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误区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多媒体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之中,这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多媒体恰恰包含声音、色彩等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把教材中的客观事物或历史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生动、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依据课本内容制作课件,将学生引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在讲授“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利用电脑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相关知识。这种形式比教师口头讲解的效果好得多,学生在看完课件后马上就会翻看课本,了解具体史实,从而顺其自然地将精力投入学习。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本应是学习的主体,但现实情况却是,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那么,历史教师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此,我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不再是教与学的简单叠加,而是逐渐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历史课堂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以一种民主的姿态面对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讲解“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们的影响。这样就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突破教学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则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强化学生感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对于“西安事变”这部分内容,国内各派别所持态度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对此,我播放了以下几个电影片断:①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②宋美龄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而斡旋;③何应钦兵围西安,轰炸渭南、华县;④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西安调停;⑤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然后我提问学生:张学良、杨虎城既然实行“兵谏”,但为什么不处决蒋介石?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为什么宋美龄希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西安事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学生结合电影片断,经过思考,很容易就回答出了上述问题,弄清了国内各派别对“西安事变”所持的态度,从而掌握了这一难点知识。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误区
  就目前而言,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谨防走入误区。
  1.多媒体技术是可有可无的。
  历史是过去的事情,而过去的事情是无法重现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借助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将历史事实展现出来,可见多媒体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并非可有可无。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代替传统教学手段。
  任何技术都不是万能的,多媒体也不例外。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有优越性,但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舍弃教科书,一味追求课外“新史料”。
  有的教师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往往花很多时间去搜集课本上没有的资料,反而忽视教科书上本来就有的资料。这不仅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脱离了课本,不利于学生对教材的领会和把握。因此,教师要处理好课本资料与课外资料的关系,紧紧围绕课本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其他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乡土地理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作参考,為教学创设一个浓厚的乡土氛围,从而有力地激励学生自主地学习乡土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案例  【案例】天气和气候探究(以赣榆县为例)
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放在三维目标之首。近年来,唐河
多年的高考历史复习工作使我认识到,历史教师在复习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巩固旧知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我在历史复习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一、 认清高考新形势,确定复习重点  在新学期伊始,我利用高考考情分析会、教研组和备课组研讨会等,不断认识高考新形势,为复习工作提供宏观指导。在此基础上,我还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集体协
当前社会中的不良诱惑越来越多,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要想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打造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对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提高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对思
应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1983-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历史内容的不断充实,初中历史教学迫切需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历史教师要努力摒弃以前的陈旧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观念、方法,不断与新课标的理念接轨。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主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可以有效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上,营造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主题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主题式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与主题内容
公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果建设部门能够提高路面建设质量,那就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而当前对沥青路面使用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高温,一旦沥青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急诊护理
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共性的发展,而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只关注考试成绩,不关注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以点拨为主,尊重学生体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历史课堂变得高效。  一、点拨为主,引导自主探究  传统的历史课堂,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都会慢慢丧失,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非常不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