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研究表明干净的水源和良好的卫生环境不足以阻断RV传播,且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RV性腹泻的药物,使用RV疫苗是唯一有效的防控手段。此文对RV疫苗的使用现状、研发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国际生物标准化联盟于2017年9月28—30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举办了第二届人体挑战试验研讨会,旨在审查并促进人体挑战试验或受控人体感染的应用,重点推进受控人体感染在新疫苗和疫苗改进研发中的应用。在会议中,与会者讨论了有关人体挑战试验的多方面内容,达成一项共识:在合乎伦理、保证安全且知情同意前提下,可通过实施人体挑战试验以促进和加速疫苗研发。
目的对疫苗生产车间半成品配制区域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便携式悬浮粒子采样仪,于2016和2017年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洁净车间进行日常悬浮粒子检测,其中A、B级洁净区域为每班次检测,C级洁净区域为每周检测。对2年的检测数据制作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并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3个级别洁净区域的悬浮粒子数或均值如下,A级区≥0.5 μm的粒子数均<1,≥5.0 μm的粒子数均为0。
重组疫苗抗原结构以及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对重组疫苗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组疫苗抗原保持天然构象的程度直接决定其诱导免疫应答的程度,从而最终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对抗原开展多角度、多尺度、多方位的结构研究不仅能够完成抗原的结构确证,还有助于了解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从而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此文综述了三维结构测定、抗原表位鉴定及颗粒性分析等多种结构分析技术,以及结构分析在重组疫苗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0.5%硫代硫酸钠、10%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ryptic soy broth, TSB)培养基、10% Letheen肉汤培养基对实验室常用的4种消毒剂的中和效果,为疫苗生产和检定中科学选择中和剂提供依据。方法取生长良好的Vero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组8个复孔,置于37 ℃、5% CO2培养箱培养过夜。将3种中和剂分别与杀孢子剂、0.5%"84"消毒液、酸性苯酚盐、碱性苯酚盐4种消
目的建立定量黑猩猩腺病毒68型(chimpanzee adenovirus type 68,AdC68)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的非复制型AdC68(AdC68GFP)感染HEK293细胞,收获病变细胞并进行超速离心纯化AdC68GFP。用纯化AdC68GFP免疫家兔制备抗AdC68GFP抗体
目的建立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combined live attenuated 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 vaccine,MMRV)的生产工艺。方法根据现有疫苗原液生产工艺,将麻疹病毒沪-191纯化株、腮腺炎病毒S79株、风疹病毒BRD-Ⅱ株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Oka株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或人二倍体细胞MRC-5株中制备高滴度病毒原液
人二倍体细胞是WHO认可的更安全的疫苗生产用细胞基质,已成为全世界疫苗生产首选的细胞基质。我国自主研制的二倍体细胞2BS株和KMB17株来源于人胚肺细胞,因其无致癌性、无外源因子污染,且细胞性状比较稳定,越来越多地在人用疫苗研发与生产中使用。由于2BS和KMB17细胞对多种病毒具有敏感性,因此也作为细胞基质被应用于许多病毒性疫苗的研究开发。目前,用这两种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的疫苗,包括甲型肝炎疫苗、脊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重组蛋白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佐剂来增强其免疫原性。水包油型乳剂是新型佐剂中的一个研发热点,如MF59和AS03已在欧盟和美国获批用于人用疫苗,且均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可靠的安全性。此文就水包油型佐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佐剂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