯真的绿色交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绿色人际交往着重强调平等、合作、宽容和理解,在平等中尊重信任别人,在合作中与别人友好竞争,在宽容与理解中凸显自己的个性。
  如:《我和小伙伴》一课中教学目标为: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知道朋友多,快乐多。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教学重点: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课前准备:
  教师:授课教师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学生:小伙伴的资料或照片。
  通过这节课和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让学生懂得如果在相处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解决好。不论是什么方法,一定要有道理。不论什么问题,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这样,大家才能相处愉快。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切入口,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5 绿色课堂的教学评价标准
  当然,(表1)这些指标在具体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和量化。
  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要以尊重个性,关爱生命为根本,用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对学生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但愿我们的教师都能为学生营造一方绿色自由的净土,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们“小脸通红、眼睛发亮、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态的温馨。
  总之,新课程带来了一场品德教育的革命。新课程在呼唤开放、灵动又有智慧有活力的课堂。而如果课堂上能够经常响着情感化、互动化、生活化、诗意化的乐曲,那么,每一个课堂都将是一段和谐动听的华彩乐章,而这,必将是教育园地里最响亮最动听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 麦曦.小学思想品德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新世纪出版社,2002.
  [3] 华南师范大学主编.“回归生活”与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J].小学德育,2007(8):11.
  [4] 华南师范大学主编.让品德课堂绽放人文之美.小学德育,2007(8):15.
其他文献
当下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执行一般是以本校校规作为工作指导方案,在我国不断出现的高校与学生纠纷中,高校校规的规定经常成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改提出之前,高中生一直处于较大的应试教育压力之下,而高中物理更是抽象难懂的学科,也是不少学生的难题。这是由于在旧式教
首先分析市场需求对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为林科特色材料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与产业、地域和学科交叉等相匹配,最后预测林科特色材料专业毕业生将在功能与结构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研究现代科学化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便于增强护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的护理部人员分成几个质量控
现代养殖的难题就是动物健康的问题。以抗病营养理论采用一补二激三促四解五调理的“营养激活免疫解毒疗法”,突破性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应用成果。该成果以“治本”为核
【摘 要】 隔代教育是我国城镇化发展中一种特有的、普遍的教育现象。隔代教育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远离父母,得到的是祖辈的溺爱或其他畸形的关爱,很容易导致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本文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实况,就如何让隔代教育中孩子健康成长进行浅叙。  【关键词】 隔代教育;载体;沟通;交流;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
Kim在一项研究结果中显示仔猪吮吸前5对乳头的平均日增重比吮吸后部乳头的仔猪好。在妊娠早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只有14g/d,直到80d蛋白质需求增加了24倍以上,”Kim说。他解释
摘要 [目的]选育高抗梨黑星病的优良品种和品系。[方法]对自主选育的26个品种和品系进行梨黑星病抗性鉴定和主要经济性状的测定。[结果]经过2~5年的连续性鉴定,供试品种和品系均表现为高抗,抗病性状极其稳定,都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符合优质高产高效的育种目标。[结论]这些品种和品系经过区域试验之后完全可以作为抗病优质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抗病优质新品种的应用对于减少农药施用、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减少
目的:探讨使用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防范产后2 h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45例孕妇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2例)。试验组分娩时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20 U)与益母
摘要 [目的] 快速準确测定大米中几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为大米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同时测定了大米中Pb、As、Cd、Hg、Cr、Cu、Zn、Se 8种元素的含量,优化了测定条件。[结果]试验表明,该方法测定的大米中8种元素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6,检出限范围为0.18~20.00 μg/kg;回收率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