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好在这个“通”字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一书,虽字数不多,但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其不易,盖由二端。一者缘于《老子》本身为语录体,理论脉络隐伏其中,不好搜绎。加之其理论“微妙玄通”,因而在对其语言进行疏通的时候,很难充分观照其总体的思想和理论,而其片段化的语录又使论者难以将其绾结起来予以综合审视。《老子》本身理论的玄奥抽象和在其阐释过程中层累地出现的各种训释与解读,使得《老子》一书在理解时颇费周章,更不用说古今语异,没有准确的解读和晓畅的言语疏通,以致现今读者在面对《老子》时,大多都有心绪茫茫,“望洋向若而叹”之感。即便有所领会,也或踟蹰于唇吻,迍邅于事义,于所领会者,不能说清道明,故而往往流于心解,便不能以金针度人。《老子》理论的“微妙玄通”和领会时的蹩躠踶跂,以及言说要义时的龃龉窘仄,造成理解《老子》的不易之一。《老子》的不易理解还在于历来的释读文献,多侧重注释文字、解读名物或阐述义理,这样的文献资料已然浩如烟海,但学者究竟遵从于谁,如何得到真正的《老子》思想精髓而不牵绊于枝节问题,一时间既没有路径,也失落了方向。前贤各种著述,其实均有内理,也自有其启悟。如河上公之清简,王弼之谨严,魏源之精微,俞樾之整饬,刘师培的细大不捐,朱谦之的堂庑深邃,不一而足。但其著述却于一般读者领会、掌握《老子》的思想和理论不尽便利。还有一些阐发《老子》思想的著作理论构架过高,抽象有余而具体不足,学者难以遍循。有的著作则胶着于字义或词语的释读,不能以圆照博观的态度结合《老子》全书立论,流于名家式的苛察缴绕。这是《老子》难以理解和把握的第二个原因。要之,已有的文献著作不是细密过当,就是抽象过度;不是因黏着于枝节问题而苛察缴绕,就是空泛的理论抽象而动合无形。读者面对《老子》,多少都有不得要领,更无从置喙的尴尬与困惑。《老子》一书流传夐远,沾润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极为深广,但却难逢一部既能提纲挈领,切中肯綮,又明白晓畅,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的管钥式读物。这种状况,与《老子》的文化地位不相符,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牛贵琥渊综广博,于经学颇多精研,又秉受姚奠中先生之命,深入研究了诸子之学,对老庄思想多有深入的理解。他长期致力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及辽金元文学研究,成果丰硕。在教学工作中,牛贵琥教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会能力也十分清楚,他知道怎样的解说能准确传达文本的内涵,学生又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予以接受。韩愈说为师者是“传道受业解惑”,其实,师者更可贵之处,是他知道怎样去“传道受业解惑”,他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他也知道为学者究竟需要怎样的“传道”“受业”以及“解惑”。鉴于《老子》在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目前缺乏为学管钥的现实状况,牛贵琥教授不避繁难,取精用弘,有为而作,撰写完成了《老子通释》一书,将“微妙玄通”的《老子》思想,以“钻坚求通,钩深取极”的精神予以弥纶彰显:既于《老子》的意旨有精微的阐发,又独辟蹊径,以明晰晓畅,便于读者领会的言语予以表述,诚为入《老子》堂奥的基本管钥,也是打通阐释壁垒,导引读者领略古代思想文化要义的积极实践,既于学界有功,亦于读者大有裨益。
  牛贵琥《老子通释》一书的基本特点可用一个“通”字概括,换言之,好就好在这个“通”字。
  其一,《老子通释》(以下简称为《通释》)能够贯穿《老子》的阐释历史,在广泛汲取前人释读成果的基础上谨慎裁处,择其精微允当者予以辨析,在取与间颇见匠心。如《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句的断句问题,《通释》在对比了司马光、王安石等人和王弼的分歧后,结合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的语用实例,认定如此断句较王弼“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之断句为胜即是显例。《老子》一书流传至今,对其众多观点的相关理解都有其合理之处,那么,裁处取与,就颇费心力。既不能置前人训释于不顾,又不能依违两可,不敢度越。《通释》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既没有将自己淹没在前贤的著作中,也不激矫恣肆,唐突古人。可以说,《通释》中蕴含着丰富的老学史信息,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意见。因此,《通释》也有着学术方面的开放性。
  其二,《通释》能够打通《老子》全书,既对《老子》的思想體系有所把握,又不脱离具体文本,做形而上学式的观照。在阐述具体问题时,能够结合全书意旨予以释读,因此规避了因牵绊于枝节问题而导致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阐释缺失。《通释》认为,《老子》全书可分上、下篇,上篇重理论,下篇重实用。上篇大体可分为七个部分,从“道”“无为”生发,既对“道”的本体进行了阐发,又对“道”的存在和治国安天下问题进行了说明。下篇的四个部分是“讲德”:“要得‘道’就得认识‘道’、理解‘道’,谦下、体柔、知止、知足,抓根本,将其运用于治国、养生。”而从“道”“无为”到治国养生的实践作用的实现,都源自《老子》的“求源式思维”。《通释》以“求源式思维”去理解“道”、“无为”的内涵,进而把握其实践作用的方式和效果,就能扪毛辨骨,找到理解《老子》的关键点。《通释》以此为切入点,对《老子》的思想体系和理论脉络做了分析,这样就将《老子》一书的基本纲领述说清楚了。《通释》指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对各章的解读和演绎,则会导致经典阅读的碎片化、心得化、感悟化,重椟轻珠自是必然。”能打通《老子》全书,从对其理论体系的分析入手释读《老子》全书文本,确实更得《老子》要领,也自然能避免“重椟轻珠”之类的“碎片化”“心得化”和“感悟化”的碎乱和随意。
  其三,打通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之关联,既有传统学术的挈静精微与疏通知远,又有当代学者的宏通视域与理论素养,两者相得益彰。比如对于《老子》中“无”和“有”、“虚”与“静”这一组颇难准确索解的范畴,《通释》说:“总之,老子理论的核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人们不断纠正前进的方向,懂得停下来认真分析和思考,回头看看走过的道路有没有偏离原定的目标。这停下来,是为了以后走上正确的道路做准备。因为一直错下去,越努力离正确的目标越远,不会有所得。这回溯起始的过程,就是从‘无’到‘有’,这两个过程是需要不断进行的,所以称为‘常无’‘常有’。其中‘无’是老子理论的本源,‘虚’是体‘道’时的精神状态,‘静’是体‘道’的必要前提。这就是‘道’‘无’‘虚’‘静’的关系。这一切都围绕‘无’展开,‘常无’‘常有’则是其关键所在。”这种解读,没有流于名家式的概念纠结,也不至于宕开文本去侈谈理论。在《老子》第一章的具体释读时,又结合原文,对文本的具体内涵和理论意旨进行阐发。这种“内义脉注,跗萼相衔”的系统思维在《通释》中处处得见,不胜枚举。
  其四,在贯通《老子》文本理论的基础上,以明白晓畅的语言予以精确阐发,读来毫无蹇涩之感。如《通释》对《老子》第15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段的释读,以《文子·上仁篇》相参,又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予以解析。《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段,《通释》在注释中如层层剥笋般进行解析,使得本章这一理解《老子》思想实践的关键问题得以清晰地彰显出了内在的意旨。对《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段的解析,则结合《韩非子·喻老》的观点,从“认识道、理解道、谦下、体柔、知止、知足、抓根本,将其运用于治国养生”的角度予以阐说,既有学术的厚重,又不失清简,非常便于学者理解和把握。
  山西大学姚奠中先生师从国学大师章炳麟,章炳麟每以学术研究应“回真向俗”告语姚奠中先生,先生又以斯旨教导弟子门生。牛贵琥教授即秉持此为学宗旨,在《老子通释》中很好地予以贯彻,既能做到宏通奥博,又能归依“回真向俗”之旨。学术研究不是华胥胜境,也非甓社湖珠,它终归须有用于当下,裨益于现实。《文心雕龙·情采》曾言:“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我们通过《老子通释》一书,也可仰窥《老子》之美为何,其理论的魅力究竟何在。“望洋向若而叹”的接受窒碍可以如“冰之将释”般地一扫而除。因此,《老子通释》一书对理解领会《老子》而言,真可以说是“能决烦乱”的佩觹了。
其他文献
忘掉哈佛与斯坦福吧,在哪里上大学真的没那么重要  谁都知道,最终能够进入一流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能够进入像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哈佛大学连续八年录取比例都在下降。以刚刚过去的2015年为例,录取比例再创历史新低。去年共有37305名高中生申请入学,最终录取人数为1990,比例仅为5.3%。这个比例,与2014年相比,报名人数上升(2014年人数为34295),但录取人
老王靜静地躺在洁白如雪的菊花丛中,我望过去,怎么那么瘦小?这还是老王吗?是37年前,那个笑眯眯迎着我的身材高大的文学编辑室主任吗?一时恍如隔世。  我不习惯看躺下的老王。老王在我记忆里的固定形象是坐着的,小山一样稳坐在写字台前,两只手臂交叉平放在桌面上,双肩就耸起来,身躯显得更高大,即使坐着也掩饰不住。头却深埋下去,眼睛在书稿的字里行间精耕细作,半天半天不见他动弹。年轻编辑还没练好坐功,心里长草,
近日闲读法国著名文化学者雷吉斯·迪布瓦所著《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迪布瓦在书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全面阐释了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力影响,从好莱坞流行文化产品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呈现中,揭示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与路径。其中,关于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传播的艺术化宣传尤为引人关注。  好莱坞电影是对美国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像诠释,是美国政
一  当下繁盛的网络文学现场,具有显而易见的分众特征。五四新文学所奋力革新和反对的目标之——类型化写作和旧体小说,经由网络文学这种新的生产传播介质,又一次全面满血复活。历史波谲云诡的演进中,新文学所确立的文学价值观和文本范式成为了中国五四以降的绝对文学主流,其间虽有革命通俗文艺的冲击,但这一条主线的正统地位始终不曾真正动摇。在这种文学主流的笼罩下,相当长的时间内,纯文学与普通民众是脱离和隔膜的,那
历史上,儒学的两套经典系统“五经”与“四书”是交替出场的,汉唐重“五经”,宋明重“四书”。晚近以来,“港台新儒家”重“四书”。“大陆政治儒学”认为自己关心的是“古今问题”,相对于“港台新儒家”关心“中西问题”而言,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话语范式和思想谱系,在经典系统上昌言倚重“五经”。平情观察历史,时代问题的存在及其化解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东西方文明冲突对话的时代开始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港台新儒家”
石尔的《林间撷韵》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最高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和谐的人文价值观,表现出诗性的生态人文情怀,也标示出诗人的精神高度与思想魅力,对推动中国生态人文诗词创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石尔是位很值得敬重的诗人,生活工作在苦寒之地的坝上,然坝上水草丰茂、富饶美丽、冬夏分明、晨夕各异。春季,万物复苏,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夏季,万顷林海一望无际;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冬季
士兵情结伴随他一生。白桦说,他从没有过单纯的狂欢。苦难的经历使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悲情色彩。  白桦,原名陈佑华,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白桦开始接触文学是在抗战时期。他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个在铁蹄下挣扎。文学成了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战火曾经焚毁了我的童年时光,战火又点亮了我
我从清华毕业的时候,是2001年,18年前。那一刻的感觉,到现在都还记得:终于毕业了!但是你们知道吗,那次是只有我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因为我要去莫斯科参加2008年申奥陈述,赶不上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所以学校在外语系专门为我举办了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当时就觉得,咱们这清华大学的学历,可比世界冠军,难拿多了!今天,我从台下走到了台上,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清华”这两个字,对各位学弟学妹们意味着什么?  
写完前言,核对过最后一段引文页碼,我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可能不会有人会想到,这部《明清轶事小说选注》书稿,已经有了36年的历史。  1982年,我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刘叶秋、宁宗一两位先生。入学后不久,恩师刘叶秋先生为我指定做志人小说研究的方向。嗣后,文化艺术出版社邀请刘叶秋先生主编一套“历代笔记小说丛书”。为配合我的志人小说系统研究,先生指定要我为这套丛书承担一本《明清轶事小说选注》工作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丑”实际上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无法回避,否则,便不是完整的美学;“丑”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当我们想到“丑”时,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美”,即已经有了“丑”是“美”的否定形式、“美”“丑”是二元对立的观念,或者可以说,已经认为“丑”实际上潜藏着“美”了;“审丑”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审美”——一种迂回的“审美”,即通过“审丑”来否定丑、肯定美,或者说“审丑”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