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价值目标、本质特性、现实诉求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价值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能使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思想武器,实现主体需要与客体发展的有机统一;本质特性是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研究对象上的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现实诉求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价值目标; 本质特性; 现实诉求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8)02-0105-03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应科学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本质特性和现实诉求,从更高更深的层面上审视新形势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充分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优势,产生出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
  
  教育价值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主体需要的关系,即要回答教育应满足学生发展的哪些需要,其体现的是学校教育对主体生命存在的优化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教育的价值目标是指学校教育者以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为基础,以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依托,对教育使命的自觉选择和科学定位。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们从价值目标的高度对其加以审视,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能使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思想武器和科学工具,实现主体需要与客体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一价值目标体现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科学认识和实践、满足学生主体发展需要上的内在使命。就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而言,突出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科学认知,把握现实社会的内在规律;科学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实践,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形势的有机统一。
  科学认知,把握现实社会的内在规律是指学生全面、完整、准确的认识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局部和全局、眼前和长远,深刻理解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科学认知要求教育者不要一般地罗列事实和事件本身,而是不仅告知学生事实及结论,而且要学生把握形势的逻辑进程;不仅告知学生政策的内容,而且要学生把握政策制定的前因后果,防止对形势与政策认识的片面化、表面化和绝对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科学认知这一层面上,体现的是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认清形势和理解政策、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其基本出发点。
  科学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科学的方法论是指学生用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面临的形势,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观察、分析、判断形势和理解、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1]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科学分析这一层面上,体现的是大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地分析形势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和大局、掌握和运用能使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思想武器和科学工具的智慧,作为其现实立足点。
  科学实践,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形势的有机统一是指学生在确立正确立场,正确认识,把握形势,理解、掌握政策的基础上,把个人的立志成才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机统一起来,认清自己的使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对自己人生的道路选择和发展定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的设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在科学实践这一层面上,体现的是大学生把对形势政策的知识接受和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理论学习转变成自身现实体验和实际应用,实现主体需要与客体发展有机统一的能力,作为其长远着眼点。
  
  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本质特性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之处;另一方面,又具有其特殊的内在本质特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形势与政策教育以现实社会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本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其本质特性主要体现在自身内容体系、研究对象和教育方式上的特点和规律,表现为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研究对象上的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并存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内容体系上的本质特性,集中表现在教育的内容既处于相对静态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突出时效性。首先,形势与政策本身既是不断发展同时又相对稳定的,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一方面,政策是相对稳定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政策的出台或者变更总是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可能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形势又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甚至其纷繁复杂和变化之快可以用“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来形容。其次,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科学的、完整的和稳定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这些相对稳定的基本因素,可以让我们把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预测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针对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学生的思想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
  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在研究对象上的本质特性。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研究对象既有现实问题又有历史问题;既有宏观形势又有微观动态;既有社会改革又有经济发展;既有国际局势变化又有国内形势动态;既有科学技术又有生产建设等等,涵盖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历史、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动态的国际国内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的综合,具有很强的知识综合性。与此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强烈的思想性,要引导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是不断满足学生求知欲需求,又是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潜移默化中通过知识传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
  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育方式上的本质特性。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内容体系上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必然派生出其在教育方式上的规范性与灵活性。规范性是指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课程一样有大纲、有教材、有课时、有学分、有计划、有考核,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性则是指“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努力做到系统讲授与形势报告、专题讲座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讨论、交流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2]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体现了其既是教学活动、又是教育活动的双重属性。对这一本质特性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规范教学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生命力。
  
  三、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现实诉求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地开展起来并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形势政策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教育内容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不紧,教育方式和途径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完全地被学生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两个重要文件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明确指出要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高校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历史地摆在了高校教育者的面前,成为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必须表达的现实诉求。
  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任何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教育主体的主观接受为前提,而接受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必然与一定的思想实际和好恶选择相联系,没有需要,没有悦纳,就没有主动的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要有效开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定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出发,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存在疑惑的焦点问题入手,确定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做到教育教学有的放矢;要在学生接受方面增强学生的政治兴趣和时事兴趣,抓住学生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寻找到学生思想需求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在认识上真正解决他们的思想到位问题,促使学生将知识学活、学深。只有如此,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高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
  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与服务的统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涉及领域宽、范围广,许多内容都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成才和发展息息相关,比如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学生就业取向引导、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大学生成才的素质要求等等。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教育目标、社会目标与学生自我成才的目标统一起来,做到既教育人、引导人,又关心人、帮助人,提高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认同感,实现教育内容与服务学生发展的有机统一,为他们真正的自我实现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
  增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实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通过互动启发、双向交流、直观感受等方式,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调动学生听课、思考、提问的积极性。二是要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充分抓住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挖掘教育资源,通过座谈会、研讨会和对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切实增进教育效果。三是要提高社会实践的教育性,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了解形势与政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状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四是要发挥信息网络的辐射性,积极运用互联网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空间。各综合教育网站和各校园网站要设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目标、本质特性和现实诉求,是高校审视新形势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方面。其中,明确价值目标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把握本质特性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关键,反映自身特点和属性的教育活动才能呈现无限活力;体现现实诉求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点,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Z].2004-11-19.
   [责任编辑:孙文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悬念
【摘 要】估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但学生擅长精确计算、体会不到估算的优越性、缺乏估算策略指导、教师对估算重视度不高,使得估算教学成了数学教学中的短板。而估算方法多样化、多创设生活情境、明晰估算方法,则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估算教学,让学生“估得有法,算得有效”。  【关键词】估算教学;原因;对策  估算是针对给出的数据和某些条件推断出可能的结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算形式和行
【摘 要】“研学后教”的关键是研学案的编写。但小学语文研学案的编写存在着“重教材,轻学生;重知识,轻兴趣;重线路,轻生成”的误区,而要“回归‘生本’”,则要在编写“研学案”时遵循“尊重学生,关注学情;既有预设,也有生成;关注差异,分层设计;留有空白,留给时间”这些原则。  【关键词】研学后教;研学案;生本  “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我区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 “特殊群体” 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隐患所在这一严重现实问题,本文着重介绍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的一些可行性做法。通过了解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动态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表现,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突破,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特殊群体; 援助体系; 动态管理; 心理教
【摘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挖掘口语交际的资源;根据学生生活,设计口语交际的话题;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这三大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口语交际;资源;话题;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
摘要: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围绕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现实可能性及实践进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和阐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这对廓清当时党内的思想迷雾、进而推动“十月革命”成功爆发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任凭物换星移,重温这一著作中的光辉思想,对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它启发我们:旗帜鲜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确保有力进行“伟大斗争”;坚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
【摘 要】 数学思维体验学习是数学体验学习的一种,是通过观察与分析、猜想与验证等“抽象”思维而获得的一种体验.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适的思维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思维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驱动性问题,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解”的数学建模过程,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思维体验;数学建模;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  数学体
摘要:自新世纪以来,学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研究不仅数量庞大、观点纷杂,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热点频现的趋势。如何准确地把握其研究现状、分析其研究变化和规律、追踪前沿热点和动态,就成为当前进行民主研究重要的前提性工作。借助中国知网C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检索2000年以来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研究”为主题的相关文章,通过梳理分类并展开综述,以期对当前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摘 要:恩斯特·布洛赫从主体性的人出发,通过走进希望、唤醒希望、尊重希望、引导希望这一系列的思考,旨在恢复被遮蔽的人的希望之维、超越之维;面对相似的时代精神困境,通过借鉴其希望哲学,可以从信仰的发生、唤醒、夯实、升华四个维度思考当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出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众化; 布洛赫; 希望哲学  中图分类号: D641;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度,针对高校思政课的客观实际,多次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高校必须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新任务,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用强有力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发挥思政课教育的正作用,使思政课成为宣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