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对话“00后”,宝格丽缺个好剧本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antha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这是一句略带调侃的祝福语。今年的高考注定不平凡,也格外引人注目。高考既是一次人生大考,也是一次隆重的别样成人礼。很多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营销机会。
  高考前夕,国际著名奢侈品品牌宝格丽(BVLGARI)官微发布了由“爱情篇”“单独篇”“滑板篇”组成的主题为“花开那年”的系列广告,希望能借助致敬十八岁,推广Divas’Dream系列成人礼特别款。
  宝格丽的这次“高考营销”,选择了短视频,借助讲述十八岁的青春故事,以期引发一波关注,顺便卖货。不过现实很骨感,几乎与卡地亚、蒂芙尼并列的第三大珠宝品牌宝格丽,却折戟沉沙,落得一身寂寞。其实原因很简单,今天的年轻人早已不是20年前的年轻人。

复杂、多面的年青一代


  作为营销人,如果想用几个简单标签就去定义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只能事与愿违,更遑论成功营销。这是因为,今天的年轻人(这里主要指18—25岁)已经变得格外复杂、多面。
  本文作者之一就是年轻人中的一员,但为了更客观了解自身这个群体,特意做了一份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主要受访对象的小范围调研,让年轻人就自身的群体特质进行投票。虽然只有313份样本,但在面对18个针对该群体的描述中(或许18种描述也是不够的),竟然有9种特质获得了多数人认可,投票率几乎都在40%以上(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当下的年轻人,既是“佛系派”也是“野心努力派”,既是“乐天派”也是“个性独立派”,甚至连“拖延症患者”都获得了高度认可,他们也乐意接受“吃喝玩乐派”“宅家派”的群体描述,甚至也可以直面自己的“社恐”和“迷茫空想”。这是一个多么复杂甚至是矛盾的群体!
  虽然我们对该群体特质的一些分类和描述未必严谨,但部分描述依然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这多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或许,复杂多面正是当下年轻人最真实的状态。就像独立个性与佛系,这两种态度未必是两类人身上的特质,或许就是一个人身上的。貌似互斥,却也融洽。你可以说这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任性”。这就意味着,不要轻易给这个群体贴标签。

图1 年轻人群体特质的自我认可度




  在宝格丽的“滑板篇”中,似乎认为滑板女孩应该都是短发的,这显然是想当然了。若你看到每天晚上在校广场或林荫道上玩滑板的学生,就会发现,真的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只是因为爱好滑板而聚在一起,一转身,一些人可能直奔图书馆,一些人去讨论创业项目,一些人去网红店打卡。不聪明的标签化,也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此外,除了9种“主流”特质外,还有9种群体特质竟也获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我们暂且叫它们“非主流”特质吧。这种数据上的差异,也在提醒我们,与年轻人沟通时,最好瞄准主流特质,不建议“剑走偏锋”。

未完成使命的沟通尝试


  宝格丽创立于1884年,在中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在小范围的调查中,有近68%的年轻人表示听说过宝格丽)。之前的广告基本都有着一贯的风格—精炼的镜头,恰到好处的场景,闪烁的珠宝—尽显“宝格丽风”。
  这一次,为了对话年轻人,宝格丽显然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做出较大转变,开始尝试短视频,以软性植入的方式推介产品,展现品牌形象。其结果如何呢?为此,我们面向13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小范围测试。



  结果显示,即使看了三支视频,很多年轻人眼中的宝格丽,依然停留在原有的品牌认知上,比如,对产品的价格档次、经典款的了解,受访者的正确率相对较高,分别有30%和68%,但对品牌發源地和产品特色的了解,正确率就比较低了,分别是27%和23%。事实上,宝格丽来自意大利,以色彩为设计精髓,“色彩绚丽、尊贵古典”是其一直标榜的产品特色。
  有意思的是,很多年轻人对宝格丽的了解是有限的,即使看了广告,也没有大的改观,甚至还被误导了,比如30%的人认为它来自法国,显然是受了“爱情篇”的影响,产品特色也没有得到突出和强化。
  相比于法式奢侈品的优雅浪漫,有人评价意式奢侈品为“浓厚苦涩却又回味无穷”,是世俗(现代)与古典的碰撞。本可以赋能品牌的发源地文化,不但没有在广告中得以凸显,而且还被误解了。
  扔掉了色彩特质,忽略了意式风情,宝格丽的广告便失去了灵魂。

三个没有故事的青春故事


  讲故事虽然难,但在互联网时代,这应该是品牌的基本功。宝格丽号称本次系列广告是微电影,实则离真正的微电影相差十万八千里,最多算是短视频广告。最基本的,作为微电影,要有连贯完整的故事情节,应该富有吸引力,甚至能感染人。但在宝格丽的三支片子中,只有脱离生活的片段拼凑,琐碎的回忆闪现,以及尴聊的旁白。
  有网友表示:“毫无代入感,我那时候还在为高考忙碌。”我们的问卷,也证实了这一点。43%的人表示“没有共鸣,十八岁时还没有那么多觉悟”。如此低的认可度,不会讲故事是主要原因。
  除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还与人物形象塑造和群体认知不到位有关。故事的主角应该有血有肉,甚至是多面立体的,不该是刻板抽象的。可在宝格丽的三个故事中,主角甚至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在“滑板篇”的独白中,甚至还刻意否定了世俗下长发、温柔、害羞的女孩形象。这完全没必要。认为短发与滑板才是个性,又何尝不是一种刻板?

成功对话的前提是懂他们


  宝格丽的新尝试之所以无疾而终,表面看是缺一个好剧本,本质上是用心不够。与年轻人成功沟通的密码是懂他们。
  年轻人本质仍是孩子,做事随心,足够“任性”,甚至三观未定,故而复杂善变。面对这样一活力群体,品牌最好深入其中,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说教的家长。
  比如,在真正了解了群体特质后,不同定位的品牌,可以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走温情路线的品牌,可以试试“佛系派”的沟通姿态;激情阳光的品牌,不妨来次“野心努力风”的演绎方式;逗逼亲民的品牌,不妨来个“乐天派”的无厘头幽默。
  总之,好广告源于生活。简单化的标签是无益的。要想成功沟通,营销人就要深入“群众”,捕捉纷繁生活中的细节,洞察浮华背后的深刻,真正做到懂他们。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广告系
其他文献
从追杀华为,到强买,美国的霸道行为倒逼着中国企业营销必须从“过去时”走向“将来时”,真正将技术和产品创新放到营销的中心位置,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全球化道路。  中国企业营销再次进入了新质变周期。那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或观点  观点一:企业终究应该经营什么?  一个曾经十分流行的“金句”是: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卖品牌不如卖资本。  这也的确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眼中的真经。品牌固然重要,但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却并不必
期刊
在屈臣氏、万宁这样的终端最容易观察到消费者的变化,无论导购再怎么笑脸相迎,步步紧跟地介绍想推荐一款产品,消费者大多很冷漠,径直走到某个货架前,拿起某个产品翻到背面开始看成分表。  导购慌忙说:“这款产品卸妆效果很好,温和又干净,今天还可以参加店铺满199元减100元的活动呢,带一件吧!”  消费者淡定回应:“PEG-12月桂酸酯成分这么靠前,太容易致痘了,不适合我这种痘肌。”  导购:“……”很有
期刊
“95后”插画师目一这几年为国潮美妆烧了不少钱,最初是从2016年故宫胶带入坑。宫廷风胶带装饰口红外壳的操作刷遍各大社交媒体,当时,自诩时尚风向标的目一为不少朋友制作过这种最为原始版的国潮口红手作。这个操作打开了故宫的彩妆之路,也为化妆品行业的国潮风开了一扇门。仍在加温的国潮风美妆  经历了“自助”阶段的国潮风爱好者们,很快为故宫文创与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合作推出的故宫口红买单了,预售秒空。故宫旗下
期刊
No.1喜茶, 我已經帮你@了元气森林  近日,喜茶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上线喜小茶瓶装汽水,产品主打0脂、0糖。  时说新语:  “汽水就喝喜小茶,0糖0脂顶呱呱”,不得不说这条官方宣传语还挺上口,有好事者已经留言:你让元气森林往哪站呢?喜茶和元气森林终究要见面PK的。  从开卖首日的战况来看,喜小茶气势汹汹。当天,喜小茶汽水进入薇娅直播间,25000箱30万瓶汽水瞬间抢空。官方宣布喜小茶将会
期刊
管理者最常见的错误在于:把自己的认知错当成商业逻辑,把企业战略解读为个人管控员工的工具,夸大自己管理思维的合理性和推广运用它的正当性。  其实,商业逻辑、企业战略和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不同的功用。商业逻辑作用于市场。市场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新技术催生新生活方式、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但市场永远由供需构成,竞争成败永远取决于差异化优势和效率。即是说,市场在变,但商业的本质不变,这个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在郑州做冻品食材批发生意,他的客户全部是宴会酒店。这种渠道选购的食材,必须方便烹饪,一蒸、一炸、一煮、一炒,就可以快速、大量出菜。宴会招待对出菜速度要求很高,假设一家酒店接了100桌的喜宴,按每桌8人的标准,厨师必須在宴会时间准备出800人的饭菜。所以,宴会酒店选择产品,和其他快消品行业有很大不同。  有一天,一位做牛排的业务员,找到我这个朋友,希望朋友能够代理他的牛排。牛排真的很不
期刊
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企业实施特许经营工程、构建特许经营体系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出口减少,刺激内需的中国经济政策呼唤特许经营。受疫情影响,我们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大规模减少,在此情形下,刺激内需尤为重要。  2.国外企业会将在中国实施特许经营作为救命稻草。中信证券研报称,中国5月经济延续复苏,5月服务业增长已回到正增长区间,预计到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可以恢复至疫前水平。显然,特许
期刊
每一年的夏天,啤酒都以其独有的魅力称霸各大城市角落,成为消费的宠儿。于是,各类美食(龙虾、烧烤之类)、旅游、音乐、房产等,纷纷搭台邀约啤酒这个当仁不让的主角,一起为市民奉献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大戏。其中,有政府背景的,有企业自办的,还有众多民间资源整合举办的,在看似热闹的啤酒美食节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笔者就接触了一起啤酒美食节失败的鲜活案例。  几个电视台工作的同志,看见不少地方都在搞各类啤酒节
期刊
回顾淘宝走过的17年,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PC时代,从2013年到今天的7年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10月,时任阿里CEO的陆兆禧宣布“all in无线”,从全集团各事业部抽调精兵强将到手机淘宝部门,以期抢夺移动互联时代的入口。阿里决心将手机淘宝打造成为航空母舰级App,因此所有无线相关的项目一律优先批准,给足预算支持。到了2016年3月29日,淘宝卖家大会上
期刊
任正非在2011年年初公司市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华为公司过去的成功,能不能代表未来的成功?不见得。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成功也有可能导致我们经验主义,导致我们步入陷阱……时间、空间、管理者的状态都在不断变化,我们不可能刻舟求剑,所以我们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能不能成功,在于我们要掌握、应用我们的文化和经验,并灵活地去实践,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那华为的发展史又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