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画画,起点在哪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ueq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题语:大凡做了家长的,总会动着让孩子去学画画的念头,不少还付诸于行动。但他们每每看到孩子的涂鸦,喜悦之余,又不免焦急、疑惑:我的孩子为什么画得没有别的孩子好?到底怎样才能让孩子学好绘画呢?本刊特开设“与孩子一起学绘画”专题系列,请来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李澄老师为我们授课。
  今天画鱼,明天画蝴蝶,后天画植物,下周又描绘动物或制作陶艺;一会儿欣赏中国的齐白石,一会儿欣赏英国的亨利·摩尔……从小学画的孩子基本上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是忙活了半天,孩子仅仅是画过那些东西而已,没什么更实质的东西。
  其实,幼儿教育无非是基础教育。那么,幼儿美术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美术的基本元素无非是点、线、面、色彩,它们应该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美术教育仅仅是传授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通过运用描述、行为、书写、常识、计算等不同的语言,引导孩子学习对这些基本元素各种式样的表现,把握各种学习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点:可以用画、贴、捏、揉、辨、认、印、砌等方法去表现,可用纸、种子、沙、石、笔画、音符、实物、自然状态、身体行动等作为教授的媒介物。另一方面,在学习运用各种方式表现事物的点、线、面和色彩的同时,引导孩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对世界有深刻认识并能够掌握和运用基本文化符号去表现的人。
  因此,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我更注重的一直就是教授内容的本质意义,而不是表面内容。例如,当孩子要画树,我首先带他们观察身边的树,包括树根、树干、树叶、落叶等,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想用的工具和表达方式,孩子们可以选择铅笔、水墨、水彩、油画棒,甚至碎纸、碎布等等,结果出来的树有平面的画,也有立体粘贴的、手工堆砌的,不拘一格,各种形态,这是孩子们观察到的和心目中存在的树。又如当孩子要画鱼,我不教给他用三角形画鱼,而是从不同角度告诉他三角形是如何的,再让他观察鱼,然后按他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这时候,他可能会用立体的三角来表达对鱼的感受,也可能会用思维图形的拼贴来表现鱼的装饰效果,还可能用文学性的线条去理解鱼的造型。这样,这个孩子所得到的知识就是活的,更重要的是有用的,他的思维同时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记住:无论你想教孩子怎样下笔去画画,重要的不是孩子会不会画树、画点或画线,而是为了让他们在画树、画点、画线的过程中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其他文献
  
期刊
上期的“主编手记”留下了一个“请听下回分解”:“具体应该怎样尊重儿童,请看下期的‘主编手记’和《孩子》杂志。”这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尊重儿童,是爱孩子的前提,是教育的起点。”这是我们在上期谈论的主要观点。既然只是前提,既然只是起点,也就意味着仅仅懂得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尊重儿童的内涵,以及怎样才算是对儿童的尊重。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
期刊
综观时下的食品市场,强化食品类型繁多,既有强化A、B、B2、C、D等维生素的强化食品;也有添加钙、磷、铁等矿物质的强化食品;还有添加蛋白质如赖氨酸、蛋氨酸等的强化食品。强化食品的品种也不少,如牛奶、代乳粉、饼干、饮料、面包、挂面、食盐、果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强化食品的概念:在食品中补充某些特殊的营养素,称为食品的强化。添加的营养物称为强化剂,而由此制成的食品则称为强化食品。  那么,到底给
期刊
编前语:与家教大师对话,最先想到的是黄全愈博士。作为一个带着世界眼光审视中国教育问题的在美华人,2000年,他以《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掀起了中国素质教育热的狂风巨浪,此后又相继推出了《素质教育在家庭》、《家庭教育在美国》、《玩的教育在美国》、《生存教育在美国》和《高考在美国》等一系列的重头图书,以惊人的当量,引爆着中国家庭教育的热点,吸引着中国家长的眼球。  但奇怪的是,他一直没有给出素质教育的
期刊
随手翻翻杂志报纸,关于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最好,总是有太多的说法让我们无所适从。一会儿讲不能惩罚孩子,会有心理阴影;一会儿说太宠了会出现自私等现象;没几天,又有专家说就是受宠的孩子才养成了他们自信的特征……诸多的说法,背后都是某某国的心理学家经过多少人的实验得出来的。信还是不信?究竟该信哪一种?究竟要怎样去教孩子才是对的呢?  其实,任何一个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有他自己的价值体系或信念,每一个研究指出的都
期刊
电梯里,一个4岁大的孩子,两只小手抱着一瓶饮料,小心翼翼地把嘴凑到瓶口,谁知瓶口一斜,饮料流到了衣服上。妈妈看见了,马上双目圆睁,柳眉竖起,当着众人的面大声斥责道:“你怎么这么笨,连喝水都不会,长大还能干什么?”孩子光顾着怯生生地看着妈妈,一不留意瓶子又一歪,又撒了些饮料到身上,妈妈一把夺过瓶子:“怎么生了你这个笨蛋,越说越撒,真气死我了……”   这一幕你是不是时不时可以看到?科学家斯蒂文·格伦
期刊
孩子长到1岁左右,各种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自然是令家长高兴的一件事。可新的麻烦又来了,就是孩子进食时喜欢“动手”。对于这种“没规矩”的行为,大多数家长都旗帜鲜明地反对,无不欲先纠正之而后安。  最近又有了新说法:只要将孩子的小手洗干净,抓食反而有利于孩子日后形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孩子为什么对抓食情有独钟呢?原来抓食是宝宝学习吃饭的一个必经过程,与看书、玩耍没什么两样。宝宝喜欢用手与食物“
期刊
“我这孩子怎么老坐不住?坐没坐姿,肯定没留心听老师讲课。”  “玩东西三分钟热度,总是多手多脚,该不是得了多动症了吧?”  这年头,但凡说到孩子的毛病,为人父母都会紧张万分;而一旦问题跟学习、智力有关,家长更是谈虎色变。比如多动。  多动的问题近年说得越来越多,解释得也越来越多,几乎都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了。家长的态度也出现两极分化:一些原来不在意的开始绷紧神经,或对孩子严加看管,或有事无事测试
期刊
家有超级“粘妈虫”    我儿子2岁半了,仍总像“粘虫”一样粘着我:我煮饭炒菜他要站在我边上,我上厕所他要坐在我腿上,我上市场他要跟在我后面,吃饭他一定要我喂,换别人都不行……我是连哄带骂,但都没用。我该怎么办呢?  厦门 小路  过分粘母亲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般缺失了两种交流:一是父子之间的,二是与同龄伙伴之间的。  父亲们忙于赚钱,把大部分养育孩子的职责推给了母亲,使母子之间的关系过于“亲
期刊
邻居家有个小哥哥叫豆豆,比女儿婷婷大一岁半。婷婷小的时候,豆豆常把好玩具自己先玩,玩过的玩具给婷婷玩,婷婷从无怨言,所以豆豆非常“喜欢”这个妹妹。但随着婷婷长到三岁多大的时候,逐步有了自我意识,同时也开始霸道起来,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两个孩子开始抢玩具,婷婷的占有欲更胜一筹,凡是豆豆手里拿的她都要玩,豆豆不给她,她就动手打,豆豆也不示弱,反手又打她一掌……  两个宝贝的打闹让两边的妈妈看得很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