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形象设计中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城市景观设计,虽然这种历史和景观不能被复制,但可以借鉴其态度和理念。珠海既有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也有着条件比较好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国内一些城市设计中的成功经验为将珠海建设成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灵动城市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本文以大连和杭州为例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形象设计;珠海;大连;杭州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56-02
  一、大连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大连是北中国风景秀美的滨海城市,珠海是南中国经济区的后花园,珠海与大连,如南北双子明珠,镶嵌在中国大地。两座浪漫的城市,都带给世人无限的审美享受。两座城市虽位置不同,亦各具风格,但大连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成功经验可给珠海带来很多启示。
  为凸显北国海洋城市风情,大连着力打造被誉为“浪漫大连的第一站”的圣亚海洋世界,包括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圣亚珊瑚世界三个场馆,营造了十分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走出海洋世界,则是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星海广场,广场距离大海仅数百米之遥,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啤酒节、商品交易会等都在这里举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连地标。广场周边还有大连市的标志性建筑星海会展中心、百年城雕广场、贝壳博物馆等建筑,如众星拱月一般衬托着广场。大连还兴建了集旅游观光、文化科普、娱乐购物于一体的老虎滩海洋公园,其中包括极地馆、雕刻艺术、四维影院等游乐场所,同星海广场一样,吸引着众多游客。
  大连还成功打造了被誉为“北方小桂林”的冰峪沟风景区。景区距离大连市区比较远,有200多公里,但这丝毫不影响游人前来观赏的勃勃兴致。因为冰峪沟山清水秀,山谷、小溪、奇峰、岩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塑造成了世外桃源。上世纪80年代,冰峪沟仅有十几户人家,人们安逸地生活在这块秀美的土地上。后来冰峪沟修建了旅游文化区,游客可以登山、漂流、垂钓等。每年严冬时节,这里还举办冰灯会和各种冰上娱乐活动,丰富的活动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赏,比较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也是吸引潜在游客前来的内驱力。
  珠海没有大连那样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建筑基础,也没有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但珠海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树木葱绿,紫荆、木棉等各种颜色、各种风格的鲜花常年点缀着整个城市,街上各处皆风景,到处是公园。珠海与自然结合最紧密的就是温泉。珠海的海泉湾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首家“国家旅游休闲度假示范区”,其海洋温泉占地4万余平方米,海泉水清澈透明,被誉为“南海第一泉”。海泉湾度假区内还有神秘岛主题乐园、高尔夫球场、加勒比海滩、渔人码头休闲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整个度假区内设计充满海洋气息,吸引着无数游人。珠海的另一处温泉是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珠海旅游的一颗明星”的御温泉。如果说海泉湾是大气磅礴的,那御温泉则是小家碧玉的。其拥有咖啡泉、瀑布温泉、花草温泉等温泉形式,精致优雅,有着古典神韵。但这两所温泉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离珠海市区较远,大约一小时的车程,驾驶私家车尚可,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则十分不便,仅有一条班次不多的公交线路可供选择。如果周边广州、中山、东莞等城市的游客前来旅游,交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景区内都配套有酒店等休息场所,但外地游人想回珠海市区欣赏城市夜景或休息的话,这种不方便就会凸显。
  珠海还有一座风光旖旎的庙湾岛。这是珠海万山群岛中离海岸最远的岛屿,人烟稀少,海水清澈透明,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所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里的沙滩美得无与伦比,因为沙粒是由海洋生物经过种种化学反应幻化而成,晶莹剔透,握在手心,仿佛能感觉到那曾经的灵动生命。这是广东省内唯一由珊瑚碎片形成的沙滩,站在这里,仿佛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庙湾岛美如人间仙境,这里可游泳、潜水、垂钓,被称作是中国的马尔代夫。这里的海产品非常值得一提,不仅没受到污染,而且由于适合海洋生物繁殖的礁群很多,各类海产品的质量均属上乘。但别于冰峪沟的是,庙湾岛还没有被正式开发,交通不便,没有固定的交通快艇到达,也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正因为这样,这座岛屿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借鉴大连冰峪沟建设的成功经验,使之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一鸣惊人。
  二、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
  近年来,单纯欣赏景色的旅游已经满足不了文化品位较高的人群需求,他们希望游中有学。从其本质来看,旅游生活既有物质的一面,更有精神的一面。就物质层面而言,旅游生活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这是旅游活动的基础和手段。就精神层面而言,主要指的是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的对特殊文化思想、精神理念、宗教信仰等深层内涵的了解、领会以至追随。在旅游观赏中,不管是游山玩水、觅古探幽、体察民情风俗,还是寻求艺术珍品,究其根本,都是为了获取精神上的享受,表现出对美的追求。正如叶朗所说,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其实,漫游是中国古代士子普遍的人生经历,游学乃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学子们畅游于山水之间,往来于通都大邑,沿途所见之自然风景、所感之风土民情都融进其品格和文风之中。宋代马存《赠盖邦式序》里曾谈到司马迁在漫游山水之间累积了写作《史记》的艺术经验:“子长生平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凡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所以,现在的旅游也不能单纯地提供休闲服务,还应该给人以文化上的享受。这样的城市,才是最吸引人的。在这一点上,杭州就是可供借鉴的典范。
  北宋初年,全国的名都大郡如长安、洛阳、金陵、扬州,都在惨酷的兵火下残破了,只有杭州太平无事,继续发展,终跃居为全国第一等大都市。柳永《望海潮》言:“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展现了这座城市的迷人神韵。南宋末年,张矩、周密、陈允平等作了十首《西湖十景》,将杭州的美以文字的形式定格。今天的杭州,仍注重保护这种美景、传承这种文化。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管理办法》、《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纵然也有一些不足,但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杭州近代史研究学者仲向平言,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像杭州这样从质和量上投入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并不多,比如每年的文保,仅历史建筑一项政府就投入3亿多元。同样的省会城市,如武汉、太原,每年只有几百万元。从数量上来讲,杭州现在有数以百计的名人故居修好并开放,数以千计的50年以上的老房子都保护下来了,在理念上比较先进。所以直至今天,杭州仍旧是人们神往之所。一位外宾来游西湖,如此赞美白堤:“从昭庆寺走向孤山,一过断桥,便好像进入神话境界!”
  但是杭州也有很多值得珠海吸取的教训,资深电视文化编辑昊天说,杭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属于走在全国前列的,但现在也有种一拥而上的感觉。我们往往以现代人的标准和近乎急功近利的方式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比如杭州的雷峰塔,民国初年盛行一句话:“保俶如美女,雷锋如老衲。”雷峰塔应该是老态龙钟的才对。现在的雷峰塔是按照宋代的原图来恢复的,宋代到民国的这段历史就丢掉了,人们的审美也接受不了。雷峰塔的重建,保护了一些文化的同时,也丢失了一些文化。而乌镇的修旧如旧,就是比较合理的处理。大连的文物保护也是一样。大连拥有很多欧洲风格的庭院式住宅、历史街区和欧洲文艺复兴式典型建筑,这是历史的见证,但遗憾的是上述建筑遭到了大面积破坏,大连历史老街区上建筑破败的景象让人忧虑。2006年,以大连市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古建筑作为载体的电视系列片《凝固的记忆》在当地播出,一位参加拍摄的工作者说:“当我们准备拍摄旅顺马克洛夫官邸的时候,这栋近百年的老建筑正在被拆,看着忙碌的拆迁现场,拍摄者只恨来晚了一步。”
  这样的城市经历为珠海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珠海高栏岛宝镜湾的岩画被赞誉为史前珠海的“清明上河图”和“中国沿海地区史前岩画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但是石质文物不容易保护,这些石刻正在经受着风雨侵蚀,保护仍旧是当务之急。珠海斗门的水上婚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被更好地传承下去。每座城市都有其历史,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延续历史的同时,不断完善其形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各城之间的成功经验可相互参考与借鉴,使得城市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更好地发展。
其他文献
◆沙湖  最后一汪泪水  堆积成蔚蓝的期待  千亩黄沙 万顷碧水  一塘背影逐渐散去  几只归鸟  留给夕阳  芦花瑟瑟  苇子摇曳  遮遮掩掩的  其实就是  羞羞答答的日子  我知道  雪落下的时候  贺兰石会一分为二  党项的旧梦  会一分为二  而成群的鱼会游向湖底  我会回归雪域  一管羌笛  根本无法吹响  ◆西夏王城遗址  黄河回首的地方  透视一段如雪的记忆  羌笛的怨悔  落在西
期刊
民博大院风景殊,  拴马石桩集成林。  远观疑似化石木,  近看乃是雕像群。  昔日散落夕照里,  而今迎来艳阳春。  承蒙抢救及时雨,  不教珍宝久蒙尘。  闲话拴马桩  拴马桩,在古代习称系马桩,因多用石料雕琢,亦称系马石。其出现恐怕是与马之被人类驯化之日就“应运而生”了吧,也就是说从“黄帝治天下,飞黄服皂”和“周穆王驭八龙之骏”那个时期就有这类设施了。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胡人对马多散
期刊
1906年8月6日于奥什  亲爱的先生(这是伯希和致色纳尔的一封信,却似乎从未被寄出过——译者):  正如您所想的那样,您7月23日写自孔特雷克塞维尔的信件,我们还是在这里找到了它。我对您再一次所表达的祝我们的事业获得成功的所有恭贺,表示深为感谢。我向您保证,在我一方,我忘不了您为使这种成功变得可能而付出的一切。  我的最近一封信是在我们继于塔什干居住一个多月之后,离开那里的同时寄出去的。我们在那
期刊
四年前,在段文杰先生从事敦煌艺术保护研究60年纪念座谈会上,我曾经以《敦煌圣徒,时代功臣》为题发言;段文杰先生逝世后,我应约撰写了《段文杰——敦煌研究杰出的领军人》的怀念文章。段先生对敦煌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举世公认,我只想以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首批会员及20多年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的身份,通过追忆我认识段先生30年来亲身感受的几件事情,来表达我对段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982年夏,我和部分参加敦
期刊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共同缅怀段文杰先生对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巨大贡献,再一次感受到段老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段老荜路蓝缕,艰苦创业,创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的历历往事。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家对敦煌石窟保护研究经费投入有限,敦煌研究院在发展中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为了推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全面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段文杰先生通过与国内外友好人士的文化交往,大力宣
期刊
回眸段文杰先生的生命历程,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他对敦煌学研究保护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段先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保护者,更是敦煌文化的研究挖掘者,而且是敦煌艺术的传播、开拓者。  段文杰先生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他在《敦煌艺术》的讲演中,对敦煌石窟艺术作了高度概括:“一部千年建筑史,一部千年雕塑史,一部千年绘画史。”他强调,敦煌石窟艺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我国的国宝,也是联合国列入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东传的产物。最早的洞窟开凿于1600年前的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等十个时期的不断开凿和兴建,形成了一座规模巨大、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东方造型艺术馆。在持续1000年的修建过程中,对当时的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明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国经济发展重心东移,丝绸之路逐渐冷落,莫高窟也
期刊
得知白银市平川区发现汉墓,2013年5月9日,我们一行人,齐聚敦煌研究院门口,都是年长的学者与前辈,一一介绍,都记不住。有位叫沙武田的博士,说知道会宁的齐家玉,便记忆深刻。  一路驱车。因不熟识,顾自看窗外。  满目疮痍的荒山在车窗外飞驰而过,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树木。一些凛冽的山峰造型奇特,令人浮想联翩。一座山插入农田,戛然而止,似乎前方有意外骤然出现,受了惊吓。榆中定远镇也有这样一座山,如一条长龙
期刊
我是1962年正式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这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两次应研究所邀请借调到莫高窟工作:一次是临摹159窟的龛南侧菩萨,一次是与孙纪元先生合作创作了《唐代人民贫困生活》。这两次工作都是由孙纪元同志给我安排的。我那时对美术组的老同志最好奇的是:崖壁上密密麻麻这么多的洞窟,他们怎么能记住号码,能直接找到要去的洞窟呢?  自1962年兰州艺术学院撤销后,经常书鸿、李承仙两位所领导同意
期刊
2011年1月21日,一个寒冷、凄然的日子,文杰大哥走了。95年的漫漫人生,定格在那黄昏的一瞬间。他走得那么匆忙,匆忙得来不及和任何人打声招呼;他走得那么安详,安详得只留下轻轻的一句:“我想睡会儿……”是的,他太累了。60多个春秋的辛勤耕耘,2万多个日夜的执着守望,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大漠隐士”化作一缕青烟,和三危相依,与鸣沙为伴,携飞天共舞,尽毕生佛缘,继续追寻他永远的敦煌之梦去了。  人生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