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二条看似规定了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具有溯及力,但这并不符合追诉时效制度的本质:追诉时效为实体法制度,因而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纵使追诉时效制度为程序法制度,由于其涉及实体性权利义务,因而也不得溯及既往;溯及既往的观念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要求。在否定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具有溯及力的前提下,对现行《刑法》第十二条进行目的解释可知:若行为当时的法律对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较现行刑法更不利于行为人,第十二条中“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可以理解为有利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二条看似规定了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具有溯及力,但这并不符合追诉时效制度的本质:追诉时效为实体法制度,因而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纵使追诉时效制度为程序法制度,由于其涉及实体性权利义务,因而也不得溯及既往;溯及既往的观念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要求。在否定追诉时效延长制度具有溯及力的前提下,对现行《刑法》第十二条进行目的解释可知:若行为当时的法律对追诉时效延长的规定较现行刑法更不利于行为人,第十二条中“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可以理解为有利于
其他文献
司法裁判的过程是一个说理论证的过程.传统的司法三段论是经典的形式演绎推理模式,其以有效性为评价标准,从而忽略了潜藏于司法之中的价值等因素,若以此作为司法裁判的说理模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必然要求。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间具有共生性,在本质和教育目标上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在形式和教育过程上具有明显的交互共通性,并产生统一的教育结果。同时,两者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本质,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高阶形式。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体系的特征和要求,要以更新创新创业理念、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动力三个维度为目标,通过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来推进
司法执行中的信用惩戒应是由法院主导的通过公布或通报失信被执行人失信信息以降低其信用评价,使失信被执行人承受社会舆论谴责及因信用贬损引发多种不利后果的惩戒方式。其藉由失信情形认定筛选信用惩戒适用的对象;藉由失信信息公布或通报凝聚“差别对待”合力;藉由耻感文化及信誉利益生成制裁威慑;藉由失信信息的及时删除周全信用惩戒的工具理性。因此,它并不等同于失信惩戒,而是失信惩戒的具体类型之一;亦不等同于联合惩戒,而是多主体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惩戒的前提。
2005年,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全国各界人大代表联合审议通过了《公证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颁布的、对公证领域进行规范的权威法律文件,代表着我国公证
自1982年党中央提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便成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治安治理难度增加、群体性事件与刑事犯罪的诱发性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坚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将法治化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针对当前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出现的各类复杂问题,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树立法治观念、创新治理机制、保障治理渠道、强化治理队伍、完善惩恶体系、吸引公众参与等有效措施,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更好的综合治理效果
摘 要:“绘事后素”的释义经过历代学者不同角度的阐发已成为重要的儒家美学思想。而就绘事角度而言,大抵可概括为由郑玄与朱熹对“绘事后素”的两种不同注解衍生而来的“素功说”与“素地说”。文章基于朱注而来的“素地说”,联系朱熹在《跋汤叔雅墨梅》中所言的“倒晕素质”之新法,并通过分析其后的水墨花卉作品在此法上的传承关系,阐述朱熹所注“绘事后素”的文本意义与水墨花卉中“倒晕素质”法的图像之间的互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