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优化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无论是蒙语授课的学生还是汉语授课的学生,都需要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具备多方面的汉语应用能力。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也可以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创新性的进一步延伸。因此,本文根据民族地区蒙语授课生汉语文课程标准需求,明确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的重要性,解决课内书写教学的困惑,以此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127-01

1.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的现状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汉语课程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种语言课堂。随着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不管是政策倾向,还是教学条件倾向上,都展现了较好的发展事态。这样,在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双语教学”方式,协调好蒙语文和汉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另外,如何在学好母语的前提下,提高小学汉文字书写的规范性,成为当前蒙语授课生需要思考的重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第一,教学方法上对汉文字书写重视程度不足。在传统的理念下,学校往往是将升学率放置到第一位。少数民族的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课业知识,还需要学习蒙语文和汉语文两种语言课程。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考试分数的高低进行构建,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第二,学生的汉文字的书写能力还有待提升。从目前的形式上看,大部分的教学方式,还处于填鸭式的书写教学方式,这样不利于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第三,家长不重视学生书写规范的提升,蒙语授课学生反映,在书写的时候,经常按照自身的语言形式进行书写,最终形成蒙语文能力与修养。

2.蒙语授课小学汉文字书写教学优化策略
  (1)培养学生的书写的兴趣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蒙语授课生想要学习好汉文字,那么就需要在兴趣的基础上,构建书写教学课程。一是,可以使用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例如,王羲之的临池学书,可讲述清水池变成墨水池的过程。另外,还有岳飞在沙子练习字的典故。在这些故事当中,蒙语授课生就可以激发自身的书写兴趣,讲述汉文字书法的文化与宝藏让蒙语授课生感觉到民族自豪感,感受到汉文字书写的重要性。二是,可以使用参观浏览的方式,激发蒙语授课生的书写兴趣。例如,蒙语授课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大好山河当中留下的文字或者是书法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蒙语授课生的汉文字书写的兴趣。三是,竞赛的方式。蒙语授课的时候,使用竞赛的方式,不仅可以鼓励蒙语授课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汉字书写比赛,还可以获得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第四,可以使用办展览的方式。定期举办蒙语授课生的书写评比展,这样学生就可以增加兴趣,形成良好的书写氛围。第五,作业评比的方式,针对于书写较好,较为规范的学生,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奖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书写教学融入到作业当中。
  (2)教給学生观察汉字的方法
  一是,蒙语授课的时候,需要注意生字的教学。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汉字的一笔一画都需要拆分的七零八落。这个时候,就需要研究字形和结构,按照主要的偏旁部首,看清楚笔画的组合。二是,蒙语授课的时候,需要观察笔画。汉文字的笔画似乎存在6种基本的笔画和20多种复合性的笔画。在不同的汉字当中,需要注意的是长点或者是短点、中点、左右点等微小的变化。蒙语授课生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汉文字书写的正确和美观。三是,需要观察结构。汉字可以分为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独体字结构等。根据不同的特征,书写的顺序是不一样的。另外,大小上也不可以随意的进行更改,按照不同的结构更换书写的规律。第四,需要观察字的偏旁部首。例如,好偏旁是女,书写的时候,很容易写成女子,所以需要注意。
  (3)注重书写教学时候的引导
  一是,需要提高蒙语授课教师的示范性。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做到书写规范,板书工整、美观,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汉文字书写环境。二是,需要严格的要求蒙语授课生的良好汉文字书写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少字迹工整的学生,也会发现不少字迹潦草的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树立文字标杆,严格的要求学生写好文字,及时的纠正错误,这样就可以在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中,规范汉文字的书写。
  在汉语课程的设置上,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对学生的普通话还有汉字的书写规范化进行有效的构建。这样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素养。蒙语授课学生汉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字义就是提高学生的汉文字书写能力,对提高蒙语授课学生汉语文能力展现了现实性的意义和实践性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培养蒙语授课生全部成为书法家,而是需要将汉文字写的合乎规格,端正,养成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欧阳明昆,钟海青.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三个中越边境县的实地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6(02)
  [2]易红郡,张潇.自由·幸福·教育: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三要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5)
  [3]张龙,欧以克.民族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2(06)

其他文献
摘 要: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才能有效驾驭课堂;学生上课前要充分预习,才能针对重难点问题有的放矢,提高听课效率。同时,课前预习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现象,甚至有时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关键词:预习;现状;建议;内容;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不只是一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的学科,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本文主要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组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
摘要:历史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征,需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拓展知识内容,扩大学生的眼界。历史教学和乡土文化存在着天然而又密切的关联,乡土资源当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与民族智慧,同时乡土资源还具备鲜明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知识性特征,可以为学生补充拓展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唤起学生报效与建设家乡的责任与使命感。初中历史教学要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注重在历史教学当中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将乡土资源作为历
摘要: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有层次。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对学习没有很好的方法,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学习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对日后的学习也不利。根据时代的全方位实施的目标,对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提高是有必要的。让学困生充分的了解數学知识,同时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学习。本文针对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措施。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摘 要:小学语文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要学好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尤其对小学生来说,阅读教学更有其特殊性,因为一个人记忆最好的时期就是小学阶段,这一阶段阅读的书籍,将会受益终生。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做一些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小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新方向。语文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等方面做出改变。实行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提升课堂质量,还能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元素结合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元素;结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语言知识水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本文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學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教学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