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推进 螺旋提升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应达到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听和读的能力是理解能力,是接受输入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说和写的能力是表达能力,是输出信息的能力。英语的读写能力是整体交际能力的基础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目前英语教学极其重视“听、说、读”的训练,却往往忽视了“写”的教学,或者说只是停留在“抄写”的阶段,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后,应逐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意识地让他们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流畅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为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笔者惊喜地发现,“螺旋式”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让学生对写作具有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让他们有了更强烈的创作欲望。笔者认为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基于题材,口头作文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写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要求。“启蒙先启口”,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孩子,积累的单词量还不够多,语法知识也知之甚少,更不用说用外语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表达。如果教师盲目地给他们一个题目,要求写文章,就好似空中楼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样无形之中会扼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给他们带来挫败感。
  因此,我先以写作题材为切入口,以作文题目为框架索引,找出与作文题目相关的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等,再提供给学生本次作文所采用的句式结构,让学生在用词、短语组句的过程中打造初级阶段的作文原形。“先闻其声(口头说),再见其形(落笔写)”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如作文My school让学生说出:
  (1) 有关学校的名词:classroom, art room, playground...;
  (2)形容词:big, small, beautiful...;
  (3) 表示行为的动词或动词词组:sing, dance, run, draw pictures, play football, play games...;
  (4) 用来连句的句式:There is / are... I can... I like doing ...
  学生根据这样的句式结构,用现成的词汇填入其中,表达起来轻松自然,为书面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请看Amy的口头表达:
  Hello!I'm Amy. My school is not big, but it's beautiful. There are 36 classrooms. There are 2 computer rooms, 1 art room and a big playground. I can play basketball. I like my school.
  可能一开始,学生往往只专注于句子的完整性与单词的使用率,却缺乏自主的创造性。因此在最初的框架练习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有所创造,让学生逐渐能超越教师既定的单词、句型的范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描述或者表达。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引领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由词到句,由句到篇。
  
  二、依托阅读,借料作文
  
  在经历了口头练习这一准备阶段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进行模拟写作。但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只有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才有可能;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感受和大量的语言素材,写作才有可能进行。而这些大量的语言输入来源于阅读,因此应加强阅读,写作只有植根于阅读的土壤,才能生机盎然。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阅读话题,它为写作教学提供了不同的素材,我们可用教材这个支撑点,开展借料作文,同时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一)依托教材,进行仿编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有一定的情景依托。在学生对原文件阅读以后,消化成自己的有效养分,用原件模型改编创作,可创设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机会。如教材中 How much is it?这一有关购物的对话,教材原文是这样的:
  A: Can I help you?
  B: Yes, please. A pair of sneakers for my son.
  …
  学生在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购物用语之后,模仿编写,并有所创造。这是Kelly同学的文章:
  Welcome to My Restaurant
  A: Hello, welcome to my restaurant!
  B: Thank you!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I'd like some ice cream and beef.
  A: Sorry, we don't have any ice cream, but we have some beef.
  B: OK, but why don't you have any ice cream?
  A: Because autumn is coming. It's cold.
  B: OK.
  A: Anything else?
  B: I want to have some bread, eggs and juice.
  A: OK, wait a minute.
  …
  (二)依托故事,开展续编
  除了情境之外,教材中还有一些阅读材料,这些故事性的文章为学生编写故事提供了写作的平台。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为这些故事续写后文,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使写作教学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的特点。
  如学生们在农场野餐时,天气骤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看Kin的续编的放风筝:
  Sarah: Wow, how cool!
  Wu: It's windy now. Let's fly kites! OK?
  Mike: Great!Go, go, let's go!
  Chen: Ha ha!There are so any kites. How wonderful!
  Amy: Oh, my dear!Help!Help!
  再看 Cathy的发挥:
  Sarah: 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Mike: I think so. Oh! The wind blows too strongly. Oh!No!my hat is flying!
  Zhang: Look!My hamburger is flying, too!
  Miss White: Hurry!Let'run back.
  All: Oh, my god!
  (所有孩子都像风筝一样飞起来了。哈哈!)
  ……
  就这样,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结局跃然纸上,让你开怀大笑。
  (三)依托阅读,开拓话题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因此在利用教材阅读材料的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写作题材。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同阅读材料相关的写作话题,开展写作教学。这样不仅提升了阅读教学,也完成了写作的一次飞跃。如在学校建设书香校园大量阅读中,我们英语组也设立了必读和选读书目,还引进了英文原版绘本,通过绘本“读写绘”一体化编制等方式拓展写作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在《快乐阅读》中对有关自家房子的介绍材料阅读后,让学生们也书写一篇介绍自己家房屋的文章等等。请看Lucy的作品:
  My House
  This is my house. It is very big and beautiful. I like it very much. Let's go to this house. You can see three bedrooms, a study, two living rooms, two bathrooms, a kitchen, an attic, two balconies, a basement, two porches and steps. Do you know? Next the house there is a beautiful garden, a big pool and a garage. One bedroom is my bedroom. It is small. The other two bedrooms are my father and mother's bedroom. They are big!In the study, I can read books.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play games, watch TV and so on. Do you see the big pool? Is the pool beautiful? Wow! The garden is so beautiful!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butterflies!The tree is so tall, the grass is very green!Oh!I like it!
  
  三、开展活动,生活作文
  
  在一系列的“依托”之后,该带着学生走进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但无论是教材的话题,还是课外阅读材料,对写作训练来说都是在虚拟的场景下开展的,学生往往被封闭在课堂里,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剥离开来,从而出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感到“生活是生疏的,思想是空空的,笔端是苍白的”。因此,教师应拓宽学生生活的空间,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多彩的现实生活,使写作教学贴近有实际意义且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使得学生的写作具有不竭的源泉,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如在秋游城市广场后,我请学生来写这次活动。有描写秋天景色的;有记载活动过程的;有再现比赛场面的……这里摘录其中的一篇:
  The Beautiful Square
  Today it is very fine. The sky is blue, the sun is shining. We go to the City Square. Look!It's a beautiful square. There are many children playing. They are happy!Look at Zhang Xing and Dong Fang. They are playing hide and seek. Ma Ke and Qianqian are climbing. The other two boys are playing cards. Some girls are playing hopscotch. May and her friends are playing with a skipping-rope. Sue and her best friend, Jane are reading books under a big tree.
  Look! Those are big and tall trees. Ann is behind the tree. There are beautiful flowers. This is a pond. The fish are in the pond. They are swimming in the pond. Look at blue sky. In the sky there are five birds. They are flying and singing. They are happy too.
  I like our City Square. Do you like it?
  
  四、开放内容,自由作文
  
  经历了一定题材的作文训练之后,教师应放开手中的风筝线,大胆开放课堂,让学生们在开放的环境中飞得更高。因为学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我们应把写作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还其童真、童心、童趣,让学生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作文,在生活中思索,激起学生有话想说、有事想叙、有情想抒的欲望,使学生冲破束缚,展开联想的翅膀,大胆创新,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选择空间和写作空间,从而达到写作水平螺旋上升的顶端。
  如寒假生活中对过春节的记忆,学生的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他们的阵阵喜悦,又如用E-mail形式给朋友发送信件的其中流露出的殷殷关切:
  Dear John,
  Thank you for your last letter. You are great. It's sunny and warm on the farm. I can wear my dress now. We have fifteen new ducks, ten new lambs, three new cows and six new pigs. It's good, isn't it? I think it is good!
  Maybe tomorrow in Beijing the weather is cold. You can wear your jacket and jeans, or you will be ill.
  In Beijing are you happy? What's the name of your new teacher?
  Yours,
  Sally
  当然,英语写作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写作能力螺旋式上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从易到难、从慢到快、从少到多、从课本到课外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持之以恒,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挖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初中生进入高中后,起始学习是关系整个高中学习的关键一步。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角色的转换和适应的速度。高一新生刚入学,往往怀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急切地想找到一种方法去学好英语,他们有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但是,高一生源分布不平衡,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且初中的教法和强调的重点与高中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式与初中亦大相径庭,诸多的差异往往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畏惧感。他们进入高中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期刊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    一、时代发展需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
期刊
在高中化学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把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两者扬长避短,能使课堂的容量和气氛达到良好的结合,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在高科技的现代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善了常规教学中教师被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所束缚的局面。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透彻、形象地学习知识,而
期刊
反思现行的作文教学,面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无条理的现状,教师往往提倡让学生多看作文选,给予范文引导。久而久之,学生虽然有言了,但却不乏袭来之作、拼凑之作,并无自己的真实感受。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增强了学生写作的依赖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惰性,而其结果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弱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有三种表述:对低年级学生倡导的是写话,其目的是让学生写“放胆文”,学生爱写什
期刊
语文教学对话论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是一种对话实践,而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对话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是在学生理解困难时架起与文本沟通的桥梁,还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得出个性化的有创意的见解。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应该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为出发点和归宿,其他对话都是为学生阅读营造一个语言环境,提供某些条件
期刊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沟通或语言活动,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沟通”、“合作”与“对话”的根本,是达成教学预设目标、生成崭新课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手段。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是完成和谐教学过程的关键。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需具备哪些特点呢?笔者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白易懂,具有通俗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教学
期刊
当前社会对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通过英语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体会获得知识的快乐进而激发和拓宽学习兴趣等,这导致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需求。而现行英语教材中供学生阅读的材料不多,对于学生打好阅读能力的基础,以及学生对词汇、句型、语法知识的自然巩固和语感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够的。所以,有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外阅读呢?    一、指导学生有正确的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是
期刊
在多年对高考英语试题的研究中,笔者不难看到:试题的形式日趋灵活,内容日渐丰富,难度日益加深。这种形势下,要求我们师生齐努力,拓宽思路、找对方法、狠下苦功。相信我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定能备战成功。    一、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    从教师这方面讲,一定要优化课堂教学,通过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高尚的人格魅力带动并影响学生,以达到快速提高的效果。具体思路如下:  (一)摆正课堂上的教与学,发挥学生
期刊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方向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中学数学课本中的逆向思维包括逆运算、否命题、反证法、分析法、充要条件等都涉及到思维的逆向性. 在数学解题中,通常是按照从已知到结论的思维方式,但是有部分数学问题若是按照顺向思维方式则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常常伴随着较大的运算量,有时甚至无法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多注意定理、公式、规律性例题的逆运用,就会使较难的问题得到简化. 经常性地运用
期刊
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头戏,分值40分。可是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那么如何把阅读理解课上成一堂  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呢?    一、学情分析    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有如下弊端:  第一,学生的阅读量太多,导致学生懒于去做或不想做,有的是做怕了。  第二,教师从头解析到尾,根本是教师在做阅读,而学生在听阅读,完全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三,学生慢慢地形成了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