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课堂气氛的四个细节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起课堂教学,人们很自然就会提到教师的授课能力。另外,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衣着等外在形象也足以影响课堂气氛。
  
  一、语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但这不等于说就可以忽视语言基本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高度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属于语言范畴的语气、语调和语速还是常常被忽视。其实,它们也会影响授课。因为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会给人带来天渊之别的感觉。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语气、语调和语速方面的弊病。
  
  1.语气
  由于“师道尊严”思想及个性的原因,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不苟言笑,语气居高临下,甚至倾向于命令强制,使授课语言显得生硬,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例如:上课提问:“李某某!回答……?!”连名带姓称呼学生,语气较重,话语生硬,带着责备和不满,学生听了虽然畏惧,却容易反感。正确的提问应该是:“某某同学,请回答为什么……?”“同学”二字和敬语“请”,使语气显得平缓,体现的是教师的关爱、友善和尊重。尤其是用在指令性的句子中,恰当的敬语词(如“请”)和礼貌用语(如“谢谢”)会有很好的语气调节作用。
  曾有人形象地说,教师要蹲下来与学生面对面谈话。这个“蹲下来”和“面对面”就是要求老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声势压人,更不能对学生粗暴地大喊大叫或对学生使用蔑视、讥笑、憎恶的语气。否则课堂气氛就可能急转直下,还有可能会学生心中埋下怨恨的种子。特别是对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现代大、中学生,用命令、训斥性的交流方式已完全行不通了。“独生”使他们“地位尊贵”,倍受宠爱,也使他们相对较敏感、易逆反、心理承受力较差。教师若不注意改进说话的语气,即使真心为学生好,也可能会被误会为“找麻烦”、“穿小鞋”,使学生产生敌对情绪,造成师生隔阂,进而影响课堂气氛。
  总之,教师的语气,应随教育教学目的的不同而定,要根据内容、感情、对象等的变化作出调控,使之恰如其分。但不管运用哪种语气,都应饱含感情色彩,让学生清楚地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之情。
  
  2.语调
  帕斯卡说:“说话的语调可以左右最明智的人,并且能改变一篇文章或一首诗的力量。”
  这个“语调”,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教师授课时,若能把握好声调的高低、强弱,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语调单一,没有变化,就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从而降低学习效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做到语调抑扬顿挫的并不多,多数教师的语调还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常见的情况有这样两种:
  ①高而平。表现为嗓门较高,一旦上去就下不来,表面看来慷慨激昂,实际一直是高平调。
  ②低而平。即说话较低沉,四平八稳,很镇定,听不出任何感情波澜。
  这两种语调都单一而缺乏变化。高而平的语调由于高亢的声调持续过久,学生的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上课疲倦、耳膜刺痛。低而平的语调处于低平调,低沉而缺少激情,用学生的话说“就好象听催眠曲”,容易走神打瞌睡。
  那么,教师要用怎样的语调授课呢?调查表明:明朗、愉快的语调最吸引人,放低声音讲比提高嗓门喊听起来让人感到舒适。所以语调偏高、音尖的人应设法变为低调;语调偏低、音粗者应设法提高音调,但不能“喊”。此外,还要注意交替使用平直调和曲折调,使话语韵调和谐、起伏相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语速
  教师上课,要学会调控说话的速度,既不能快的像放鞭炮,噼里啪啦乱响一通,也不能慢慢腾腾,嘴巴张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使人听起来十分吃力。还要注意不能自始至终都用同一语速,因为用同一语速讲话就像用同一节拍唱歌,很快就会令人厌烦,催人入睡。话语有快有慢,才会有张有弛、起伏跌宕。
  
  二、表情
  
  古人云:“人身之有面,犹室之有门,人未入室,先见大门。”无独有偶,现代心理学家总结过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言语(7%)+声音(38%)+表情(55%)。可见,表情是内心情感的重要表现,而要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就少不了使用丰富的表情。
  然而,还有不少教师上课总爱板着脸,说是“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敬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严师出高徒”是对老师治学严谨、育人严格的概括总结,并不是让广大教师扳起脸来上课,嘴里说着“我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朋友”,脸上却写着“阶级斗争”。这样板着脸,课堂气氛肯定紧张、压抑,学生的思维自然要受限制,不敢也不能自由发挥。教师表情和善,整个课堂气氛就会轻松、自如。老师和学生都放得开,思维自然就活跃,双方交流起来效果也会好得多。若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表情,稍有不如意处,便板起面孔冷嘲热讽、鄙视甚至辱骂、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就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进而影响教学。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使用教学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表情达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使用漠然的、冰冷的、疲倦的、敌视的、轻蔑的目光,因为这些目光,会伤害学生的自尊,破坏课堂气氛。教师的目光也不能老望着天花板或课本,要适时地投向学生,与学生进行目光的交流。
  
  三、动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老师是完美的,他们以老师为表率,因此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在无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会影响学生和课堂教学。曾有一位老师,课讲得不错,学生却总想逃课,经了解,竟是源于该教师的几个小动作。学生反映,该教师上课爱把脚往黑板下面的墙上蹬,还喜欢折粉笔尖,一支好好的粉笔,他非要把尖掐去,要么扔在地上,要么拿来扔某个不专心的学生,不时还会吐痰……学生说这让他们觉得恶心、不舒服,所以不想上他的课。
  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动作,不要因为这些小毛病影响了形象,破坏了课堂气氛。
  
  四、衣着
  
  衣着是人的第二层皮肤,穿着得体与否决定着给人第一印象的好坏。美国心理学家杰克·布朗研究发现:适当地选择衣服,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改善情绪的功效。称心的衣着可松弛神经、平衡情绪,不相宜的服装会使人心绪异常波动。因此,教师应注意穿戴和谐、得体,穿出自己的个性。
  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课堂服饰的要求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增,小学生几乎对老师的课堂服饰不挑剔;中学生对服装的颜色、款式有了一定的要求,比较反感老师穿吊带裤;大学生要求则很高。笔者曾经对30位大二学生和25位大三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以下服饰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紧身衣裤(曲线太明显)、袒胸露背的服装(太性感)、吊带裤、薄纱型衣裙(若隐若现)、超短裙、短裤、松高鞋、运动服(体育老师可穿)、背心、拖鞋、皮衣皮裤。款式太过时,衣服不齐整,上下颜色搭配不协调,同样会引起反感。
  在问及“教师是否应穿职业套装上课”时,大部分学生回答“不一定”,原因是职业套装太严肃,缺少变化和温情,但也不他们讨厌。他们建议老师穿些稍正式的套装或休闲服,这样看起来年轻、有变化、自然轻松,让人有亲近感。同时调查也表明,学生不喜欢教师每次上课都穿同样的衣服。他们认为,教师要适当地改变衣着,但也不能像时装表演一样,每天一新款,否则会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服装上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五、小结
  
  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服饰都是其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都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应以恰当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动作,得体的衣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创造出一种生动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罗春娜,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辅导工作,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开展课外辅导,可以有效地解决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时空限制、容量不足以及班级授课制带来的种
介绍了低温PSL-3S135钻杆用无缝钢管的主要技术指标、钢种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通过合金化技术、纯净钢冶炼、控制轧制、热处理等手段,保证了PSL-3S135钻杆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它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反复揣摩、体味,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鉴赏诗歌意境的关键。    一、把握意象的“小”和“大”    分析诗歌切忌空泛,要抓住其中 “小”的典型细节,体会整体的形象和感情,即“大”的意义。例如:杜甫《北征》诗中,描写“小儿女”身上的补丁,“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运用这个细
随着国内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和专利纠纷案件日益增多,市场对专利撰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专利撰写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专利撰写的特点,将专利撰写任务分解为多个模块
高中语文新课标和正在实施的语文课程改革,给长期以来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和勃勃生机。广大语文教师在努力探索、寻求一种能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献计献策。这次课改的力度之大是近年来所未有的,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民主和谐,灵动活泼,异彩纷呈。但是,我们在看到很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应看到有的教师追求“虚伪的美丽”,使得语文课堂充满了喧嚣、
统计分析了φ177mmPQF连轧管机组减速机近几年的运行故障情况,提出制约该连轧减速机长寿化运行的重要原因:减速机轴承承载能力不足、连杆结构形式振动大、轴承润滑不充分。针对
2015年7月20日,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中340mm连轧管机组顺利完成约2000tV150高钢级无缝钢管的生产。经检验,该批无缝钢管的尺寸精度、探伤一次性合格率、一次检验合格率等指标
有人说废名的小说是树荫下闲坐者的文学,可是读罢<桃园>,我却没有闲坐者的轻松,反而在树荫的摇曳的斑驳的投影中感到丝丝的惆怅与悲哀.<桃园>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人生的悲
诗是用语言向读者的想象力提供形象,因此,诗的语言必须凝炼而生动。这虽然是因诗的篇幅短小而不得不如此,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包孕更深广的生活,内容,从而收到以少胜
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银环)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宜兴市精密钢管厂,注册资本8.19亿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核电、火电、石油化工、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特种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