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研究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合型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它能够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同时也可以考查大家的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种高考常见的组合型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以便为同学们的历史高考助一臂之力!
  一、图表类组合型选择题
  例1 下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②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③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易的控制
  ④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洋行的数目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迅速增长,洋行的设立,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此①②④正确;洋行是外国人设立的,日益腐朽的清政府不能够对外贸进行控制,排除③。
  答案 B
  点拨 这道题通过《通商口岸洋行数量》的柱状图,来考查同学们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此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能够读懂柱状图,然后根据柱状图反映的信息,看看与题干中所列的4个历史知识点是否符合。此类图表类选择题的特点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图表形式出现,较直观地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历史的本质。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二、文字类组合型选择题
  例2 电视剧《潜伏》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它描述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在天津发生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谍报战。国民政府撤退前夕,中共一名特工被其长官(军统局天津站站长)带到台湾,他的妻子则在遥远的彼岸,抱着孩子等候他的归来。若为它写续集,符合史实的有( )
  ①男主角潜伏台湾后,奉命搜集有关国民党特务在大陆经营和布建的情报网
  ②潜伏38年后,随着两岸开放探亲,男主角提前掌握先机把消息传回北京
  ③告别他的“潜伏”生涯,两岸关系进入新阶段
  ④2005年底去世,有人作了一副挽联:连宋访大陆,三通已实现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的①②③项都符合史实。从1949年到1979年,两岸关系处在隔绝状态。国民党准备反攻大陆,共产党准备武力解放台湾,双方都在进行谍报战。1979年后,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改变,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到1987年台湾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两岸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所以排除④。
  答案 C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的选择题。
  解答此类题型(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利,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造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的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三、漫画类组合型选择题
  例3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①②两项分别发生于1940年和1945年,均晚于题目中注明的时间“1938年”,故排除;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故第③项符合题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召开洛川会议,提出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等策略,有效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故第④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点拨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了抗日战争,旨在考查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近年来,漫画试题作为图片试题的一种也开始展现风采。漫画灵活多样、取材广泛、有幽默感、反映现实、寓意深刻。解题时要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作深刻的思考,并从中能悟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脉络。在做漫画题时,不仅要了解和明确漫画的表面意思,更要分析其内在的本质性内容。因此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2.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 ②中华民国成立 ③《新学伪经考》 ④《新青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3.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给高桥宪一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这件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②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③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大清国龙旗 ②五色旗 ③五星红旗
  A.图①具有君主专制统治的色彩
  B.图②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图③确定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1~4 CBCB
其他文献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名言类、计算类、漫画类选择题占了很大的比例。本文结合近年高考题谈谈这三类选择题的破解。  一、名言类选择题  解答该类题型的思维过程有以下四个方面:  1.运用语文知识,弄懂诗词意思。解答诗词名言试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要求同学们运用语文中诗词鉴赏的有关知识,将材料翻译成白话文,弄懂原文意思。  2.概括诗词的主旨。写诗词总有一定的目的,这就是诗词的主旨,它是诗词内容
期刊
一、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例1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 第(1)题,冻害主要会对农业及一部分农业基础设施产生影响,造成农业减产;P地周围山岭环绕,北面开口,冷空气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
期刊
儒教或儒学,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世尊称为大成至圣的孔子更是高中学习的重中之重。  一、儒学演变的阶段特征  例1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
期刊
哲学主观题由于能力要求高,思维综合性高,一直被同学们视为“拦路虎”。本文试着从思维的维度,将主观题分为收敛型和发散型两个类型对哲学主观题进行梳理,结合具体试题对每个类型的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收敛型主观题  例1 癌症是现代医学的顽疾。目前,癌症常见的治疗方式是放疗和化疗。由于放疗和化疗在杀死癌症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其他细胞。因此,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随着
期刊
生命有晴好,便会有风雨。风和日丽时,能够步履轻盈,一路欢歌笑语;而当大雨磅礴时,也要鼓起勇气,学会在风雨中跳舞。  我最爱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这两句,这需要有怎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让一位漂泊无依的老人发出这样的呼号?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风吹雨打中,老杜跳出了最美的舞蹈。  然而,家园的灾难压弯了他的脊背,他在这风雨中成长为一棵老树,枝桠弯曲,树皮龟裂,他再不能轻盈舞蹈
期刊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与认识论基本知识,具体内容有世界物质性、物质与运动、规律、意识本质及作用、实践与认识、追求和发现真理等。下面将围绕同学们学习中感到疑难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例1 2012年10月,郑州龙湖调蓄工程正式蓄水。该工程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通过魏河、东风渠为三刘寨等3个灌区补水,实现汛期蓄洪排涝,旱期补水灌溉,将有效改善下游40万亩耕地的种植条件
期刊
从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文明相互碰撞、交流。本文结合高考考点,以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思想文化的交融为例,探讨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问题,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伏尔泰与中国古代文明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之前,神权和皇权主宰着欧洲人的生活,人们被告诫:上帝的旨意是真理的唯一源泉。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试图寻找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道
期刊
新课程改革之下的高考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2012年的高考中出现了观点评述题,即SOLO题,2013年这道题则变成了信息说明题,这道题目在高考中分值为12分,是一道区分度相当高的题目,而这个题号为41的题目设置在整张文综试卷中的位置相对靠后,同学们做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再加上对这“小论文”式题型的畏惧心理,使得很多同学都会选择放弃这道题目。其实如果在平时训练中注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期刊
对于如何有效解读表格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口诀掌握一些规律:设问标题清方向、内容附注认真看、简单表格纵横比、复合图表分总合、数字必须变理论、时间主体不能少、现象一定有本质。下面,我们就结合例题加以解析。  一、设问入手,明了问题  首先从问题入手,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定性,知道审题方向或出题人意图是“浅尝辄止”还是“细究深挖”。像本题“说明什么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受
期刊
沉重地呼出一口气,浊重的气息在稀薄的空气中凝结成水雾,继而化成冰凌,挂在他花白的胡子上。  他搓了搓早已冻僵的手,掌心厚重的老茧互相刮蹭着,每一下,都像是要刮下血肉来。手背上也满是冻伤,指节红肿粗大,显出诡异的紫色。只有被他常常修剪的指甲,一分不长,一分不短,干干净净,暗示着曾经养尊处优的生活。  苏武握紧了手中脱尽毡旄的节杖,挥了挥,将离群的几只羊赶回羊群,他叹息于自己熟练的动作,心想:这样的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