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校企合作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以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氛围、课程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探索基于兴趣、知识和实践三大创新要素驱动的校企合作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创新驱动;电子信息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109-02
  Explor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alent Cultivation//TONG Yao-
  nan, ZHANG Guoyun, LI Hongmin, CHEN Song
  Abstract Based on national specialty comprehensive reform project, the article proposes a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 and develop their creative thought ability. The model is guided by the demands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driven by interest, knowledge and practice factors of innovation. The cores of the mode are the constructions of innovative environment, curriculum system and innov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novation-driv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alent
  1 前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定位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协同创新”和“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等若干意见。作为湖南理工学院优势和特色专业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功立项为“十二五”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推出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2 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创新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广大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创新驱动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1]。但现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韦成龙等学者认为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真正动力源自高校内部,只有激发了高校及教师的积极性,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2]。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教授认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于解决人才的科研动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育人才的科研兴趣,开放流动、合作协同、激发潜力的科研文化环境可以为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利环境[3]。
  校企合作长效共赢模式尚未形成 近年来,我国各工科院校结合现代工程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基于校企合作等方式正在进行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4]。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项热点课题。理论上,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但目前具有普适性的校企合作长效模式尚未形成。文献[5]认为深度校企合作难以实现的原因是高校缺乏相适应的运作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职能等。文献[6]提出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提升教师能力、增强企业积极性等措施来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驱动机制和校企合作互赢模式还不成熟。本文基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校企合作双方的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创新要素驱动的校企合作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 创新要素驱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将企业利益和高校需求通过创新相结合,提出校企合作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企业希望高校协助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科学技术难题,或从高校招聘到高素质人才,而高校则希望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参与学生工程实践指导。科技问题的解决通常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因此,创新是高校联系行业企业的桥梁,是加强校企合作的源动力,也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应和行业企业联合组成培养主体。创新人才教学团队包括高校教师、企业导师和优秀校友等。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观点,将创新要素分为兴趣、知识和实践三部分[3]。因此,本模式以兴趣引导、知识学习和项目实践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重驱动手段。
  4 实施方案与措施
  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氛围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兴趣、知识和实践三大创新要素驱动为手段,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方式解决企业科技难题,加强校企人才培养合作,达到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目标。   兴趣引导驱动 创新兴趣引导是首要任务,创新源于实践,因此,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才能为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有利环境。通过专业导论、学术讲座、学科竞赛以及企业见习实习,特别是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的兴趣。目前,学院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心、省级大学生训练中心、大学生创新基地已经成为创新实践的主要场地,学生协助教师完成校企合作项目多项,已形成良好的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氛围。
  知识学习驱动 专业知识学习驱动是关键,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博”和“精”的问题。学校“十二五”国家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工程视角审视课程内涵,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3 1”课程体系,即由“基础理论课程、基础实践环节、专业方向课程” “工程实践环节”四个部分组成。课程体系涵盖了基础、实践和工程三个环节,既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也考虑了企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前两部分实现知识结构的“博”,后两部分突出知识结构的“精”。在大四阶段,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学习相应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可根据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项目实践驱动 创新项目实践驱动是难点,难在丰富的项目来源、合适的项目选题、双能型的指导教师队伍和有效的过程引导与监督手段。
  1)项目来源和训练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活动,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深挖各类产学研项目。先后与国内外1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优秀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工程中心等实践平台,每年承担大型产学研项目20余项。根据校企合作项目,分解出众多模拟项目,并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层次进行分类,建立适合低、中、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训练项目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渐进式项目培训,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发。训练项目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具有开放性。
  2)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为支持专业综合改革,保障各类平台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双能型(高水平理论教学能力和高素质工程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完成与学生类似的认识实习、顶岗实践和工程实践;鼓励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对合作企业的科技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引进或外聘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较强工程能力的教师;鼓励师生团队承但产学研项目任务;资助优秀教师赴国外访问学习等。
  3)训练过程引导和监督措施。通过五阶段(题目分析、资料查阅、方案论证、制作调试、项目推广)过程引导和监督,分解细化项目驱动教学的整体难度,及时发现项目驱动教学的问题,提高过程学习的效率,保证项目驱动学习的成功率,形成自主创新性学习的长久驱动力。大学前三年主要通过模拟的工程实践项目、学科考赛和科技创新等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四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可进入合作企业、校企联合工程中,或加入导师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提升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通过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基于创新驱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部分校企合作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系统、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等。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大学生电子竞赛中成绩突出,连续两届(2011和2013年)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在湖南省电子竞赛中,2012年获一等奖四项,列全省第二;2014年10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获五个一等奖和五个二等奖,总成绩居全省之首。湖南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类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每年超过80%的毕业生被企业提前预定。■
  参考文献
  [1]郭建磊.高校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17.
  [2]韦成龙,钟华,刘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问题刍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4):24-29.
  [3]王国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文化制度与物质的三轮驱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14-17.
  [4]张国云,彭仕玉,湛腾西.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66-67.
  [5]钟华.校企合作与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J].云梦学刊,2015(1):125-127.
  [6]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
其他文献
摘 要 首先指出项目教学法概念及其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进而阐述项目教学法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选择减速器作为合适的项目、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最后指出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和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材料力学;减速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75-02  材料力学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
本文介绍了中国茶艺美学的内蕴和西方体育审美的特点,提出二者互鉴的途径如下:在西方体育中融入更多东方的养生哲学;以东方的"淡泊"美学弱化西方体育的功利;将西方体育的创新精
为了解农村地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及影响因素,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尧都区10个乡镇抽取527名2002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499名,血清检
因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传统教学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不够积极。而多媒体的产生与运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初中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就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复兴已成为国家重视的内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中的精髓,其创新发展亦应在继承基础上与时俱进,而茶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具
依托行业办学是一种"适应"模式,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依托行业办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地方政府全面统筹,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的密切配合.
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我国新闻传播业既要应对传播全球化内在力量的冲击,还要应对世界各国全球传播战略与竞争的挑战。本文指出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现状如新闻传播观念滞后、所有
分析了原有包装设计课程模式中的优缺点,以茶叶包装设计为例,概括了设计教学中应该依据的原则,从教学方法、设计思路与设计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设计教学的一些方法。使用两种
摘 要 提出完善学校网络党建宣传平台、构建网络党建教育平台、创新网络党建管理平台、整合网络互动平台、创新网络监督平台和开拓手机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等可行性对策,应对不断加快的社会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  关键词 高职;党建工作;网络化平台;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9-0081-02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高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