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的生态解读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大学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独特的、多元的、和谐的,是和每个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是我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些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以特色求发展,并在融合、创新中保持大学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关键词:大学文化;生态;西部;民族地区
  
  文化并非与生俱来,文化为人类后天所习得和创造,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结果,它“不属于个人而是作为团体特征的一切人造的实物、制度以及生活与思想的形式”,文化为社会群体所共同持有,属于“社会遗传”(social heritage),具有社会群体性特征。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区分民族的根本标志,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点也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不仅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每个民族的文化中也还存在多样性。文化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在冲突、融合中共生共存。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由于每个组织所处的文化系统、历史传统和构成要素的不同,其运作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即形成了各自的组织文化,它影响着大学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体现在大学制度、大学与社会关系、大学人的信仰系统、大学人的道德准则、大学人的行为规范、大学的风尚等当中的意义符号、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因此,大学文化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点,构成了一个多元复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带有很突出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是这个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惟有从文化生态观出发来解读它,才能从本质上更好地理解、把握和发展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
  
  一、生态环境中的大学文化
  
  人类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的内涵是“人类世界和自然界”,这里的自然界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包括生物本身以及地球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的生物活动的范围。而人类世界主要指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价值结构,社会环境包含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的等各种社会要素组成的环境,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礼仪风俗、科技、宗教等构成了社会环境的价值结构。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无时不处在人类生态环境中,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其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
  从自然环境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多处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之地。如西藏大学,位于自然条件十分独特的拉萨市(拉萨,藏语意为“圣地”),这里属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的河谷平原,纵横交错的河流、连绵的雪山峡谷、辽阔的草原、奇特的地热温泉、肥沃的河谷平原,以及品种繁多的动植物使拉萨成为高原上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拉萨山环水绕,气候清爽宜人,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4℃,平均气温8℃,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素有“目光城”之誉。地处川西草原康巴地区的康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5℃左右。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四川省汶川县城美丽的岷江之滨,地处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黄龙——九寨沟旅游环线上,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西昌学院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中国西昌航天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如春,素有“月城”、“春城”之美称,学院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我国最西部的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位于著名的喀什市,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含义为“玉石般的地方”,自然景观十分独特,这里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以及被称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还有原始胡杨林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原始风光,大漠、绿洲、冰河、雪岭、森林在此交相辉映。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大学人可以寄情于山水,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孕育出大学人纯净的情怀,此所谓“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与喧哗都市中的大学相比,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中蕴含了更多宁静、纯朴、自然的元素。
  从社会环境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都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多民族政治、经济、人口、风俗、宗教等的影响,这些高校形成了其独特的大学文化。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它是藏文化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坐落在该城的西藏大学的大学文化中带有浓郁的藏文化和高原文化气息。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藏、彝、羌等少数民族400多万人,22万人口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处在羌、藏民族的聚居区,其大学文化深受羌、藏文化的影响。羌族称自己的民族是汉族、藏族、彝族的祖先,的确,羌与汉、藏以及许多西北、西南的民族均有关联,羌族的族群认同源自其血缘、语言、文化的传承,学校中羌族师生的族群意识表现在其日常行为方式、语言和文化活动中,明显带有族群“边界”的印迹和本族社会生活和历史记忆。同时,羌族与藏、汉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和关联使得这三个民族的相互认同和融合意识非常强,该校大学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新疆的喀什师院所在地喀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喀什一直是国际商业交往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地,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闻名伊斯兰世界的艾提尕大清真寺也位于此,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重地。喀什人口中维吾尔族人占相当比例,他们创造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不朽的维吾尔古典名著《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啥斯·哈吉甫的诞生地,也是维吾尔音乐瑰宝——木卡姆的发源地。这里还是世界第一部《突厥语大词典》的编纂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故里。伊斯兰教的文化元素,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民族风俗、艺术文化、建筑风格都非常自然地渗透到了该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大学文化景观。
  
  二、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意识
  
  我国大学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立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虽然建立的时间大多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是我国大学体系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研究多以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大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为主要对象,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还缺乏更多的探讨。笔者以为在当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充分关注和认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所处的生态环境特点,树立起大学文化发展的生态意识,以此来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建设。
  
  1.保持民族地区大学文化的特色
  大学文化既是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产物,又对 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辐射作用,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是促进大学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这到充分协调、统一,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大学文化系统本身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很容易导致大学文化被普遍同化(assimilation),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多元大学文化的集合体,各种不同的大学文化应相生、相容,充分保持各自的特性和连续性。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首先应在学校内部创设适应多元文化的组织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民族地区的高校惟有创设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组织生态系统,才能很好地保持和发展长期积淀而成的本校大学文化特色,维护大学文化系统的多样性。“所谓办学特色不是一种暂时、局部的现象,而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对一所大学的办学具有广泛影响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如西藏大学藏族学生的比例高达80%,少数民族教职工的比例占70%,该校的大学文化鲜明地体现了西藏的区域特征和藏族文化的特点,学校在研究和发展藏族语文、藏族历史、藏族医学、藏族民间艺术方面独树一帜,课程设置突出西藏地理、高原气候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特别注意用西藏社会人文知识熏陶学生。广西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该校立足开发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骨干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思想库和科技源的作用。新疆大学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学校开设了“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历史”等课程。该校的体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元素,如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轻松欢快的麦西来甫,进入了体育课堂,一些濒临消失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帕普孜球、打毛线球队地拔河等也被引进了体育教学中,这对保护和传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汉合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奋、求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风,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把这样一些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继续保持下去。
  
  2.促进不同大学文化间的融合和交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从历史上来看,是以汉族文化为同化主体,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同化,其结果都是同化中被异化,即一个民族在另一个民族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其民族特性。而民族融合不完全等同于民族同化,它是各民族间相互渗透,主动学习吸纳对方先进文化的一种文化习得模式。各种文化间虽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每种特定的大学文化都需要不断融入其他大学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增强大学文化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不同大学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可以通过传播一吸纳的方式渗透到各校现有的大学文化中,并且替代大学文化原有的某些元素,事实上,文化元素的替代作用会产生滴水穿石的作用,促使大学文化新特质的产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的区域较为封闭,这些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中含有保守、封闭的成分,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因处在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上,与海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十分密切,因而使得这些大学具备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所以民族地区的高校应与沿海高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将沿海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融入自己的大学文化中,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优化。
  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来自西亚、中亚、东南亚、欧美等国的留学生前来就读,事实上已成为了国际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例如广西大学凭借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广泛开展了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东南亚国家到该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目前,学校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00多人,为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该校还与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校际科研合作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加、英、日、澳、德、泰、越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国家的大学长期在经济、文化、农业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新疆大学所在的乌鲁木齐市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与中亚一些国家的民族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新疆大学也成了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该校与中亚一些国家的大学在高等教育方面都有较多的交流和合作,在全国和中亚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
  美国人类学家赫斯克维茨(M.J.Herskovits)在《文化变迁的过程》(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Change)一书中曾说:“虽然一个社会的技术设备可能非常简陋,但它永远不会这样狭小,这样孤立。随着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的轮回,新的观念、思想将不断融入他们的头脑中,变化永不停息,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交流与融合不同的大学文化应伴随大学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大学文化改造行为,是保持大学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需要大学人对自身的文化和他文化有清晰的理解和阐释,随时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并对各种文化元素的特质进行甄别,营造适于进行文化改造的氛围,制订促进大学文化变革的计划,鼓励大学人接纳新观点并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大学人形成某些共享的观念,产生文化改造的内部原动力,从而保持大学文化的生命力。
  
  3.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大学文化生态的平衡不是保持一种静态的平衡,而是要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实现动态的平衡,以创新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最高体现。
  大学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一书中总结说:“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创新是大学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才能实现大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长期面临高级人才来源匮乏的严峻现实,这些地区的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学校教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特点。西藏大学已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 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宁夏大学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的鲜明特点,该校已成为宁夏及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和基地、高品位文化传播的中心。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了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问题,采取自力更生、自求发展的政策,合并凉山大学、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和凉山教育学院,建立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西昌学院,开设农学、师范、工学、经管、医学、艺术等专业,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促进这些学校的大学文化的不断创新,有利于这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民族地区大学文化的创新要体现生态意识。首先要考虑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作用影响下大学的生存机制,需要大学紧密结合所处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定位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入手,不断深化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科学和民主的大学文化。其次,要有大学文化发展的紧迫感。文化生态意识意味着将大学文化看做是生态主体,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培育和呵护才能获得良好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应有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意识,不断地精心培育大学文化,克服大学文化中的保守性、依赖性和迟效性,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创新之路。再次,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平衡。共生与竞争是生态系统主体之间基本的关系,保持大学文化系统的平衡不是一种单纯的静态平衡,而是一种“平衡——失衡——平衡”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文化的共生、共存只有在文化的不断改造和创新中才能实现。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大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独特的、多元的、和谐的,是和每个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地区高校虽然都不属于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但从创立以来也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些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以特色求发展,并在融合、创新中保持民族地区高校太学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傅 林,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其他文献
摘要:《白求恩精神光耀千秋》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医学院校医德课程的辅助教材之一,介绍了白求恩同志的操守与品行,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一种风范、一种楷模、一种准则、一种传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该课件填补了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一个空缺,并获得第三届电子出版物国家奖。  关键词:白求恩;医德教育;课件;介绍    《白求恩精神光耀千秋》多媒体教学系统(12张光盘),是医学院校医
期刊
摘要: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的实践已证明: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改变大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提高科研与创新能力,改善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研究性教学;问题;策略    学习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现实的学业成就,而且是决定今后事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使高校师生尽快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环境,
期刊
摘要:以教师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建立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推动学生评教工作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是近年来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内容及评估结果处理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若干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UIUC;学生评教;启示和建议    我国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展学生评教工作以来,对于学校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帮助教
期刊
长春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在长期建设基础上,2004年被评为吉林省精品课程,2005年课程建设成果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回顾这门课程的-建设过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教学与教研互动,教法与学法共融,在课程建设中坚持“七个一”。    一、教学与教研互动    教学与教研,就是教学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教学研究提高
期刊
一、教会中学    1944年秋,我升入中学。当时人们都以进教会学校为荣。不同背景的教会学校教学也各有侧重,圣约翰大学着重英文,震旦大学教的是法文,同济大学则以德文见长。这些学校的附属中学以及圣芳济中学、徐汇中学、中西女中、清心女中、培成女中、圣玛利亚女中、晏摩士女中等都是从初一便开始以英语、法语、德语等授课的。每个学校都有外国老师。  我所念的中学是欧洲天主教会办的圣芳济中学,原名圣芳济书院,英
期刊
摘要:本文讨论了“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并探讨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主要做法:一是按照“删繁就简,削枝强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二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学校“课程中心”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及讨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传统的理科教学多采用讲授法,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倡使用“学习循环模式”。美国大学理科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表明,“学习循环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理科教学的现状、新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以及对我国大学理科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理科课程:传统教学;探究式教学;学习循环模式    美国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一直采用的模式是:教师
期刊
摘 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趋同、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特色决定生存”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处理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是每一所大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以省部共建高校中国计量学院为例,通过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正确把握专业扩张与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特色专业;专业建设;理念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高校管理体制变革、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专业目录的缩减及分配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变革政策的实行,导致
期刊
回顾地理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可以清楚地感到,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或然论,再到协调论或和谐论的最终确立,的确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人与自然必然和谐共处,但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却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在自然地理学教学中找到的答案是:从综合走向和谐。    一、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而自然地理环境正是人类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用传
期刊
摘要: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有自己的和谐发展规律——系统性和谐、规律性和谐、审美性和谐和教研相长性和谐。与这些规律相应就形成了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而图示法是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构成了和谐教学的理论核心,图示法则是和谐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关键词:和谐教学;科学哲学;图示法    一、教学系统性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或交互
期刊