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主创新创造传统产业新辉煌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71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有一项关键技术:飞船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返回时,能根据指令准确同步分离。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部件“连接分离机构”,就是由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研制的。
  在西气东输工程中,鞍钢和本钢拿出了国际最高水平的管线钢。
  在上海磁悬浮列车项目的竞标中,沈阳机床集团研制的磁悬浮列车轨道梁数控系统加工生产线击败德、日对手,一举中标,被称为中国机床行业的奇迹。
  大连造船新厂设计建造成功30万吨超大型油船,打破了日、韩等国在该领域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创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
  这些数不清的成就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可喜的信息——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辽宁传统产业在一度消沉之后,又重新昂起头来,再度在国家建设中唱起主角。
  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曾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国家的装备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辽宁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排在全国第一位。然而,改革开放以后,大批企业陷入困境,使辽宁老工业基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除体制性和机制性矛盾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落伍,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为改变工业落后的被动局面,辽宁扛起技术创新的大旗——
  
  升级技术——借“翅”飞翔
  
  大连瓦轴集团投资近十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世界一流的铁路轴承生产线。在技改的同时,瓦轴与大连理工大学等开展技术合作,企业的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轴承实验室。
  像瓦轴这样的技术中心,近年来一直是辽宁强化技术升级的重点。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引导的作用,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给予财政支持。为给传统产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省科技厅等部门积极组织实施省院校合作工程、产学研合作、海外学子创业周和民间资本与项目对接工程,许多企业由此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结成紧密的合作伙伴,找到可靠的技术依托,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现在,全省90%以上大中型企业都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一百余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共建企业技术中心。
  
  升级产品——重占高地
  
  鞍钢定下一条规矩: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意消化吸收,迅速形成自己的技术资源和创新能力。1780热连轧生产线是1999年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建成的,两年后,鞍钢自行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并于2004年全套输出济钢,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局面,从此国外向中国输出这套技术装备的要价直线下跌,从原先的80多亿元下降到40多亿元。自主创新使鞍钢成为国内第一家具有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
  而今,通过优化升级,辽宁在以机床和轴承为代表的基础类装备、以石化设备和重型矿山设备及输变电设备为代表的重大工程专用装备、以船舶和汽车及机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类装备、以新型潜水器和新型航空器为代表的现代军事装备、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等领域,具备了重大科技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的基础和能力。
  
  升级市场——再领风骚
  
  技术创新使沈阳机床集团在市场上如鱼得水、所向披靡,于是沈阳机床开始由内涵式发展向扩张式发展转变。2004年10月29日,沈阳机床成功并购有百年历史的老牌机床企业德国希斯公司,同年底重组素有“中国机床行业金牌出口基地”之称的云南CY集团,在实现“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创建世界知名公司”长远战略目标上迈出了关键一步。2005年,沈阳机床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5.5亿元,是1999年的近十倍。目前,沈阳机床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床开发制造商,并已进入世界机床行业十强。
  有实力,有市场,有效益,像沈阳机床一样,辽宁一大批企业成为行业排头兵——东北输变电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设备的制造、科研和出口基地;沈阳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沈阳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货车生产基地;大连冰山集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最大工业企业;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重机行业经营规模最大、劳动生产率最高、最具竞争力的企业;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也是国内造船企业中唯一进入国际造船企业前30强的企业;瓦轴集团的主要经营指标在中国轴承行业排名第一……
  (摘編自《辽宁日报》)
其他文献
2009年的一天,长寿工业园区,一份关于加强党组织服务作用的文件,送到一家外资企业党支部宣传委员杨华福的手里。  老杨咬着烟,开始皱眉:“我们连谁是党员都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何谈发挥服务作用?”  老杨的疑问,长寿区委领导也在琢磨。在长寿化工园区和晏家工业园区(现合并为长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已有上百家。尽管表明身份的党员就有500多人,但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却很难发挥出来。  搭台  20
网络反腐,人人都是“扒粪者”    2009年9月18日,“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写入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随后,中央党校出版的《中共党建辞典》正式收录“网络反腐”词条;10月28日,中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檢监察举报网站;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网络举报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真
夏季喝好八杯水  水是万能之药。夏天到了,办公室一族,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正常人每天平均耗水量为2500毫升,体内物质氧化可生水300毫升,故每日应补水2200毫升,包括饮食中的含水量。夏天每日补水应在3000毫升左右。科学喝水的时间表是:6:30:一夜睡眠,身体缺水,起床先喝250毫升水,帮助身体解毒;8:30:到办公室喝250毫升水,上班途中水分流失,这时补水特别重要;11:00
一日,朋友给我出了一道智力题:101-102=1,只能移动一个数字,使这个等式成立。  我坐在书桌前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一个答案。  我起身站在窗前,见窗外一只张牙舞爪的猫正把一只可怜的小鸟逼到了墙角。树上的一只鸟焦躁不安地飞起飞落。看样子,那只被逼到墙角的小鸟是它的孩子。往哪里逃呢?小鸟的前面是猫那凶恶的爪牙,后面和左右都是高墙。  正当猫向墙角的小鸟扑去时,只见小鸟奋力地扑打着翅膀,像直升机
3月24日,重庆市长黄奇帆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时说,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脱掉捆绑在农村户口上的“三件衣服”,我们的态度是,绝不让农民“裸着身体”出村。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为数不少的农民,因土地被占或其他原因,已农改非成了城镇户口,但他们的生活却很贫寒,一直靠在外打工,做点小生意,勉强维持生活。他们不属于农民,因为没有了耕地,也不算城里人,因为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福利—
“妈,我明天就可以上岗了!”手握话筒的陈怀碧兴奋地给老家的母亲报喜。  “一个月多少钱啊?”电话里传来母亲急切的声音。  “一个月4000块呢!”陈怀碧高兴地说。  半年前,来自璧山县农村的陈怀碧还在四处找工作,半年后,她已经成为深受客户欢迎的家庭服务人员。  陈怀碧的故事,要从江北区就业局创办的重庆家庭服务业创业孵化基地暨综合市场说起。  就业之难  2012年3月,春意盎然,可刘彩云的脸上却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这话却没法用在张家菊身上。今年44岁的张家菊是铜梁县东城街道青良村党支部书记。凭她的条件,本可搬出青良村,实现进城的梦想,但在说服了自己的丈夫后,她义无反顾地留在村里。她说,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给老百姓修路。  青良村地处海拔500多米的马头山上,90%的村民都居住在山上,地广人稀,居住较为分散,交通极不方便。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过着肩挑背磨的日子。张家菊说:“我们这里的资源
30年来,为了坚守这座海拔981米山岗上的广播电视发射台,他险被毒蛇伤害,耳朵也几近失聪;30年来,周贤勇每两三天就要爬一次这座发射塔,这些年来,他爬发射塔的里程相当于绕重庆内环高速四圈;30年来,人们看到那座高高的发射塔上的身影,从一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逐渐变成了一位两鬓花白的中年人……  30年来,周贤勇坚守的身影,在人们的视线中,站成了一座无言的山岗。    “我在山上守了一辈子,只是尽了自
左中洪的话很少,语速也很慢。每周星期二、四、六三天,这一点尤其明显。  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铜梁县中医院。  血液透析室一角,31岁的左中洪有些头晕。他半眯着眼,盯着插在左臂上的两根管子。  他的血液正从其中一根管子流出来,源源不断地注入人工肾。流过人工肾的半透膜,滤掉了血液的肌酐毒素。过滤后的血液,又从另一根管子注回动脉。  每个星期二、四、六,左中洪必须到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每次四个多
2012年9月13日晚,渝北区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  段翔钟和伙伴们列队在社区街巷里巡逻。  段翔钟是辖区企业美琪工业制造有限公司的保安,却肩负起了整个宝圣东路社区的治安工作。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问题社区”  2011年11月的一个清晨,宝圣东路社区。  一辆出租车停在路口,车门打开,走出一人,身着白衬衫,留着板寸头。  他环顾四周,细细地打量着这个社区。在他眼前,大街上鲜有人影,却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