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唱”统一相辅相成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伴奏者在为《梁祝新歌》伴奏时,要注重对演唱者在作品风格、音色力度、情感处理等方面的铺垫与烘托。钢琴伴奏需有扎实的钢琴功底,且熟知演唱部分旋律、速度、力度、情绪,及对作品的背景、曲式、力度音色布局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从多方面配合声乐演唱者完成作品。
  【关键词】钢琴伴奏;音色;烘托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梁祝新歌》由王庆爽作词,邓垚作曲。这首作品借鉴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又不拘于大众所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旋律曲调,融入现代作曲技法,使得整首作品既熟悉又新颖,符合大众的审美,容易引起共鸣,王庆爽在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首唱后,备受好评。钢琴伴奏是钢琴演奏者用钢琴进行伴奏的一种艺术手段,钢琴伴奏者在为《梁祝新歌》伴奏时,要兼具对演唱者在作品风格、音色力度、情感处理等方面的铺垫与烘托。钢琴伴奏需有扎实的钢琴功底,且熟知演唱部分旋律、速度、力度、情绪,及对作品的背景、曲式、力度音色布局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从多方面配合声乐演唱者完成作品。
  一、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新歌》根据《梁山伯祝英台》为脚本创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据传,在我国西晋时期,梁山伯求学的路上,遇见女扮男装祝英台,两人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一同去往书院求学。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祝英台返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后来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就带着祝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但是遭到了拒绝,祝英台父母已将其许配给了马氏,梁山伯回家后悲痛万分,卧床不起,不久后去世。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因为自己而病逝,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亲,祝英台被迫坐上花轿。当花轿绕道到梁山伯坟前时,祝英台执意下轿,哭拜梁山伯,因过度悲痛而死,后被葬在梁山伯墓东侧,有人所见,祝英台入坟时惊雷裂墓,最终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在人间共舞。传说中描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诚挚的爱情,也展示出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力反抗精神。
  同样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脚本创作的还有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作品艺术成就较高,家喻户晓。《梁祝新歌》由王庆爽作词,邓垚作曲,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王庆爽演唱此作品,获得了极高的关注。本作品歌词唯美,歌曲深情动听,表达了“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大爱如歌”的主题。
  二、钢琴伴奏的音乐处理
  (一)结构解析
  钢琴伴奏在担任钢琴伴奏时,要对作品曲式结构非常清晰。全曲为引子+A段+间奏+B段+A'段的结构。A段分为a(第3小节—第6小节),b(第7小节—第10小节),a?(第11小节—第14小节),b?(第15小节—第18小节),b?(第19小节—第23小节);B段分为c(第26小节—第33小節),c'(第34小节—第41小节),d(第42小节—第49小节),d?(第50小节—57小节),e(第58小节—第65小节),e?(第66小节—第74小节);A'段分为a?(第76小节—第79小节),b?(第80小节—第83小节),b?(第84小节—第88小节)。
  《梁祝新歌》前两小节为引子部分,起到了奠定乐曲基调、烘托气氛的作用,引导演唱者进行演唱。从第三小节开始直接进入到乐曲,没有过多铺垫。
  A段为第3小节至第23小节,本部分为呈示部,以抒情叙事为主,钢琴伴奏以分解琶音为主,静静的衬托优美的旋律。“花开花落,飘飘飞彩蝶,不是你不是我,百年千年,爱如长河,流过你流过我。日出日落, 飘飘飞彩蝶,飞过多少花朵,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尘世大爱如歌。”歌词唯美的展示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要永世在一起。旋律一层一层逐步推进,本段还运用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乐句既保持统一,又各有不同。
  第24小节至第25小节为间奏部分,在22小节时钢琴伴奏就已将开始改变,左手为连续八度进行,急促有力,右手和弦铿锵有力,给人以紧迫感。间奏部分铺垫不多,但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铺垫了B段的情绪,激动而饱满。
  B段为第26小节至第74小节,本段歌词“问花问月问流水,情在爱在人何在,落花无语念君归,千山万水寻你回,关山梦远寸寸柔肠心碎。天荒情难绝,空对月千行泪,楼台梦断佳人去不归,望断天涯山高水长,相思漫漫无边。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大爱如歌。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大爱如歌。”较与A段来看,B段的歌词多了质问、不甘心,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奋力反抗,但是又无可奈何的感情,这里的“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大爱如歌”更多的是哭诉与不甘。经过75小节的间奏部分,音乐回到主题乐段,为A'段。
  A'段为第76小节至第88小节,钢琴又回到了分解琶音的优美旋律。在为演唱者伴奏时,作为艺术指导不仅对钢琴伴奏部分弹奏的十分熟练,更要熟练演唱者的部分,对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线条都非常的清晰。
  (二)音色与力度的控制
  钢琴的伴奏是可以通过音色与力度的调整,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从而更好塑造出丰满的艺术形象,使乐曲更加具有魅力和感染力。
  作品开篇速度为一分钟60,约为柔板的速度,舒缓。在pp很弱的力度衬托下,缓缓诉说着。将A段分为a(第3小节—第6小节),b(第7小节—第10小节),a?(第11小节—第14小节),b?(第15小节—第18小节),b?(第19小节—第23小节)。a 段的演唱在谱面标记上没有变化,钢琴伴奏在这部分需要手指接触琴键面稍大,弹奏出柔和、优美的音色。第6小节钢琴伴奏部分标注了渐强,向b段推进了一些,在a时的伴奏是向下的分解琶音,在这个小节则是向上的琶音进行,在b段时力度标记变为mp中弱,比a段的pp稍展示出来声音,由于都属于弱,钢琴的伴奏还是需要控制音色,以流畅的琶音作为背景衬托歌唱性的主题旋律,b即将结束的第10小节也用了渐强,推向a?,这里钢琴伴奏的织体已经改变,到a?开始使用和弦、波音、三连音,音色更加丰富具有感染力,在a?里,第12小节的钢琴伴奏也做了渐强的处理,第14小节同样做了渐强的处理,推向b?,本段的钢琴伴奏加入了柱式和弦、三连音、附点音符,内容更为丰富,第18小节伴奏向上推进,到了第19小节又重新强调了b段结尾“不要来生,不愿化蝶,只要尘世大爱如歌。”的主题。和弦伴奏以柱式和弦为主烘托气氛,从第22小节开始为B段铺垫基调。第22小节至第24小节钢琴伴奏右手节奏以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形成了不稳定的节奏感,左手连续的八度进行,左右手的重音记号每小节三个,第二、第三个重音记号都是在本该弱拍的位置,形成了摇摆、不安的节奏型。   B段分为c(第26小节—第33小节),c?(第34小节—第41小节),d(第42小节—第49小节),d?(第50小节—57小节),e(第58小节—第65小节),e?(第66小节—第74小节)。B段旋律激昂,情绪高涨,音乐听起来饱满充实,快而不欢、哀而不伤,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段落,震撼人心,钢琴伴奏以八度音程与和弦为主,辅以震音、分解琶音。从e段开始,左手不再是八度音程,以分解和弦为主,歌唱的旋律也宽广许多,将感情全部释放,是对执着爱情的呐喊,e?段落强化悲泣呐喊旋律,推向全曲最高音?B,至此全曲达到了至高点,钢琴伴奏以左手震音衬托右手极速流畅上行渐强琶音,最终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本段结束时钢琴伴奏的自由延长记号在和弦,歌唱者的自由延长在二分休止符。钢琴伴奏在进入A'段之前的间奏部分时不能过急,等沉浸在B段演唱者情绪出来以后进入间奏部分。从力度来看,B段的第74小节很强ff与A'段第75小节很弱pp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速度来看,B段第74小节每分钟168与A'段第75小节每分钟60形成鲜明对比;从情绪上来看,B段第74小节的激动呐喊情绪与A'段第75小节抒情歌唱优美旋律形成鲜明对比。钢琴伴奏在第75小节比较关键,做好铺垫保证演唱者顺利进入A'段,这里的音区也较高,听起来轻盈梦幻,具有幻想性的特点,第76小节歌唱旋律正式进入,钢琴伴奏也回到了A段的伴奏。
  A'段分为a?(第76小节—第79小节),b?(第80小节—第83小节),b?(第84小节—第88小节)。钢琴伴奏在a?与b?部分以分解和弦琶音為主,第83小节右手八度推进到b?,从f力度开始,有三次渐强,层层推进最终在和弦与震音的推动下达到了ff,在上扬的旋律中结束。
  三、结语
  《梁祝新歌》以感天动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传说故事作为脚本,融合又不拘于大众耳熟能详的的小提琴协奏曲。运用新的曲调旋律和创作手法,还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钢琴伴奏在《梁祝新歌》作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烘托与作品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效果。作品中唯美的歌词,优美又具有张力的旋律,将《梁祝新歌》完美呈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参考文献
  [1]张园,邓垚.《梁祝新歌》音乐风格和演唱解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2]边金芳,王庆爽演唱风格及作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熊潇滢(1987—),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音乐课堂欣赏教学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多以介绍创作背景、听辨主题旋律、哼唱主题旋律等传统方法就草草了之。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和方式缺少思考和实践。多元化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变传统欣赏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多感官感受音乐,提高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欣赏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23.3
期刊
【摘要】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来说,教育事业永远是百年大计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文化事业实现了新发展,尤其是为能够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对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新要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映照下,传统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自然也就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同于中小学其他学科的教育,民族音乐的教育更多时候是对文化的一个传承以及弘扬。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有效提升
期刊
【摘要】中学音乐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乐感审美为终极目标。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质上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补充完善,对音乐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课堂教学应以此为契机,进行从内容乃至形式的优化升级。内容上应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对典型题材产生深刻印象。教学实施中应将音乐实践与乐理知识紧密结合,构建活泼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身心融入音乐之中。利用测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地对
期刊
【摘要】1973年,英国民族音乐学家、人类学家约翰·布莱金的著作《人的音乐性》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有关非欧洲音乐的偏见,给对非欧洲音乐的歧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该书自首版以来,迄今已被翻译成11种语言,然而直到2007年,此书才经中国音乐学人马英珺老师翻译出版。本文对此书的大致内容进行概述,并就笔者阅读此书的一些感想与启示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音乐性;音乐与人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期刊
黑龍江省音乐家协会“武汉加油”抗疫主题公益歌曲(2)
期刊
作者简介:顾小英(1967- ),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本科,二級演员,工作单位/职务: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戏曲表演、戏曲舞蹈。
期刊
【摘要】湖南隆回县花瑶族群居住在巍巍雪峰山下,属于梅山文化核心圈。这个区域居住着汉族、苗族、侗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正因为如此多的民族文花的碰撞与交流,才成就了梅山文化的丰厚与绚烂。花瑶在与多个民族交流中,他们的文化也展现出神秘丰富的多样性特征,其重要的族群文化呜哇山歌是至今仍然保存着这种多样性特征的古老音乐记忆。  【关键词】梅山文化;花瑶;呜哇山歌;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二人台艺术作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重要代表形式,在今天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仍广泛流传,而当地数量可观的二人台戏班,则是这一艺术在民间的重要生存及发展平台,当地戏班的产生及发展历史实则也与这一地区移民音乐的源流变迁息息相关,所以对于现今当地二人台戏班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也为移民音乐现状的真实反映,本文选取当地较有知名度的两支戏班为调查对象,用以较为客观地呈现当地二人台戏班生存状况。  【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以白话山歌为核心对象进行研究,白话山歌是京族歌曲日益演变所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京族歌曲体系,研究目的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于白话以及白话山歌的认识,从而加强京族文化的传播以及推广。通过研究白话山歌的形成原因、分布情况以及少数民族歌曲继承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经研究表明发现京族白话山歌发展与京族三岛的历史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京族歌曲;白话山歌;少数民族歌曲;继承与发
期刊
【摘要】“润腔”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之一,是对某些基本字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唱奏,对于演唱者来说带有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即兴性。本文通过对徐沛东所创作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声声慢》的分析,从歌曲文学背景、歌谱理解、歌词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究,以要求能够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把握这首歌曲的演唱特点。润腔是在演唱中行腔的主要艺术特色,是构成韵味、风格、流派的决定因素,通过音乐的表现和润腔的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