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即只偏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误认为谁的语文分数考得高,谁的语文素养就高,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实施,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而是在阅读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第二,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第三,在评价的方法上,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或活跃﹑兴奋、激动,或痛苦、冷漠、无动于衷的情绪,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达成的依据。第四,在教学上,要注重“练什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训练课。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必须把阅读训练的内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评价签赏能力和阅读技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语文将陪伴我们的一生,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三、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先是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在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之,学生的创造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唤醒学生的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变“传话式”教学为“参与式”教学
  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可以转化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让学生背诵词语解释,重点句子的含义,课后练习的答案,等等,教学过程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话”(或“受话”)式教学。在这种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掌握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的阅读课变得味同嚼蜡,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使阅读教学走向了异化。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参与式教学呢?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参与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前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从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认知和情感协调发展。
  2.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教师走进文本,就是要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有组织和引导的“底气”。要做到一读二想。读,就是要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想,就是要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哪些?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好,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留给学生宝贵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起“桥梁”。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文体阅读的基本知识,等等。
  3.抓“生成性”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参与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学生参与过程中生成。因此在参与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层的思考,提高参与式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总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1996年馆陶县种子公司从省农科院引进小麦新品种“衡4041”原种。在南徐村乡颜沃头村试种示范1210亩获得高产,受到农民的欢迎。据收获期调查测定结果,该品种大面积示范田平
<正>编者按: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在产能过剩和外需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下,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普遍偏低,一二
摘 要: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语言渲染、媒体辅助等手段创设出具体的、富有活力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积极地进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更好地理解、思考、运用知识。本文主要探讨一些创设良好教学情景的途径,如导渲染导入、角色模拟、寻味生活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景教学法 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语言渲染、媒体辅助等手
摘 要: 语文课以其显著的人文性特点,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更加突出,更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及时把握和灵活处理。教师如果能够及时捕捉意外的动态资源,并有效地交易利用,常常可以使课堂出彩。  关键词: 意外生成 动态资源 语文    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但有时一个意外的生成,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教师善于驾驭课堂不在于他的预设能力,而在于他的教育机智,在于他在课堂中能够及时捕捉动态资源,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化用,指的是在不改变原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情况下,通过话语形态的一定变动而将他人的研究成果化为己有,而不作任何说明。在中考写作过程之中,学生最头疼的便是材料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砖瓦,学生用什么来建造文章的高楼大厦?那么,材料从何而来呢?我以为化用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捷径。其一,化用的内容本身就可以成为素材;其二,化用可以使作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化底蕴。那么,作文中从何化用呢?和尚
铅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重要有毒重金属元素之一,它对机体各组织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毒性机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中的铅主要通过摄入途径进入机体,目前,有关长期低水平
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呈现出与新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课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只有深刻变化了的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
利用遗传工程培育优质高产小麦 昆士兰大学肯·斯科特教授等用外包抗除草剂基因的钨微粒辐射处理未成熟的小麦胚胎,培育的小麦不仅丰产且抗除草剂基因已在第二代麦苗中获得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巧妙设问,启发引导,“润物无声”,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自己独立思考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开启智慧。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追踪美点 各抒己见 答疑解惑 再造想象    语文教学中有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本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从“学会”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