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孕妇孕期知识认知水平及产检依从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寻如何提高二胎孕妇孕期知识水平及产检依从性。方法:采取数字表法将286例二胎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接受反馈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及产检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及产检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对于二胎孕妇而言,反馈式健康教育尤为必要,可强化孕期知识,定期参加产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二胎孕妇;反馈式健康教育;孕期知识;产检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91-01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广泛推广,二胎孕妇越来越多。大多数孕妇自认为自己拥有初产经验,并未过于担忧二胎风险,进而不注重产前检查[1]。然而,二胎孕妇及家属对于孕期及产后相关知识只是来源于经验,对孕期保健知识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风险意识较为匮乏,往往忽略了孕期常规产检,这无疑是增加了不良妊娠的风险,不利于母婴生命健康。因此,二胎孕妇健康教育尤为必要。对此,本研究提出反馈式健康教育,现将整个内容及流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0年12月定期建卡产检的二胎孕妇286例。(1)纳入标准:二胎孕妇;单胎;具备正常阅读及理解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孕期存在重大心理应激事件;多胎孕妇;具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等;精神障碍,智力发育不健全,表达困难以及沟通障碍等;拒绝参与本研究。采取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中平均年龄为(32.04±3.11)岁,平均孕周(9.37±0.21)周;观察组中年龄为(31.21±4.53)岁,平均孕周(9.42±0.29)周,对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进行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耐心地讲解孕期知识,并加强饮食及运动干预,嘱咐孕妇积极遵守。观察组则接受反馈式健康教育,由我院拥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士长与护士构成反馈式健康教育小组,组长一职由护士长担任,整个小组成员集中学习孕期保健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孕期知识掌握情况及定期产前情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孕妇第一胎妊娠及分娩情况,制定反馈式健康教育方案。具体为:①基于孕妇个性兴趣爱好,指导孕妇合理搭配饮食,预防出现严重孕吐的的情况。如果孕妇孕妇十分严重,且无法进食,需及时静脉补充营养。同时,反复向孕妇强调合理饮食对自身及胎儿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对孕妇错误认知进行有效纠正;②耐心地讲解健康指导及保健相关知识,着重强调产检时间与地点,并发放健康指导宣传手册。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每日产检孕妇电话进行查询,提前一天开展电话督导,嘱咐其及时到医院接受产检。③借助视频、讲座、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妊娠期合并症的不良影响,并系统、全面讲解与指导孕妇日常生活保健知识、自我护理知识等。同时,细致讲解孕妇瘢痕子宫妊娠的危险性,并嘱咐这一类孕妇定期产检,预防出现子宫破裂、出血等不良症状;④对教育效果进行跟进,每周评估与反馈健康教育效果,了解孕妇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接受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及时、针对性调整。
  1.3观察指标
  采取本院自拟孕期认知水平调查表,测试两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测试内容设计有母婴营养膳食、孕期危险状况、产检时间、妊娠及分娩、常见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每一项内容最高分为25分,分值越高说明其认知能力越强。同时,对两组孕妇产检依从性进行如实统计,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产检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病例样本所有数据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以率和均数差分别表示对应资料,若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2.1两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孕妇孕期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孕妇产检依从性比较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检依从性更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健康教育是目前患者了解疾病与治疗相关信息的主要路径,可促使患者重视疾病,调动健康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临床工作中[2]。现代医院中,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二胎孕妇护理中,可基于孕妇文化水平、孕期知识掌握度评价结果,并经过提问时反馈疾病知识接受情况开展再教育活动,进一步补充与丰富孕妇孕期知识。同时,这一种健康教育方式可从孕妇认知、情绪及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基于家庭结构及生活习惯,制定针对性合理的妊娠自我护理计划,对孕妇孕期自我饮食、自我监护及体重增长控制能力予以强化,定期产检,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缓解孕妇各种顾虑,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健康。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反馈式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妇产科广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易长虹,王俊凤,邹敏珍.反馈式健康教育对二胎孕妇保健知识掌握水平和产检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7):961—962.
  [2]钟莉玲,冯琳,罗旺启.反馈式健康教育在二孩孕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0,55(11):1270—127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儿童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0例3~12岁儿童包茎患儿,应用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5)min,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出血。术后3例患儿系带创口处有少量出血,予加压包扎后出血自行停止。5例患儿系带处有吻合器自行部分脱落后包皮开裂,不必缝合,予包扎处理。平均术后3周复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000例,如实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4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其中,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头孢他啶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给药途径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推注、肌肉注射。结论:临
期刊
摘要:随着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利用微型化诊疗机器人进行体内成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胶囊内窥镜,又称胶囊内视镜或胶囊内镜,是一种能够进入体内进行医学探查和治疗的医疗仪器,具有无创、微型化、智能化等优点,是体内介入检查与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出发,对胶囊内窥镜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消化道,胶囊内窥镜,专利技术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2019年4月~9月为对照组94例;2019年10月~2020年3月为试验组106例)。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试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要药水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正确率90.57%高于对照组56.38%(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行QCC护理,试验组行QCC护理,内容如下;  (1)组
期刊
摘要:会阴神经痛是一种无器质性病变、很难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慢性阴道、外阴、肛管和会阴区剧烈疼痛。目前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分析1例抑郁合并会阴神经痛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讨论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抑郁;会阴神经痛;脊髓;电刺激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406-01  目前针对会阴神经痛药物及神经介入是慢
期刊
摘要: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放疗为基础的治疗方式是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更为精确的放射治疗,如调强放疗技术的普遍应用,以及更为科学的综合治疗策略的积极开拓和使用,近年来鼻咽癌治疗的疗效有了显著提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目前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手段为再程放射治疗、化疗、手术,抗EGFR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近几年研究热门,在复发鼻咽癌患者中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的价值。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案中随机抽取80例,均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检查情况。结果:通过尿动力学检查,60例患者被确诊为膀胱出口梗阻(BOO)、10例逼尿肌严重受损、5例无梗阻、5例疑似梗阻。通过针对性治疗三个月后,患者BC、PV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VMCC、Qmax、
期刊
摘要:肝衰竭患者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免疫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多病症症,而继发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常成为病情恶化的诱因,也是疾病迅速进展并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肝衰竭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同时需要合理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关键词: 肝衰竭;感染;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73-01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预防及治疗。方法 以2020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所收录的62例中年妇科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保健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预防保健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预防保健后,观察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中,主要进行基
期刊
摘要:与其他科室相比,精神科中的患者具有特殊性,该科室患者噎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如何降低噎食发生率是该科室医护人员的一个重点方面。本文旨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临床经验对噎食进行概述,以分析现阶段导致噎食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有效保障患者进食安全,降低噎食发生率。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噎食;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