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成功不可复制,我们为什么还要学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正非在2011年年初公司市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华为公司过去的成功,能不能代表未来的成功?不见得。成功不是未来前进的可靠向导。成功也有可能导致我们经验主义,导致我们步入陷阱……时间、空间、管理者的状态都在不断变化,我们不可能刻舟求剑,所以我们的成功是不可能复制的。能不能成功,在于我们要掌握、应用我们的文化和经验,并灵活地去实践,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常说“以史为鉴”,那华为的发展史又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经验呢?

全球化眼光


  作为华为全球化的亲历者陈攀峰,他对华为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华为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看法。”曾是西班牙电信拉美CTO的古斯塔沃(Gustavo),他说华为在通信行业引领了全球,结束了西方人的技术垄断,也彻底改变了高科技行业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同时中国的发展也太快了,当初华为拓展西班牙电信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制造就是低质低价,选择与华为合作不会有好的商业价值,但事实证明,中国人的勤劳、好客和智慧在华为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华为既改变了大家的认知,也为西班牙电信这样的跨国运营商客户创造了成功的商业价值。
  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全球化是以世界为中心,利用全球的优势资源为全球市场服务,而国际化是以中国为中心。”2020年,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中国将进一步引领全球化的浪潮。时代在呼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沿着华为的足迹走向全球化,并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
  华为的全球化进程并非是近一两年才开始的,但华为所具备的巨大能量真正被大众所认知,应该是华为公布“备胎计划”的那一刻。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华为也升级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标杆、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同时亚洲企业全球化的标杆,无论是索尼和三星的全球化,还是华为的全球化,都与其创始人的高瞻远瞩的全球化战略密不可分。
  同时“备胎计划”也给所有的企业管理者上了最好的一课,就如任正非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一直引领着华为前进的脚步,2012年就开始打造的备胎一夜转正,面对美国的打压,毫无惧色。由此,任正非才毫不避讳地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说出:“我们也能做和美国一样的芯片,但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我们不会轻易狭隘地排斥美国芯片,要共同成长。但是如果出现供应困难的时候,我们有备份。” 任正非的魄力来自自己的核心技术,可谓底气十足,进退有度。
  时代在呼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拥有华为一样的全球竞争力。

“蓝军”文化


  随着华为越来越多地暴露在人们视野下,大家发现,华为的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它不光要学习他人的优秀之处,还要反思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反思作为一个研究项目,形成长期机制坚持下去的,仅有寥寥几家公司,华为就是这样一家公司。
  华为在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如何打败华为的部门,号称华为“蓝军”,来反思公司的不足与危机。在华为人力资源的研讨班上,无论各位公司管理者职级多高,都以普通学生身份一视同仁,大家努力学习,畅所欲言。



  在华为的内部刊物上,也时常可以看到员工勇于暴露问题、剖析自己,把经验教训与大家分享的例子。任正非就曾在华为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该文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用于整个行业,而且后来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事实下被广泛传播。可见,华为是一个危机意识非常强的企业。
  也正是因为这种鼓励员工自我批评、自我否定,防止经验主义的倡导,从而实现了华为一次次的升华。

智能化供应链管理


  “备胎计划”,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说明了供应链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未来企业的竞争,很有可能是供应链生态的竞争,不是看你单个企业的业务能力有多强,而是看你企業的“朋友圈”有多厉害,看你企业的全球化资源配置强不强,看你企业编织的供应链生态网络牢靠不牢靠。
  以华为手机为例。大家可能不知道,在你拿到一部华为手机之前,它已经绕地球大半圈了,跨越了北美、欧洲,再到亚洲。近两年来贸易战愈演愈烈,在美国针对华为采取种种不当举措的背景下,华为还能保持供应链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公司业务的增长,就体理了华为供应链的实力。
  如今,华为的数字化供应链已经逐渐变为主动型的、价值创造式的智能供应链。华为数字化供应链的运营已不再是被动地支持和服务,而是主动地创造价值,包括在业务运营方面产生价值,在用户运营方面通过用户体验、客户订单创造价值,在产品运营方面通过持续优化创造价值。被动地支持和服务式的供应链运营,已经不再适合当下时代的发展。
其他文献
疫情影响了不少行业,但小家电的市场却爆发出更惊人的潜力——从果蔬破壁机、手持挂烫机再到煎烤一体机、三明治机……越来越多的小家电开始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奥维云网(AVC)监测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破壁机、台式电烤箱等小家电的零售额同比上升67.8%。  而在“618”大促期间,摩飞电器销售额超1亿元,其中摩飞多功能锅、摩飞刀具砧板消毒机、摩飞食物烘干机销量稳居各品类第一,爆款榨汁机更是热销9万+台。短短
期刊
从追杀华为,到强买,美国的霸道行为倒逼着中国企业营销必须从“过去时”走向“将来时”,真正将技术和产品创新放到营销的中心位置,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全球化道路。  中国企业营销再次进入了新质变周期。那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或观点  观点一:企业终究应该经营什么?  一个曾经十分流行的“金句”是: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卖品牌不如卖资本。  这也的确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眼中的真经。品牌固然重要,但卖产品不如卖品牌却并不必
期刊
在屈臣氏、万宁这样的终端最容易观察到消费者的变化,无论导购再怎么笑脸相迎,步步紧跟地介绍想推荐一款产品,消费者大多很冷漠,径直走到某个货架前,拿起某个产品翻到背面开始看成分表。  导购慌忙说:“这款产品卸妆效果很好,温和又干净,今天还可以参加店铺满199元减100元的活动呢,带一件吧!”  消费者淡定回应:“PEG-12月桂酸酯成分这么靠前,太容易致痘了,不适合我这种痘肌。”  导购:“……”很有
期刊
“95后”插画师目一这几年为国潮美妆烧了不少钱,最初是从2016年故宫胶带入坑。宫廷风胶带装饰口红外壳的操作刷遍各大社交媒体,当时,自诩时尚风向标的目一为不少朋友制作过这种最为原始版的国潮口红手作。这个操作打开了故宫的彩妆之路,也为化妆品行业的国潮风开了一扇门。仍在加温的国潮风美妆  经历了“自助”阶段的国潮风爱好者们,很快为故宫文创与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合作推出的故宫口红买单了,预售秒空。故宫旗下
期刊
No.1喜茶, 我已經帮你@了元气森林  近日,喜茶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上线喜小茶瓶装汽水,产品主打0脂、0糖。  时说新语:  “汽水就喝喜小茶,0糖0脂顶呱呱”,不得不说这条官方宣传语还挺上口,有好事者已经留言:你让元气森林往哪站呢?喜茶和元气森林终究要见面PK的。  从开卖首日的战况来看,喜小茶气势汹汹。当天,喜小茶汽水进入薇娅直播间,25000箱30万瓶汽水瞬间抢空。官方宣布喜小茶将会
期刊
管理者最常见的错误在于:把自己的认知错当成商业逻辑,把企业战略解读为个人管控员工的工具,夸大自己管理思维的合理性和推广运用它的正当性。  其实,商业逻辑、企业战略和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是三个不同层面的概念,有不同的功用。商业逻辑作用于市场。市场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新技术催生新生活方式、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但市场永远由供需构成,竞争成败永远取决于差异化优势和效率。即是说,市场在变,但商业的本质不变,这个
期刊
我有一位朋友,在郑州做冻品食材批发生意,他的客户全部是宴会酒店。这种渠道选购的食材,必须方便烹饪,一蒸、一炸、一煮、一炒,就可以快速、大量出菜。宴会招待对出菜速度要求很高,假设一家酒店接了100桌的喜宴,按每桌8人的标准,厨师必須在宴会时间准备出800人的饭菜。所以,宴会酒店选择产品,和其他快消品行业有很大不同。  有一天,一位做牛排的业务员,找到我这个朋友,希望朋友能够代理他的牛排。牛排真的很不
期刊
为什么说现在是中国企业实施特许经营工程、构建特许经营体系的最佳时期?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出口减少,刺激内需的中国经济政策呼唤特许经营。受疫情影响,我们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大规模减少,在此情形下,刺激内需尤为重要。  2.国外企业会将在中国实施特许经营作为救命稻草。中信证券研报称,中国5月经济延续复苏,5月服务业增长已回到正增长区间,预计到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可以恢复至疫前水平。显然,特许
期刊
每一年的夏天,啤酒都以其独有的魅力称霸各大城市角落,成为消费的宠儿。于是,各类美食(龙虾、烧烤之类)、旅游、音乐、房产等,纷纷搭台邀约啤酒这个当仁不让的主角,一起为市民奉献一出出精彩纷呈的大戏。其中,有政府背景的,有企业自办的,还有众多民间资源整合举办的,在看似热闹的啤酒美食节背后,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笔者就接触了一起啤酒美食节失败的鲜活案例。  几个电视台工作的同志,看见不少地方都在搞各类啤酒节
期刊
回顾淘宝走过的17年,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PC时代,从2013年到今天的7年移动互联网时代。2013年10月,时任阿里CEO的陆兆禧宣布“all in无线”,从全集团各事业部抽调精兵强将到手机淘宝部门,以期抢夺移动互联时代的入口。阿里决心将手机淘宝打造成为航空母舰级App,因此所有无线相关的项目一律优先批准,给足预算支持。到了2016年3月29日,淘宝卖家大会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