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2019年4月~9月为对照组94例;2019年10月~2020年3月为试验组106例)。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试验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要药水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正确率90.57%高于对照组56.38%(P<0.05)。结论:该方式在患者提高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正确率;眼药水;品管圈活动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405-01
  滴眼药水为眼科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正确的滴眼药水可将治疗效果提高,但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行滴眼药水的正确率并不高,故而易提升并发症发生率,延缓恢复时间,针对此问题我院纳入品管圈活动护理[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的小团体,依照特定的科学程序将工作现场、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解决,并行全面持续性质量管理改进。为此,本次旨在分析QCC在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总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2019年4月~9月收治9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106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由男性50例、女性44例组成,年龄区间18~61(39.5±6.4)岁,病程4~7(5.5±0.8)d;试验组中由男性57例、女性49例组成,年龄区间19~62(40.5±6.5)岁,病程5~8(6.5±0.9)d,两组患者从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行QCC护理,试验组行QCC护理,内容如下;
  (1)组建QCC小组:在护理人员均自愿自主的原则下,组建以10名成员的QCC小组,以工作经验、资历等选出圈长,之后依据各圈员能力、特点进行有效分工,每月定期开会,次数2次以上,时间每次0.5~1.5h。
  (2)选定主题:圈员将工作中出现且发现的问题列成表格,并依据问题的重要性、急迫性、可行性等进行打分,将分数最高的问题列为当前急需解决问题,根据结果将“如何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作为本次护理的主题。
  (3)现状、原因分析:多数患者现状存在眼药水未正确滴入结膜囊内现狀,以及部分存在眼药水瓶口被污染等现象。对现状存在原因进行总结:①滴眼药水之前并未洗手;②眼药水滴入部位、位置不正确;③对眼药水瓶口造成污染;④未按照医嘱规定时间滴眼药水;⑤顺序不对。依据分析原因,找出不正确重点,针对性进行改善。
  (4)健康宣教:①书面教育:制作温馨提示,将滴眼药术前的洗手作为重点,并制成健康教育图片,贴在每位患者床头或是服务指南手册中,便于患者谨记与阅读;②入院指导:待患者顺利入院后,责任护士可依据患者文化程度、年龄、家庭资料等情况行个性化宣传,并给予书面、口头健康指导,并给予正确滴眼药水姿势手册,例如,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左手呈握拳姿势,将拇指隐藏,左手食指根部将下眼睑拉开,药瓶放在右手,呈执笔姿势,将右手小指贴近左手小指根部,高度大概为1~2cm,防止眼药瓶触碰眼睛与睫毛,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③责任护士每日早上对患者改良后的眼药水滴入方式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④护士长利用晨会交接班对患者掌握情况进行定期抽查,以便患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宣传主动性提高。
  (5)加强护士人员的考核与培训:①自2018年10月起,定期每季度对护理人员改良滴眼药水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百分制,90分以上包含90分列为合格;②连续三个月对新入职护理人员滴眼药水操作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与上述一致;③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多媒体、情景模拟等方式对护患之间的交流进行学习,以便将自身沟通技巧提高。
  (6)加强宣教:针对患者不良生活行为,告知其危害性,并告知勤洗手、药物滴入前的洗手的重要性;②除去原有洗手池,可在病房内放置快速洗手液,以便向患者提供多种洗手方式,并教会患者对洗手液正确使用;③责任护士若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药物滴入前未洗手,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提醒。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滴眼药水正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形式描述,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确率
  试验组正确率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QCC活动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实施的一项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中应用该方式,可帮助QCC小组圈员提高对团队的理解,将自身、集体优势提高,快速有效解答当下问题,同时还可帮助圈员在团队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提高自身专业素养[2]。其次,QCC所实施的每项步骤都需圈员共同参与,通过本次活动,可将圈员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缰绳。最后,在QCC活动的应用中,还可将远远自身价值得以提高,令其的达到满足、成就感,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对自己服务要求,提升护理质量。
  本次QCC主题是将“如何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为重点,首先依据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其中将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监督服务、如何正确滴入眼药水、遵守医嘱等作为重点内容,进一步在实施措施过程中将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提高。除外,QCC活动还对滴眼药水方式作出了改良,应用泰式滴眼药水方式以便将眼药水瓶口被污染发生率降低,同时提高滴入结膜囊准确率。
  本次结果中,试验组正确率对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提示,QCC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行滴眼药水正确率。
  综上,QCC对于自行滴眼药水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提高正确率,适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明利, 吴武梅, 邹红. 品管圈在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20, 27(1):98-100.
  [2]高雪丽, 宋轶颖, 王妃,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眼科住院患者眼药水漏点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2020, 5(20):79-8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84-01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的进一步界定,外科手术方法是指使用器械对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创伤性或者介入性治疗或处置的方法[1]。根据外科手术方法的应用情境,分为治疗目的的外科
期刊
摘要:钙卫蛋白是一种由S100A8与S100A9蛋白聚合形成的异源二聚体,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表达,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在血液、粪便、尿液、关节液等体液及黏膜皮肤、肾脏等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钙卫蛋白表达升高,其中以粪钙卫蛋白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得较为深入。钙卫蛋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阐明将为自身免疫
期刊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社會各阶层越来越重视医院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其不仅是推动医院长效发展、增强社会公信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净化医务工作人员初心、保持历史责任感的具体措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基础,深化员工党性思想,并对其思想政治作风进行一定约束。基于此,本文依据医院作风建设基本要求,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作风建设中的作用于实施路径,希望能进一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确保医院思
期刊
摘要:卵巢高反应是指在促排卵期间,对促性腺激素过度敏感,出现卵泡过多发育的情况,容易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目前对于卵巢高反应暂无统一标准,卵巢高反应常见人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瘦弱且体重指数较低的患者。目前有研究指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能够降低PCOS患者OHSS发生率,已经在临床获得一定认可,但作用机制与应用仍存在一定争议。  关键词:拮抗剂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77-01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局势,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加快,都催生出了新的养老局面。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结构退化,也更容易患上各类慢性疾病,高速增加的高龄人口数量即将面临着老年医疗和长期照护资源问题的挑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为家庭式养老,但是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家庭
期刊
摘要:近期本院收治了1例肩胛骨骨折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首先行“左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较好,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再行“左侧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切口定期换药,复查左肩关节正位见骨折端对位对线满意,内固定物位置良好。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5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388-01  新冠病毒肆虐中国,荼毒世界,侵害人类机体,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中国防治新冠病毒,采取应急措施,广泛组织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使疫情大有好转,向战役获胜更进一大步。我们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作用,我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治病毒第一线站岗值班,体会深刻,把大学里学到的医药知识,在实践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儿童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120例3~12岁儿童包茎患儿,应用一次性使用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5)min,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出血。术后3例患儿系带创口处有少量出血,予加压包扎后出血自行停止。5例患儿系带处有吻合器自行部分脱落后包皮开裂,不必缝合,予包扎处理。平均术后3周复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000例,如实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4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其中,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头孢他啶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给药途径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静脉滴注、口服、静脉推注、肌肉注射。结论:临
期刊
摘要:随着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利用微型化诊疗机器人进行体内成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胶囊内窥镜,又称胶囊内视镜或胶囊内镜,是一种能够进入体内进行医学探查和治疗的医疗仪器,具有无创、微型化、智能化等优点,是体内介入检查与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专利数据,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出发,对胶囊内窥镜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消化道,胶囊内窥镜,专利技术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