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小学劳技师资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老技”)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但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老技与其他课程相比较,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师资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碰到了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制约着老技教育教学课程的实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本文就老技师资的现状作一剖析,以积极寻求其对策,目的在于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老技新课程的贯彻落实,切实提高老技教育教学质量。
  
  一、老技师资现状
  
  1.师资贫乏
  昆山市路北片10所小学老技师资任课情况调查(表1)
  


  表(1)是指昆山市路北片10所小学老技师资的现状情况,表面上看各校都有老技教师,而且不少,但仔细一看110个教师都是兼职,专职的一个也没有。那么,老技课程是谁在担当呢?班主任69个,占62.7%;其次是科任教师或其他人员41个,占37.3%。
  班主任兼上老技课,虽然有对学生比较了解,便以管理的优势,但由于可能缺乏老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教学内容,就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又由于班主任大多是语数教师,本身学科教学任务和管理就要化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可能更是无暇过多地顾及老技的教育教学活动。科任教师兼职老技课,由于是搭头课,压力不大,形成老技方面的实践活动也不能很好开展起来,脚踩西瓜皮,滑到那里是那里,何谈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师资素质与新课程要求不相适应
  劳技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的实践性课程。不少教师还是把劳技课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上,很明显这不符合该课程的基本理念。劳技教育应以学生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耳、目、手、脑并用,若把劳技课上成黑板上的、课堂上的、怎能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掌握一些劳动技能,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劳技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要有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某方面的特长与协调沟通能力。
  3.挤占劳技课的现象仍不时发生
  课表上都能按规定体现劳技课,但不论是班主任兼上劳技课,还是其他人员兼上劳技课的,由于各种因素和原因,挪作他用的仍不时发生。
  4.研究交流活动少
  因为没有劳技专职教师,大家都兼职,兼职兼而代之,学校也就没必要成立劳技或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这就造成没有备课研讨活动、没有教材教法研究活动,没有劳技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也因为兼职的劳技教师都有自身的学科教学工作,对劳技教育教学也就不怎么翻阅资料,研究总结,写经验心得体会文章了。表(2)是2006年《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出六期,刊登文章599篇,劳技方面的文章一篇也没有。这就从侧面反映了劳技研究总结实在是很少。
  2006年《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刊登文章情况表(2)
  


  
  二、对策思考
  
  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新课程的落实和新纲要的贯彻,切实提高劳技教育教学质量,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劳技师资量与水平的问题。
  1.提高认识
  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都要把优化选择与配备劳技师资摆上能否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现在不少学校语数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做班主任只上一个班级的语文或数学课,资源浪费。因此在引进教师上就应考虑优先引进劳技教师,这是一;第二,学校内部挖掘资源,动员知识比较丰富的且有某项特长或技能的教师改行上劳技课,为使这些教师安心新的教育教学岗位工作,对他们的课时考核应适当有所倾斜,起码不低于原任科目。三突出“实效”两字,可临时在当地请具有实践知识与技能的“能人”来校从当一次或多次“客串兼职劳技教师”。
  2.定向培养劳技师资
  师范院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需要,培养劳技教师,其招生名额下达到各县市。各县市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为学校定向培养劳技新师资。毕业后回原乡镇小学任教。这将加快配备劳技课专职教师的配备步伐,使之年轻化,专业化。现在应届师范生多,学校接纳不了,找不到岗位。招生不根据实际需要,对考生不利,对学校不利,对教育可持续发展更不利。
  3.加强专门培训
   一是省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劳技师资培训基地,对各县市的劳技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化培训,既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的操作技能,以利于实施新课程,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各县市教学研究室应配备专职劳技教研员,集中精力抓好劳技师资的业务培训。培训要讲实效,不要什么都抓,抓主要的,重在技能与实践操作。
  4.突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注意针对性,解决教育教学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一要成立劳技教研组,开展备课研讨活动。二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应用性强的课题,学习科研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目的的开展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倡导合作研究,共同探讨,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三要开展磨课活动,探索体现劳技特色的“新、精、活、实”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不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体验“学会了”的喜悦,“成功了”的满足。
  4.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观摩、交流等大开方便之门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这方面的活动也会多起来,领导要舍得投资,让他们亲眼目睹课改新动态,扩大视野,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尤其要为开拓者、创新者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深造磨练和展示才华的机会,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培养出劳技教学教坛新秀、劳技教学学科带头人。
  总之,劳技教育不像一般的学科教学,它有知识的传授,但更多的是实践活动。从事劳技教育的教师既要具有各类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与其他学科教师、社区、社会各部门协调好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劳技教育教学活动。其工作的面广,付出的心血多,学校领导要像对待其他学科教师那样,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在评优晋升、奖励中,考虑到这是课改中的新生事物,让更多的教师乐意担任劳技教师,从而促进教师热爱劳技教育,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迅速成长。
其他文献
实验实训是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本文就建立开放式计算机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上世纪20年代文人梁遇春的散文在"审美现代性"建构中有较大意义。他的创作从行文内容到成文风格体现并丰富了"审美现代性"的涵义,展现了审美现代性在现代社会中对"世俗的超越"的功
教育源泉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生活是历史与社会的基础、渊源,离开生活,历史与社会课成了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教学指明
巴赫与亨得尔是同时代的音乐家,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两人的相似之处并对两人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音乐体裁、音乐风格和作曲技巧作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